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化铜氧压浸出原料细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6752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硫化铜氧压浸出原料细磨系统,包括搅拌槽、三通阀、过滤箱、介质磨和沉槽箱;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两个滤斗,所述滤斗的底部设有滤孔;所述过滤箱的中间设有隔板,所述过滤箱底部设置有斜坡,所述斜坡较低一侧位于过滤箱的出料口处;所述三通阀的入口与搅拌槽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三通阀的两个出口分别与两个滤斗的入料口相连通;所述过滤箱的出料口通过矿浆泵与介质磨的入料口相连通;所述介质磨的出料口与沉槽箱的入料口相连通;所述沉槽箱的上端设有沉槽箱出液口,所述沉槽箱的底部设有沉槽箱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流程短,系统可靠,两次过滤、一次沉槽后使得连续生产的故障点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硫化铜氧压浸出原料细磨系统
本技术属于铜矿冶炼介质磨矿
,具体为一种硫化铜氧压浸出原料细磨系统。
技术介绍
炼铜原料90%来自硫化铜矿,约10%来自氧化矿,少量来自自然铜。目前开采的铜矿石品位为1%左右,采出来的矿石须先经选矿(一般为浮选)得到含铜20%-30%的精矿,再进行冶炼。传统的硫化铜矿冶炼方法,大多采用火法冶炼,火法炼铜产生的硫烟气送制酸生产硫酸。但是较多的铜冶炼厂处于偏远地区,硫酸的储存、运输和销售都是一个难题。而硫化铜氧压浸出所产生的硫元素可以转化成硫磺,能有效避免硫酸的产出。为了在硫化铜氧压浸出生产中得到较高的浸出率,同时避免浸出渣中硫化铜遭遗弃而产生资源浪费,须将硫化铜精矿经过细磨处理,而硫化铜精矿原料的粒径95%小于90μm,须经细磨得到95%小于20μm的合格矿浆送氧压浸出。传统的介质磨矿方法,经常因为金属矿的大处理量,以及精矿中难以避免塑料、细树枝等非金属杂质,导致细磨过程中产生聚团、死角等不可预测因素而影响细磨效果,另外因为研磨介质尺寸小而矿浆浓度大,容易产生被磨耗变小的研磨介质随着矿浆“溜走”的情况,从而污染冶炼生产线上的后续管道及设备。介质磨矿流程上存在的这些问题,严重降低细磨效果及增加系统故障概率,最终影响整个硫化铜氧压浸出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硫化铜氧压浸出原料细磨系统,包括搅拌槽、三通阀、过滤箱、介质磨和沉槽箱;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两个滤斗,所述滤斗的底部设有滤孔,所述滤孔直径≤950μm;所述过滤箱的中间设有隔板,所述过滤箱底部设置有斜坡,所述隔板靠近斜坡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斜坡较低一侧位于过滤箱的出料口处;所述三通阀的入口与搅拌槽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三通阀的两个出口分别与两个滤斗的入料口相连通;所述过滤箱的出料口通过矿浆泵与介质磨的入料口相连通;所述介质磨的出料口处设有分离筛环,分离筛环的筛孔直径≤800μm,所述介质磨的出料口与沉槽箱的入料口相连通;所述沉槽箱的上端设有沉槽箱出液口,所述沉槽箱的底部设有沉槽箱出料口。优选地,所述过滤箱设有支撑面,所述滤斗设有凸缘,所述凸缘位于支撑面上;所述滤斗的两侧对称设有提手。优选地,所述沉槽箱的入料口处设有“直角形”入料导管。优选地,所述沉槽箱出液口位于沉槽箱的入料口的对面,所述沉槽箱的底部为斜坡形底部,所述出料口位于斜坡形底部较低的一侧。优选地,所述介质磨的研磨介质的粒径为1.6-1.8mm、比重为6.0-6.2g/cc、莫氏硬度大于等于9。优选地,所述介质磨的研磨介质为氧化锆珠,氧化锆珠的技术性能为:粒径1.6-1.8mm、四方相95%、比重6.0-6.2g/cc、莫氏硬度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该系统能够阻止非金属矿杂质进入介质磨磨腔内,有效保障研磨对象为少杂质甚至无杂质的硫化铜矿浆,保障研磨后产品粒径分布的均匀性,并且实现在线更换前置滤斗,保障连续生产。(2)利用研磨介质和矿浆比重的差异性,将被磨耗变小而溜走的介质在沉槽箱内沉淀,而上清液为合格矿浆排走,有效避免“跑珠”给生产带来的困扰。(3)本技术的流程短,系统可靠,两次过滤、一次沉槽后使得连续生产的故障点减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过滤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滤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搅拌槽;2、三通阀;3、滤斗;4、过滤箱;5、矿浆泵;6、介质磨;7、沉槽箱出料口;8、斜坡形底部;9、沉槽箱出液口;10、沉槽箱;11、“直角形”入料导管;12、分离筛环;13、支撑面;14、凸缘;15、提手;16、斜坡;17、通孔;18、隔板;19、滤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硫化铜氧压浸出原料细磨系统,包括搅拌槽、三通阀、过滤箱、介质磨和沉槽箱。