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景峰专利>正文

一种织物表面结构色涂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690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织物表面结构色涂层的制备方法,主要步骤是将表面处理好的织物面料平铺在一个塑料培养皿中,然后将制备好的纳米复合溶液直接浇铸到织物表面,室温下自然晾干,胶体微球在毛细作用下自组装成三维胶体晶体涂层,从而使得织物具有结构色。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涂层的制备领域。该种织物表面结构色涂层的制备方法,在织物表面涂覆一层结构色涂层来使得织物具有丰富的颜色。相对于结构色纤维再织造成结枃色面料,这种在织物表面直接涂覆的方法不仅制备方法简单,效率高,而且具有进行大面积工业化生产,该种方法制备的结构色面料具有很好的与水与油颜色稳定性,而且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质完全满足实际应用中的服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织物表面结构色涂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涂层的制备
,具体为一种织物表面结构色涂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从传统纺织工业中了解到织物显色的途径除了面料的染色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印花涂层,也就是在织物表面涂覆一层结构色涂层来使得织物具有丰富的颜色。相对于结构色纤维再织造成结构色面料,这种在织物表面直接涂覆的方法不仅制备方法简单,效率高,而且具有进行大面积工业化生产。目前市场上结构色涂层的制备方法还没有一种能同时保证光学稳定和水油稳定性的情况下,还能有好的力学性质,可以随意弯曲折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织物表面结构色涂层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结构色涂层同时拥有光学和水油稳定性的同时,满足结构性涂层具备良好力学性质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织物表面结构色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选取:苯乙烯(St),丙烯酸正丁酯(BA),丙烯酸(AA),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过硫酸钾(KPS),炭黑(CB),所有药品为分析纯,未经进一步纯化直接使用。食用花生油,洗衣粉,纯水。聚乙烯(PE)无纺布,涤纶(PET)面料,纳米硅溶胶(重量含量百分数为34wt%);S2、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P(St-BA-AA)共聚微球的合成:P(St-BA-AA)微球的合成通过乳液聚合方法,具体合成方法如下:称取0.05g过硫酸钾,(0-0.02)gSDBS溶解在80ml去离子水中,接着分别加入5gSt,5gBA和1gAA,充入氮气并以75℃,500rpm转速搅拌反应2h,然后再加入15gSt,15gBA,1gAA和0.2gKPS继续搅拌反应6h。合成得到的P(St-BA-AA)微球乳液进行离心洗涤后配成浓度为10w%的胶体乳液;S3、纳米复合胶体乳液的制备:量取10ml质量浓度为10wt%的P(St-BA-AA)微球乳液,向其中添加质量占微球质量20%的纳米SiO2颗粒,磁力搅拌3h,再向复合乳液中添加质量占微球质量0.5%的纳米CB颗粒,通过磁力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纳米复合胶体乳液,置于4℃冰箱中;S4、织物的表面处理:首先对织物进行常规清洗,乙醇,丙酮交替超声洗涤三次,再自然晾干,去除织物表面的杂质。接着进行氧等离子处理,待织物表面聚合物基团活化后再进行丙烯酸接枝处理。处结束后存放于真空干燥箱中;S5、织物表面结构色涂层的制备:首先将表面处理好的织物面料平铺在一个塑料培养皿中,然后将制备好的纳米复合溶液直接浇铸到织物表面,室温下自然晾干,胶体微球在毛细作用下自组装成三维胶体晶体涂层,从而使得织物具有结构色。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通过控制乳化剂SDBS的量(0g,0.01g,0.02g),可以轻易的制备得到不同尺寸(328nm,281nm,24lnm)的P(St-BA-AA)微球。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纳米复合胶体乳液中P(St-BA-AA)微球、纳米SiO2颗粒、纳米CB颗粒的质量比是恒定的,为100:20:0.5。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的织物为PE无纺布及PET机织布。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氧等离子处理的参数为(气体压强80Pa,放电功率100W,处理时间180s),丙烯酸接枝处理的参数为(气体压强50Pa,放电功率40W,处理时间180s)。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织物表面结构色涂层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种方法制备的结构色面料具有很好的与水与油颜色稳定性。当其表面接触水后,颜色反射光谱都会发现相应的红移,只要其表面水分蒸发完,颜色及光谱又会恢复到原始的状态。通过模拟洗涤过程,证明织物表面结构色涂层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当结构色面料接触到油后,颜色和光谱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表明结构色涂层在油性环境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而且通过人为弯曲折叠,表明制备得到的结构色面料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质,完全满足实际应用中的服用性能。