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甲基吡咯烷酮降解菌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6755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环境有机污染物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N‑甲基吡咯烷酮降解菌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长期用于处理N‑甲基吡咯烷酮的活性污泥为菌源,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作为筛选培养基,分离纯化得到一株能高效降解N‑甲基吡咯烷酮,同时进行反硝化脱氮的芽孢杆菌,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0684。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芽孢杆菌可以利用N‑甲基吡咯烷酮作为唯一电子供体进行缺氧反硝化脱氮反应,同步实现N‑甲基吡咯烷酮的矿化降解,具有高效的有机物降解能力和反硝化能力,适用于废水中高浓度硝态氮及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N-甲基吡咯烷酮降解菌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有机污染物生物处理
,涉及一种N-甲基吡咯烷酮降解菌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N-甲基吡咯烷酮(N-methylpyrrolidone,NMP),也称为1-甲基-2-吡咯烷酮,是含氮杂环化合物中一种典型的有机极性溶剂,具有低挥发性、高极性和无腐蚀性等特点,用途覆盖了锂电池、粘合剂、颜料、染料和医药等诸多行业。由于N-甲基吡咯烷酮具有良好的水混溶性,极易随着废水排放到环境中。据报道,工业废水中N-甲基吡咯烷酮的含量常常高于10mM,每年有超过2400吨的N-甲基吡咯烷酮通过废水排放进入到自然环境中。然而,N-甲基吡咯烷酮结构稳定,可生化性差且具有较强的生物毒性,在自然界的水土环境中稳定性很强,不易在自然条件下被水解或光解,也不易被环境微生物所降解。未经处理达标的N-甲基吡咯烷酮废水一旦排放到环境中,必然会对生态环境及水域系统造成严重危害。目前,含N-甲基吡咯烷酮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光催化法,臭氧氧化法等高级氧化法、膜分离法、生物处理法等。然而,高级氧化和膜分离等物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命名为Bacillus pumilus NJUST39,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068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命名为BacilluspumilusNJUST39,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068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芽孢杆菌的16SrRNA基因序列如SEQIDNO:1所示。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芽孢杆菌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从用于降解N-甲基吡咯烷酮的活性污泥中取样,加入至生理盐水中静置得到上清液;
2)将上清液加入至无机盐液体培养基,培养后涂布于无机盐琼脂培养基平板上,恒温培养、挑选单菌落纯化培养,得到单一菌株;
3)将单一菌株加入至含有N-甲基吡咯烷酮及硝态氮的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进行缺氧培养,筛选能有效去除培养基中N-甲基吡咯烷酮和硝态氮的菌株。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芽孢杆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芽孢杆菌接种至LB培养基培养,培养pH值为6.0~8.0,和/或培养温度为30℃~3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芽孢杆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B培养基中含有N-甲基吡咯烷酮和硝酸钠;N-甲基吡咯烷酮和硝酸钠的摩尔比为(0.4~1.0):1,和/或N-甲基吡咯烷酮浓度为4.7~13.6mM,硝酸钠浓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锦优王静何峻峰迟强张何兵王洪江心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湖北臻润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