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秋寒专利>正文

一种轻质化高强度纳米牛津布制备方法及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77680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轻质化高强度纳米牛津布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作为经纱的锦纶66纤维经过整经、浆纱、并轴、穿经和上轴工序,与作为纬纱的锦纶66纤维在喷水织机上进行交织形成坯布;坯布经退浆、预定、染色、定型和涂层工序,得到牛津布;其中,涂层具体过程如下:S1涂料的配制:各组分按重量配比,聚乙二醇6‑8份,丙烯酸乙酯3‑5份,聚醋酸乙酯10‑1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0‑28份,二氧化铈纳米粒子10‑16份,交联剂0.1‑0.4份;S2喷涂:将配制好的涂料采用喷涂的方式喷洒在牛津布上;S3干燥:将喷涂好的牛津布于155度烘干房内静置24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纳米牛津布。该方法制得的纳米牛津布可以用在服装、箱包、皮革、携行具和户外用品领域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化高强度纳米牛津布制备方法及用途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轻质化高强度纳米牛津布制备方法,属于纤维材料及其面料加工

技术介绍
牛津布又名牛津纺,是一种功能多样、用途广泛的面料。牛津布历史悠久,起源于上个世纪初的英国,以牛津大学命名的传统精梳棉织物。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牛津布已经走出传统的做法,从原料、织造工艺到染色、后整理加工技术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升。原料已经摆脱了单一的纯棉限制,大量使用涤棉(T/C)、锦棉(N/C)、涤纶(PET)、锦纶(PA)等天然、合成纤维;织物从经典的套格、提格、全弹、纬条衍生到平纹、斜纹、缎纹、色织、多臂小提花、大提花等纹理丰富、结构新颖的面料;染色、后整理加工也从单一的染色、压延、压花发展到涂层、贴合、复合处理后的不同手感、多种风格,除了在服装领域,在箱包、皮革、携行具和户外用品等领域也得到广泛使用。随着人们休闲舒适的消费潮流趋势升级,对背包的轻质化、舒适性和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牛津布作为一种高强度织物,广泛应用于箱包、帐篷和行军床等户外用品中。目前多采用涂层的方式增强牛津布的耐侯性,牛津布经涂覆处理后,涂层剂填充了纱线间和纤维间的空隙因而增加了纱线间的固接点,增加了纱线间的摩擦,使纱线间滑移变小,同时提高了织物的拉伸性能。但是涂层表面薄膜不会对织物撕裂有贡献,相反由于聚氨渗透到织物内部,受力三角形中纱线根数减少和严重的应力集中,使撕裂强度大大地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提供了轻质化高强度纳米牛津布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轻质化高强度纳米牛津布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作为经纱的锦纶66纤维经过整经、浆纱、并轴、穿经和上轴工序,与作为纬纱的锦纶66纤维在喷水织机上进行交织形成坯布;坯布经退浆、预定、染色、定型和涂层工序,得到牛津布;其中,涂层具体过程如下:S1涂料的配制:各组分按重量配比,聚乙二醇6-8份,丙烯酸乙酯3-5份,聚醋酸乙酯10-1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0-28份,二氧化铈纳米粒子10-16份,交联剂0.1-0.4份;S2喷涂:将配制好的涂料采用喷涂的方式喷洒在牛津布上;S3干燥:将喷涂好的牛津布于155度烘干房内静置24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纳米牛津布。进一步,所述二氧化铈纳米溶液的制备过程如下:将醋酸铈溶液与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混合,混合溶液在30度恒温磁力搅拌水浴锅中缓慢滴加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滴加完毕后,磁力搅拌水浴锅升温至60度,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二氧化铈纳米粒子溶液,然后经离心、水洗、干燥、称重、待用;其中,混合溶液中醋酸铈的摩尔浓度为0.02mol/L,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浓度为50g/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02mol/L,醋酸铈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体积比为1:5:1。进一步,浆纱所用浆料为丙烯酸酯类。进一步,退浆采用碱性退浆剂。进一步,所述碱性退浆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溶解于水,然后与醋酸铈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常温下混合,即可得到碱性退浆剂;上述各组分的重量份为: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采用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纳米牛津布在服装、箱包、皮革、携行具和户外用品领域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涂料中含有二氧化铈纳米粒子,二氧化铈作为镧系氧化物,具有本身具有疏水性,因为其5s2p6轨道的8位电子完全屏蔽了4f轨道,因此电子交换和氢键形成的趋势减小;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制备出的二氧化纳米粒子,其粒径约5纳米,具有很好分散性,分散在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分子链上,有效提高了牛津布的耐磨性和耐撕裂强度;再者聚乙烯吡咯烷酮与锦纶66纤维结合,可有有效提高纤维织物的防潮抗皱性能。2.本专利技术经纱和纬纱均采用锦纶66,在保证高强度的基础上实现了轻质化,每平方米的重量仅为180克。3.