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蒲公英甾醇合酶,编码蒲公英甾醇合酶的基因及其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6770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蒲公英甾醇合酶,编码蒲公英甾醇合酶的基因及其制备和应用。该具蒲公英甾醇合酶活性的蛋白质是如下a)或b)或c)或d)的蛋白质: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蛋白质;2)在SEQ ID NO.2所示的蛋白质的N端和/或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质;3)将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本发明专利技术克隆到一个关键蒲公英甾醇合酶基因的全长序列,并利用酵母转化技术鉴定了此蒲公英甾醇合酶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为多功能环化酶,能够催化2,3‑氧化鲨烯生成蒲公英甾醇,从而为利用酵母生产蒲公英甾醇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基因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蒲公英甾醇合酶,编码蒲公英甾醇合酶的基因及其制备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蒲公英甾醇合酶,编码蒲公英甾醇合酶的基因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介绍
蒲公英甾醇广泛存在于蒲公英中,是蒲公英全草中的药用活性成分之一。据报道,蒲公英甾醇同样存在于非洲药用植物绿玉树中,在绿玉树的乳汁中含有较多的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具有抑菌、消炎、镇痛、预防癌症和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等功效。其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具有抑制作用,可用于制备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亦可以作为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同时有小鼠实验表明,蒲公英甾醇对小鼠哮喘和内毒血症具有保护作用。蒲公英甾醇的生物合成主要是通过氧化鲨烯环化酶(OSC)环化2,3-氧化鲨烯而成。目前,关于2,3-氧化鲨烯环化酶基因的克隆已有不少报道,但是有关合成蒲公英甾醇的基因,以及其相关的生物合成的工作,国内外尚未有报道。本专利技术首次报道了蒲公英甾醇合酶的基因序列以及氨基酸序列,并以酿酒酵母为宿主菌,构建了含有来源于绿玉树的蒲公英甾醇合酶基因EtOSC6的重组工程菌,成功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蒲公英甾醇合酶活性的蛋白质是如下a)或b)或c)或d)的蛋白质:/n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蛋白质;/n2)在SEQ ID NO.2所示的蛋白质的N端和/或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质;/n3)将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n4)与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75%或75%以上的同源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蒲公英甾醇合酶活性的蛋白质是如下a)或b)或c)或d)的蛋白质:
1)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的蛋白质;
2)在SEQIDNO.2所示的蛋白质的N端和/或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质;
3)将SEQID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
4)与SEQID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75%或75%以上的同源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签为6*组氨酸标签、Flag标签、MBP标签、HA标签或c-Myc标签。


3.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蒲公英甾醇合酶活性蛋白的基因,其核酸分子为如下(a)或(b)或(c)的基因:
(a)其编码序列是SEQIDNO:1所示的cDNA分子或基因组DNA分子;
(b)与(a)限定的核苷酸序列具有75%或75%以上同一性,且编码SEQIDNO:2所示的蛋白质的cDNA分子或基因组DNA分子;
(c)在严格条件下与(a)或(b)限定的核苷酸杂交,且编码SEQIDNO:2所示的蛋白质的cDNA分子或基因组DNA分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因,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因来源于绿玉树。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焰生乔玮博李长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