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两个滤斗。所述滤斗的底部设有滤孔,所述滤孔直径≤950μm;所述过滤箱的中间设有隔板,所述过滤箱底部设置有斜坡,所述隔板靠近斜坡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斜坡较低一侧位于过滤箱的出料口处;所述三通阀的入口与搅拌槽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三通阀的两个出口分别与两个滤斗的入料口相连通;所述过滤箱的出料口通过矿浆泵与介质磨的入料口相连通;所述介质磨的出料口处设有分离筛环,分离筛环的筛孔直径≤800μm,所述介质磨的出料口与沉槽箱的入料口相连通。所述沉槽箱的入料口处设有“直角形”入料导管(设有的“直角形”入料导管更有利于较少“跑珠”现象,因为入料导管向下,矿浆和研磨介质一起流出有一个向下的力,因研磨介质比重大,因而顺势向下沉),所述沉槽箱的入料口的对面设有沉槽箱出液口,所述沉槽箱的底部为斜坡形底部,斜坡形底部较低的一侧设有沉槽箱出料口。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箱设有支撑面用以安装滤斗,所述滤斗设有凸缘,所述凸缘位于支撑面上;所述滤斗的两侧对称设有提手,方便安装和取下滤斗。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将硫化铜精矿加水调配成60%-70%矿浆,矿浆比重2.0~2.2g/cc,经充分搅拌均匀后,经由三通阀流入过滤箱,过滤箱内设置有两个滤斗,滤孔直径≤950μm,使得100%的矿浆可以通过,而塑料、树叶等其他杂质被阻拦,正常情况下保持一个滤斗有矿浆流入,当一滤斗阻拦存留的杂质堆积超过滤斗上平面后,将三通阀旋开换向,使矿浆流向另一滤斗,同时取下有杂质的滤斗,转移杂质后放回,如此往复,既能阻拦过滤杂质,又实现连续不停机生产。同时过滤箱底部设置有斜坡,斜坡较低一侧位于过滤箱的出料口处,过滤箱底部中间设置有通孔,使得两个滤斗下方的料浆能够相通并且因重力作用,自然流向出料口处。过滤箱出来的料浆经矿浆泵泵入介质磨的底部入口,矿浆经过介质磨(介质磨的研磨介质选择氧化锆珠,氧化锆珠的技术性能为:粒径1.6-1.8mm、四方相95%、比重6.0-6.2g/cc、莫氏硬度9)的磨腔研磨后经介质磨顶部的分离筛环溢流出,分离筛环的孔径设置为≤800μm,从介质磨溢流出的矿浆流至沉槽箱,沉槽箱设有斜坡形底部,斜坡形底部的低点位于沉槽箱出料口那一侧,在介质磨内被磨耗变小的研磨介质如果随着高浓度矿浆通过介质磨顶部的分离筛环溢流出来而进入沉槽箱,因为研磨介质的比重大于矿浆比重,沉淀于沉槽箱底部,定时通过沉槽箱出料口收集放空,而沉槽箱上方的合格矿浆经沉槽箱出液口流入下游氧压浸出工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硫化铜氧压浸出原料细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槽、三通阀、过滤箱、介质磨和沉槽箱;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两个滤斗,所述滤斗的底部设有滤孔,所述滤孔直径≤950μm;所述过滤箱的中间设有隔板,所述过滤箱底部设置有斜坡,所述隔板靠近斜坡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斜坡较低一侧位于过滤箱的出料口处;所述三通阀的入口与搅拌槽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三通阀的两个出口分别与两个滤斗的入料口相连通;所述过滤箱的出料口通过矿浆泵与介质磨的入料口相连通;所述介质磨的出料口处设有分离筛环,分离筛环的筛孔直径≤800μm,所述介质磨的出料口与沉槽箱的入料口相连通;所述沉槽箱的上端设有沉槽箱出液口,所述沉槽箱的底部设有沉槽箱出料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化铜氧压浸出原料细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槽、三通阀、过滤箱、介质磨和沉槽箱;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两个滤斗,所述滤斗的底部设有滤孔,所述滤孔直径≤950μm;所述过滤箱的中间设有隔板,所述过滤箱底部设置有斜坡,所述隔板靠近斜坡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斜坡较低一侧位于过滤箱的出料口处;所述三通阀的入口与搅拌槽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三通阀的两个出口分别与两个滤斗的入料口相连通;所述过滤箱的出料口通过矿浆泵与介质磨的入料口相连通;所述介质磨的出料口处设有分离筛环,分离筛环的筛孔直径≤800μm,所述介质磨的出料口与沉槽箱的入料口相连通;所述沉槽箱的上端设有沉槽箱出液口,所述沉槽箱的底部设有沉槽箱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化铜氧压浸出原料细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设有支撑面,所述滤斗设有凸缘,所述凸缘位于支撑面上;所述滤斗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高跟刘金庭
申请(专利权)人:中际山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