通过实验发现,这种结构色面料具有大面积制备的可行性,并且通过不同的筛网印花模具能够较容易的制备出具有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结构色印花涂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织物表面结构色涂层制备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PET机织布表面结构色涂层弯曲颜色变化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PE无纺布表面结构色涂层弯曲折叠性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织物表面结构色涂层与水颜色及反射光谱的变化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织物表面结构色涂层的微观SEM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合成得到的不同尺寸P(St-BA-AA)微球的SEM照片及光学照片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三种技术方案:一种织物表面结构色涂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S1、原料选取:苯乙烯(St),丙烯酸正丁酯(BA),丙烯酸(AA),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过硫酸钾(KPS),炭黑(CB),所有药品为分析纯,未经进一步纯化直接使用。食用花生油,洗衣粉,纯水。聚乙烯(PE)无纺布,涤纶(PET)面料,纳米硅溶胶(重量含量百分数为34wt%);S2、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P(St-BA-AA)共聚微球的合成:P(St-BA-AA)微球的合成通过乳液聚合方法,具体合成方法如下:称取0.05g过硫酸钾,0gSDBS溶解在80ml去离子水中,接着分别加入5gSt,5gBA和1gAA,充入氮气并以75℃,500rpm转速搅拌反应2h,然后再加入15gSt,15gBA,1gAA和0.2gKPS继续搅拌反应6h。合成得到的P(St-BA-AA)微球乳液进行离心洗涤后配成浓度为10w%的胶体乳液;S3、纳米复合胶体乳液的制备:量取10ml质量浓度为10wt%的P(St-BA-AA)微球乳液,向其中添加质量占微球质量20%的纳米SiO2颗粒,磁力搅拌3h,再向复合乳液中添加质量占微球质量0.5%的纳米CB颗粒,通过磁力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纳米复合胶体乳液,置于4℃冰箱中;S4、织物的表面处理:首先对织物进行常规清洗,乙醇,丙酮交替超声洗涤三次,再自然晾干,去除织物表面的杂质。接着进行氧等离子处理,待织物表面聚合物基团活化后再进行丙烯酸接枝处理。处结束后存放于真空干燥箱中;S5、织物表面结构色涂层的制备:首先将表面处理好的织物面料平铺在一个塑料培养皿中,然后将制备好的纳米复合溶液直接浇铸到织物表面,室温下自然晾干,胶体微球在毛细作用下自组装成三维胶体晶体涂层,从而使得织物具有结构色。实施例2S1、原料选取:苯乙烯(St),丙烯酸正丁酯(BA),丙烯酸(AA),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织物表面结构色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S1、原料选取:苯乙烯(St),丙烯酸正丁酯(BA),丙烯酸(AA),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过硫酸钾(KPS),炭黑(CB),所有药品为分析纯,未经进一步纯化直接使用。食用花生油,洗衣粉,纯水。聚乙烯(PE)无纺布,涤纶(PET)面料,纳米硅溶胶(重量含量百分数为34wt%);/nS2、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P(St-BA-AA)共聚微球的合成:P(St-BA-AA)微球的合成通过乳液聚合方法,具体合成方法如下:称取0.05g过硫酸钾,(0-0.02)g SDBS溶解在80ml去离子水中,接着分别加入5gSt,5gBA和1gAA,充入氮气并以75℃,500rpm转速搅拌反应2h,然后再加入15gSt,15gBA,1gAA和0.2gKPS继续搅拌反应6h。合成得到的P(St-BA-AA)微球乳液进行离心洗涤后配成浓度为10w%的胶体乳液;/nS3、纳米复合胶体乳液的制备:量取10ml质量浓度为10wt%的P(St-BA-AA)微球乳液,向其中添加质量占微球质量20%的纳米Si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物表面结构色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选取:苯乙烯(St),丙烯酸正丁酯(BA),丙烯酸(AA),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过硫酸钾(KPS),炭黑(CB),所有药品为分析纯,未经进一步纯化直接使用。食用花生油,洗衣粉,纯水。聚乙烯(PE)无纺布,涤纶(PET)面料,纳米硅溶胶(重量含量百分数为34wt%);
S2、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P(St-BA-AA)共聚微球的合成:P(St-BA-AA)微球的合成通过乳液聚合方法,具体合成方法如下:称取0.05g过硫酸钾,(0-0.02)gSDBS溶解在80ml去离子水中,接着分别加入5gSt,5gBA和1gAA,充入氮气并以75℃,500rpm转速搅拌反应2h,然后再加入15gSt,15gBA,1gAA和0.2gKPS继续搅拌反应6h。合成得到的P(St-BA-AA)微球乳液进行离心洗涤后配成浓度为10w%的胶体乳液;
S3、纳米复合胶体乳液的制备:量取10ml质量浓度为10wt%的P(St-BA-AA)微球乳液,向其中添加质量占微球质量20%的纳米SiO2颗粒,磁力搅拌3h,再向复合乳液中添加质量占微球质量0.5%的纳米CB颗粒,通过磁力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纳米复合胶体乳液,置于4℃冰箱中;
S4、织物的表面处理:首先对织物进行常规清洗,乙醇,丙酮交替超声洗涤三次,再自然晾干,去除织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景峰
申请(专利权)人:徐景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