本专利技术采用碱性退浆剂,a.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作为pH值缓冲剂,可以调节退浆剂的pH值,使其保持碱性条件,pH=7-9,以利于织物的碱性染色—浴法工艺的染色作用;b.聚乙烯吡咯烷酮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乳化、净洗功能,能够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化学稳定性和环境相容性好,可快速湿润织物并实现明显的脱脂、净洗及去杂功能,对织物起去油、退浆等作用;另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又具有非常优良的抗凝聚性,在织物表面会形成一层只有染料分子才可穿透的分子薄膜,可避免浆料等杂质再次附着现象,提高染色质量。c.醋酸铈,作为稀土盐,可以起到很好的助染特性,大大提高织物纤维上的上染率,还能够使染料在机织物纤维上均匀而缓慢的上染,起到了辅助匀染及缓染的作用,染色牢度好,所得机织物具有色光纯正、丰满、手感柔软及色牢度好等优点。综上所述,该退浆剂不但可以起到很好的退浆作用,还具有很好的助染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二氧化铈的X-射线衍射(X-raydiffraction,XRD)图;图2为二氧化铈纳米粒子粒径的表征图,其中A透射电镜图,C为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图,B为二氧化铈纳米粒子的尺寸分布柱状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将作为经纱的锦纶66纤维经过整经、浆纱、并轴、穿经和上轴工序,与作为纬纱的锦纶66纤维在喷水织机上进行交织形成坯布;坯布经退浆、预定、染色、定型和涂层工序,得到牛津布;其中,涂层具体过程如下:S1涂料的配制:各组分按重量配比,聚乙二醇6份,丙烯酸乙酯3份,聚醋酸乙酯1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0份,二氧化铈纳米粒子10份,交联剂0.1份;二氧化铈纳米溶液的制备过程如下:将醋酸铈溶液与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混合,混合溶液在30度恒温磁力搅拌水浴锅中缓慢滴加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滴加完毕后,磁力搅拌水浴锅升温至60度,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二氧化铈纳米粒子溶液,然后经离心、水洗、干燥、称重、待用;其中,混合溶液中醋酸铈的摩尔浓度为0.02mol/L,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浓度为50g/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02mol/L,醋酸铈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体积比为1:5:1。将制备的二氧化铈纳米粒子进行表征,如图1所示,为二氧化铈的X-射线衍射(X-raydiffraction,XRD)图,从图上可以看出,采用此方法制备出的二氧化铈纳米粒子具有一系列标准衍射峰,分别对应(111)、(200)、(220)、(311)、(222)、(400)、(331)、(420)、(422)、(511)晶面。图2为二氧化铈纳米粒子粒径的表征图,其中A透射电镜图,C为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图,B为二氧化铈纳米粒子的尺寸分布柱状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法制备的二氧化铈纳米粒子,其平均尺寸为5nm,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质化高强度纳米牛津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将作为经纱的锦纶66纤维经过整经、浆纱、并轴、穿经和上轴工序,与作为纬纱的锦纶66纤维在喷水织机上进行交织形成坯布;坯布经退浆、预定、染色、定型和涂层工序,得到牛津布;其中,涂层具体过程如下:/nS1涂料的配制:各组分按重量配比,聚乙二醇6-8份,丙烯酸乙酯3-5份,聚醋酸乙酯10-1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0-28份,二氧化铈纳米粒子10-16份,交联剂0.1-0.4份;/nS2喷涂:将配制好的涂料采用喷涂的方式喷洒在牛津布上;/nS3干燥:将喷涂好的牛津布于155度烘干房内静置24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纳米牛津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化高强度纳米牛津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作为经纱的锦纶66纤维经过整经、浆纱、并轴、穿经和上轴工序,与作为纬纱的锦纶66纤维在喷水织机上进行交织形成坯布;坯布经退浆、预定、染色、定型和涂层工序,得到牛津布;其中,涂层具体过程如下:
S1涂料的配制:各组分按重量配比,聚乙二醇6-8份,丙烯酸乙酯3-5份,聚醋酸乙酯10-1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0-28份,二氧化铈纳米粒子10-16份,交联剂0.1-0.4份;
S2喷涂:将配制好的涂料采用喷涂的方式喷洒在牛津布上;
S3干燥:将喷涂好的牛津布于155度烘干房内静置24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纳米牛津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化高强度纳米牛津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铈纳米溶液的制备过程如下:将醋酸铈溶液与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混合,混合溶液在30度恒温磁力搅拌水浴锅中缓慢滴加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滴加完毕后,磁力搅拌水浴锅升温至60度,搅拌反应2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寒林敏张丹张其增李超逸
申请(专利权)人:王秋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