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模加固单元、易安装的密闭空间内模加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6993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模加固单元、易安装的密闭空间内模加固系统,本设计其结构设计新颖、简单,组装和拆卸易于实施,且同时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系统;内模加固单元包括截面为三角形的角板、两个翼板,两个翼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翼板包括板体、位于板体一侧的第一直边、与该第一直边连为一体并向内侧倾斜的斜贴合面,两个翼板位于所述角板的两个角处,且两个翼板上的斜贴合面同时与角板的内侧边贴合固定,此时,两个翼板上的所述第一直边分别与所述角板的另外两个边处于同一平面;易安装的密闭空间内模加固系统使用如上所述的内模加固单元,所述内角加固单元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内角加固单元之间通过标准板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模加固单元、易安装的密闭空间内模加固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膜板
,尤其涉及一种内模加固单元、易安装的密闭空间内模加固系统。
技术介绍
在一些狭小等需要浇筑墙体或柱体空间内如需通过传统铝膜板加固方式、在操作起来极为不便,鉴于此,本设计提出一种适合在狭小等密闭空间施工又可实现对其稳定加固的系统,以解决现实存在施工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内模加固单元、易安装的密闭空间内模加固系统,本设计其结构设计新颖、简单,组装和拆卸易于实施,且同时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系统。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公开一种内模加固单元,包括截面为三角形的角板、两个翼板,两个翼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翼板包括板体、位于板体一侧的第一直边、与该第一直边连为一体并向内侧倾斜的斜贴合面,两个翼板位于所述角板的两个角处,且两个翼板上的斜贴合面同时与角板的内侧边贴合固定,此时,两个翼板上的所述第一直边分别与所述角板的另外两个边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翼板还包括第二直边,所述第二直边与所述第一直边呈直角设置。与所述第一直边、第二直边相对的一侧设有斜支撑板,所述翼板的斜贴合面端部向前延伸至斜支撑板前侧并构成连接凸出板,所述连接凸出板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孔。所述角板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并具有两个直角板和一个斜边板,两个所述翼板上的斜贴合面同时与所述斜边板贴合固定。所述角板的斜边板为两个长板体,两个长板体处于同一平面并间隔设置,且两个长板体侧边分别与角板的两个直角板端部连接并将所述角板内部构成空腔,两个长板体之间的间隔构成所述空腔入口;所述两个长板体上分别设有若干个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固定孔,两个翼板上的第一固定孔分别与两个长板体上的第二固定孔一一对应并通过螺栓或销钉销片连接。两个所述翼板之间设有支撑机构并对两个所述翼板施加支撑力。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螺纹杆、上螺纹套筒、下螺纹套筒,所述螺纹杆的上下两部分的螺纹旋向相反并分别为正螺旋和反螺旋,上螺纹套筒、下螺纹套筒分别螺纹套在所述正螺旋和反螺旋的螺纹杆上,所述上螺纹套筒、下螺纹套筒的两侧分别铰接有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位于同一侧的上支撑板、下支撑板的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且当所述螺纹杆正向旋转时,上螺纹套筒、下螺纹套筒相向运动并促使相互铰接的上支撑板、下支撑板铰接处的销轴向外扩张移动,反之,左右两侧的两个销轴向内收缩移动,所述支撑机构中左右两侧的上支撑板、下支撑板铰接处销轴与两个翼板侧壁连接并对两个翼板施加支撑力。所述销轴与对应翼板上的第二固定孔连接。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易安装的密闭空间内模加固系统,使用如上所述的内模加固单元,所述内角加固单元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内角加固单元之间通过标准板连接。所述内角加固单元为四个并分别位于四个角处,相邻两个内角加固单元之间通过标准板连接,所述标准板的左右两边分别与邻近的两个翼板的第二直边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设计其结构设计新颖、简单,施工方便,在实施中能够实现在狭小等密闭空间的施工,给施工带来极大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易安装的密闭空间内模加固系统俯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翼板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翼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翼板立体结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角板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角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翼板及角板配合关系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两个翼板与支撑机构配合后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易安装的密闭空间内模加固系统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内模加固单元,参见图1至图10。