一种大跨度管桁架吊装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699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跨度管桁架吊装施工方法,包括:在组装平台的组装轴线上组装屋架,第一批组装的屋架中最靠近安装轴线的屋架为第n线屋架,屋架的总榀数为n‑1,n为自然数;在组装平台的安装轴线处安装第n线立柱;将组装轴线上的第n线屋架运输至第n轴线位置,屋架通过两台同步、同速、逆向行驶的履带式起重吊运输;将第n线屋架抬升至第n线立柱至上,将第n线屋架于安装于第n线立柱,屋架通过履带式起重吊吊装;两台履带式起重吊穿越屋架返回至第n‑1线屋架,重复第n线屋架的安装过程,直至完成第2线屋架安装。双机同时、同速、同步水平逆向运输吊装,满足了大跨度管桁架屋架短期高效施工的要求,节约了工期,提高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度管桁架吊装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大跨度管桁架吊装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大跨度空间结构蓬勃发展,跨度越来越大,造型越来越新颖、别致,结构越来越复杂,比如最大跨度达136m,安装高度25m,每榀屋架达150t的大跨度管桁架。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技术的不断运用,导致业主对工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施工工艺已无法满足施工的需要,各施工单位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施工改革:增加大型机具设备,改革管理体制,增加劳动力及劳动时间等方式方法达到施工目的。目前大型屋架及屋盖的安装方式主要使用双机抬吊,三机抬吊、单机吊装,采用水平地面滑移安装技术,高空滑移安装等安装技术,安装困难,施工效率较低,施工成本较高。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大跨度管桁架安装困难,施工效率较低,施工成本较高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跨度管桁架吊装施工方法,双机同时、同速、同步水平逆向运输吊装,确保屋架精确安全就位的合理措施,使双机同步抬吊技术满足了大跨度管桁架屋架短期高效施工的要求,节约了工期,提高了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跨度管桁架吊装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在组装平台的组装轴线上组装屋架,第一批组装的屋架中最靠近安装轴线的屋架为第n线屋架,所述屋架的总榀数为n-1,n为自然数;在组装平台的安装轴线处安装第n线立柱;将所述组装轴线上的第n线屋架运输至第n轴线位置,所述屋架通过两台同步、同速、逆向行驶的履带式起重吊运输;将所述第n线屋架抬升至第n线立柱至上,将第n线屋架于安装于第n线立柱,所述屋架通过所述履带式起重吊吊装;两台所述履带式起重吊穿越屋架返回至第n-1线屋架,重复第n线屋架的安装过程,直至完成第2线屋架安装。优选地,当组装轴线上组装的屋架偏离中心线第二设定距离时,在屋架从煤堆上方吊装至安装立柱前,包括:将两台履带式起重吊同时趴臂,并将屋架提升至高于立柱设定高度处;将履带式起重吊行驶至使屋架中心线超过安装中心线第三设定距离处停止;将两台履带式起重吊同时向D列旋转设定角度,使屋架正好摆到安装位置。优选地,在所述屋架通过两台同步、同速、逆向行驶的履带式起重吊运输过程中,使履带式起重吊按照设定路线行走。优选地,所述使履带式起重吊按照设定路线行走,具体为:在设定路线上设置两条彩带并标出刻度,履带式起重吊根据其指针指示的刻度控制两台履带式起重吊同步行进。优选地,所述履带式起重吊的行走中心线距皮带机基础边第四设定距离。优选地,在所述屋架通过两台同步、同速、逆向行驶的履带式起重吊运输过程中,使屋架的下弦距主煤堆顶部高度为500mm,距地面垂直距离为16m。优选地,在所述屋架通过两台同步、同速、逆向行驶的履带式起重吊运输之前,平整坚实吊装地面,使所述吊装地面的坡度≤1%,地耐力≥0.20Mpa,吊装作业宽度≥12m。优选地,所述履带式起重吊穿越屋架返回过程中,所述履带式起重吊爬杆从已经安装好的屋架下穿过后,所述履带式起重吊再涨杆。优选地,在所述屋架通过两台同步、同速、逆向行驶的履带式起重吊运输之前,还包括:在组装平台的安装轴线安装中间线立柱,运输中间线立柱之后的屋架时,将屋架吊至中间线立柱至上并临时放置于中间线立柱之上;使堆取料机从屋架下方穿越屋架。优选地,在所述使堆取料机从屋架下方穿越屋架之后,将屋架吊起并驶出中间线立柱,将屋架高度降低至煤堆上方第一设定距离处继续行驶至安装位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大跨度管桁架吊装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在组装平台的组装轴线上组装屋架,第一批组装的屋架中最靠近安装轴线的屋架为第n线屋架,所述屋架的总榀数为n-1,n为自然数;在组装平台的安装轴线处安装第n线立柱;将所述组装轴线上的第n线屋架运输至第n轴线位置,所述屋架通过两台同步、同速、逆向行驶的履带式起重吊运输;将所述第n线屋架抬升至第n线立柱至上,将第n线屋架于安装于第n线立柱,所述屋架通过所述履带式起重吊吊装;两台所述履带式起重吊穿越屋架返回至第n-1线屋架,重复第n线屋架的安装过程,直至完成第2线屋架安装。