它包括截面为三角形的角板3、两个翼板1,本设计中,其所述角板3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并具有两个直角板31和一个斜边板32,具体是,所述角板3的斜边板32为两个长板体33构成,两个长板体33处于同一平面并间隔设置,且两个长板体33侧边分别与角板3的两个直角板31端部连接并将所述角板内部构成空腔,两个长板体之间的间隔构成所述空腔入口,此空腔设计可以作为内部做操区间,便于对后续部件的安装,同时,所述两个长板体33上分别设有若干个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固定孔35。具体来说,本设计中的两个翼板1的结构相同,所述翼板1包括板体、位于板体一侧的第一直边12、与该第一直边12连为一体并向内侧倾斜的斜贴合面13,所述翼板1还包括第二直边11,所述第二直边11与所述第一直边12呈直角设置。同时,还在与所述第一直边12、第二直边11相对的一侧设有斜支撑板15。同时,所述翼板1的斜贴合面13端部向前延伸至斜支撑板前侧并构成连接凸出板14,所述连接凸出板14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孔16,两个翼,1上的第一固定孔16分别与两个长板体上的第二固定孔35一一对应并通过螺栓或销钉销片连接。通过上述设计在对两个翼板及角板固定时,其两个翼板1位于所述角板3的两个锐角处的斜边板32处,且两个翼板1上的斜贴合面13同时与角板3的斜边板32贴合固定,此时,两个翼板1上的所述第一直边12分别与所述角板3的上的两个直角板31处于同一平面,如此可形成图1所示结构。进一步的,本设计还在两个所述翼板之间设有支撑机构2并对两个所述翼板施加支撑力以增加两个翼板的受力强度和稳固性。具体来说,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螺纹杆25、上螺纹套筒21、下螺纹套筒22,所述螺纹杆25的上下两部分的螺纹旋向相反并分别为正螺旋26和反螺旋27,上螺纹套筒21、下螺纹套筒21分别螺纹套在所述正螺旋26和反螺旋27的螺纹杆25上,所述上螺纹套筒21、下螺纹套筒22的两侧分别铰接有上支撑板22、下支撑板23,位于同一侧的上支撑板、下支撑板的另一端通过销轴24铰接,且当所述螺纹杆25正向旋转时,上螺纹套筒21、下螺纹套筒22相向运动并促使相互铰接的上支撑板、下支撑板铰接处的销24向外扩张移动,反之,左右两侧的两个销轴向内收缩移动,所述支撑机构中左右两侧的上支撑板、下支撑板铰接处销轴与两个翼板侧壁连接并对两个翼板施加支撑力。实施中,如图9所示,所述销轴24与对应翼板上的第二固定孔16连接,同时为便于对螺纹杆25施加扭力,其螺纹杆25端部还设有旋转体28,旋转体28上开设有穿孔以便于扭力杆插入施加扭力。实施例2,一种易安装的密闭空间内模加固系统,使用如实施例1所述的内模加固单元,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角加固单元为四个,相邻两个内角加固单元之间通过标准板4连接。本专利技术其使用方法如下:可参见图1至图10,使用中本系统作为内模支撑系统使用,使用中,其首先通过角板上的第二固定孔35与翼板上的第一固定孔完成角板与两个翼板的固定,固定时,其两个翼板1位于所述角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模加固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截面为三角形的角板、两个翼板,两个翼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翼板包括板体、位于板体一侧的第一直边、与该第一直边连为一体并向内侧倾斜的斜贴合面,两个翼板位于所述角板的两个角处,且两个翼板上的斜贴合面同时与角板的内侧边贴合固定,此时,两个翼板上的所述第一直边分别与所述角板的另外两个边处于同一平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模加固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截面为三角形的角板、两个翼板,两个翼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翼板包括板体、位于板体一侧的第一直边、与该第一直边连为一体并向内侧倾斜的斜贴合面,两个翼板位于所述角板的两个角处,且两个翼板上的斜贴合面同时与角板的内侧边贴合固定,此时,两个翼板上的所述第一直边分别与所述角板的另外两个边处于同一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模加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还包括第二直边,所述第二直边与所述第一直边呈直角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模加固单元,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直边、第二直边相对的一侧设有斜支撑板,所述翼板的斜贴合面端部向前延伸至斜支撑板前侧并构成连接凸出板,所述连接凸出板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模加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板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并具有两个直角板和一个斜边板,两个所述翼板上的斜贴合面同时与所述斜边板贴合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模加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板的斜边板为两个长板体,两个长板体处于同一平面并间隔设置,且两个长板体侧边分别与角板的两个直角板端部连接并将所述角板内部构成空腔,两个长板体之间的间隔构成所述空腔入口;所述两个长板体上分别设有若干个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固定孔,两个翼板上的第一固定孔分别与两个长板体上的第二固定孔一一对应并通过螺栓或销钉销片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联军吴学垣章志园毛叶琴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鼎城铝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