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完美解决施工场地的条件限制,保证了施工的正常进行,在场外进行集中组装,两台履带式起重吊将屋架吊起逆向水平运输至安装位置,再安装位置调整就位,双机同时、同速、同步水平逆向运输吊装,安全平稳的实现了屋架组装就位工作,使双机同步抬吊技术满足了大跨度管桁架屋架短期高效施工的要求,节约了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组装成本,保证了正常生产,可以取带部分使用液压水平滑移施工的方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大跨度管桁架吊装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屋架吊装平面布置图;图3为屋架吊点选择示意图;图4为履带式起重吊吊装的示意图;图5为履带式起重吊穿越屋架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如下:11-屋架、12-履带式起重吊。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大跨度管桁架吊装施工方法,双机同时、同速、同步水平逆向运输吊装,确保屋架精确安全就位的合理措施,使双机同步抬吊技术满足了大跨度管桁架屋架短期高效施工的要求,节约了工期,提高了效率。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至图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大跨度管桁架吊装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屋架吊装平面布置图;图3为屋架吊点选择示意图;图4为履带式起重吊吊装的示意图;图5为履带式起重吊穿越屋架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大跨度管桁架吊装施工方法,包括步骤:S110:在组装平台的组装轴线上组装屋架11,第一批组装的屋架11中最靠近安装轴线的屋架11为第n线屋架11,屋架11的总榀数为n-1,n为自然数。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大跨度管桁架屋架11的结构特点及施工场地的具体环境,管桁架屋架11施工采用现场整体组装,只占用较小区域进行施工作业,采用在生产区域外围整体组装,保证业主方的正常生产。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以8榀屋架11分2次组装,每次组装4榀屋架11,管桁架屋架11的外形尺寸为141m*12.5m*6m,组装平台具有10轴线,1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跨度管桁架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在组装平台的组装轴线上组装屋架,第一批组装的屋架中最靠近安装轴线的屋架为第n线屋架,所述屋架的总榀数为n-1,n为自然数;/n在组装平台的安装轴线处安装第n线立柱;/n将所述组装轴线上的第n线屋架运输至第n轴线位置,所述屋架通过两台同步、同速、逆向行驶的履带式起重吊运输;/n将所述第n线屋架抬升至第n线立柱至上,将第n线屋架于安装于第n线立柱,所述屋架通过所述履带式起重吊吊装;/n两台所述履带式起重吊穿越屋架返回至第n-1线屋架,重复第n线屋架的安装过程,直至完成第2线屋架安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管桁架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在组装平台的组装轴线上组装屋架,第一批组装的屋架中最靠近安装轴线的屋架为第n线屋架,所述屋架的总榀数为n-1,n为自然数;
在组装平台的安装轴线处安装第n线立柱;
将所述组装轴线上的第n线屋架运输至第n轴线位置,所述屋架通过两台同步、同速、逆向行驶的履带式起重吊运输;
将所述第n线屋架抬升至第n线立柱至上,将第n线屋架于安装于第n线立柱,所述屋架通过所述履带式起重吊吊装;
两台所述履带式起重吊穿越屋架返回至第n-1线屋架,重复第n线屋架的安装过程,直至完成第2线屋架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管桁架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组装轴线上组装的屋架偏离中心线第二设定距离时,在屋架从煤堆上方吊装至安装立柱前,包括:
将两台履带式起重吊同时趴臂,并将屋架提升至高于立柱设定高度处;
将履带式起重吊行驶至使屋架中心线超过安装中心线第三设定距离处停止;
将两台履带式起重吊同时向D列旋转设定角度,使屋架正好摆到安装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管桁架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屋架通过两台同步、同速、逆向行驶的履带式起重吊运输过程中,使履带式起重吊按照设定路线行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管桁架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履带式起重吊按照设定路线行走,具体为:在设定路线上设置两条彩带并标出刻度,履带式起重吊根据其指针指示的刻度控制两台履带式起重吊同步行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罗富英夏宝平刘建刚白海波何小彬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攀钢钢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