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聚合反应器的夹套导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6644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聚合反应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聚合反应器的夹套导流装置,包括筒体,筒体外侧套接有若干个夹套筒节,夹套筒节与筒体之间设置有换热介质腔,换热介质腔内从上至下竖直设置有流道分隔板,相邻的夹套筒节对接处设置有导流环,流道分隔板、导流环朝内的一侧与筒体密封连接,流道分隔板、导流环朝外的一侧与夹套筒节密封连接,导流环为带有缺口的不封闭圆环,相邻导流环的缺口分别位于流道分隔板的左右两侧,顶部的夹套筒节和底部的夹套筒节分别设置有换热介质连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利用导流环和流道分隔板在聚合反应器外形成环绕的换热介质腔,从而用于控制换热介质的流向,其制作简单,换热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聚合反应器的夹套导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聚合反应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聚合反应器的夹套导流装置。
技术介绍
聚合反应器是用于进行聚合反应的容器,在高分子合成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聚合反应具有反应机理复杂,聚合方法多样,且大多数反应体系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体系中的粘度急剧上升,物料粘壁等现象给聚合反应器的设计带来一定的难度。如聚合反应需要加热或降温,因此需要对聚合反应器进行热交换,以控制反应过程。在现有技术中,较多的是在聚合反应器的外壁设置环绕的管道,通入换热介质,其结构复杂,换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聚合反应器的夹套导流装置,其结构科学,可以。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聚合反应器的夹套导流装置,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外侧从上至下依次套接有若干个夹套筒节,顶部的夹套筒节的上端与所述筒体的侧面封闭连接,底部的夹套筒节的下端与所述筒体的侧面封闭连接,所述夹套筒节与所述筒体之间设置有换热介质腔,所述换热介质腔内从上至下竖直设置有流道分隔板,相邻的夹套筒节对接处设置有导流环,所述流道分隔板、导流环朝内的一侧与所述筒体密封连接,所述流道分隔板、导流环朝外的一侧与所述夹套筒节密封连接,所述导流环为带有缺口的不封闭圆环,相邻导流环的缺口分别位于所述流道分隔板的左右两侧,顶部的夹套筒节和底部的夹套筒节分别设置有换热介质连接管。优选的,位于顶部夹套筒节的换热介质连接管与其对应的导流环的缺口分别位于所述流道分隔板的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筒体包括上筒体、下筒体,所述上筒体的下端与所述下筒体的上端焊接。优选的,所述上筒体底部的夹套筒节与下筒体顶部的夹套筒节之间的导流环为封闭圆环;所述上筒体外设置有四个夹套筒节,其中顶部的夹套筒节和底部的夹套筒节分别设置有换热介质连接管;下筒体外设置有四个夹套筒节,其中顶部的夹套筒节和底部的夹套筒节分别设置有换热介质连接管。优选的,所述换热介质连接管包括管口、管口法兰。优选的,所述导流环的缺口长度为导流环圆周长度的十分之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用于聚合反应器的夹套导流装置,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外侧从上至下依次套接有若干个夹套筒节,顶部的夹套筒节的上端与所述筒体的侧面封闭连接,底部的夹套筒节的下端与所述筒体的侧面封闭连接,所述夹套筒节与所述筒体之间设置有换热介质腔,所述换热介质腔内从上至下竖直设置有流道分隔板,相邻的夹套筒节对接处设置有导流环,所述流道分隔板、导流环朝内的一侧与所述筒体密封连接,所述流道分隔板、导流环朝外的一侧与所述夹套筒节密封连接,所述导流环为带有缺口的不封闭圆环,相邻导流环的缺口分别位于所述流道分隔板的左右两侧,顶部的夹套筒节和底部的夹套筒节分别设置有换热介质连接管,本技术结构科学,利用导流环和流道分隔板在聚合反应器外形成环绕的换热介质腔,从而用于控制换热介质的流向,其制作简单,换热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用于聚合反应器的夹套导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去掉夹套筒节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用于聚合反应器的夹套导流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用于聚合反应器的夹套导流装置的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筒体11——上筒体12——下筒体2——夹套筒节3——换热介质腔4——流道分隔板5——导流环6——换热介质连接管61——管口62——管口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技术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聚合反应器的夹套导流装置,其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外侧从上至下依次套接有若干个夹套筒节2,顶部的夹套筒节2的上端与所述筒体1的侧面封闭连接,底部的夹套筒节2的下端与所述筒体1的侧面封闭连接,所述夹套筒节2与所述筒体1之间设置有换热介质腔3,所述换热介质腔3内从上至下竖直设置有流道分隔板4,相邻的夹套筒节2对接处设置有导流环5,所述流道分隔板4、导流环5朝内的一侧与所述筒体1密封连接,所述流道分隔板4、导流环5朝外的一侧与所述夹套筒节2密封连接,所述导流环5为带有缺口的不封闭圆环,相邻导流环5的缺口分别位于所述流道分隔板4的左右两侧,顶部的夹套筒节2和底部的夹套筒节2分别设置有换热介质连接管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有八个夹套筒节2,通过流道分隔板4和导流环5,使得夹套筒节2与筒体1之间的腔体,即换热介质腔3,形成八个小的腔体,换热介质会充满一个小腔体后再流动至另一个小腔体,从而使得换热介质可以充满整个换热介质腔3,且具有良好的换热效率。该结构加工方便,制作成本低。进一步的,位于顶部夹套筒节2的换热介质连接管6与其对应的导流环5的缺口分别位于所述流道分隔板4的左右两侧。进一步的,所述筒体1可以分成两端进行加工,即包括上筒体11、下筒体12,所述上筒体11的下端与所述下筒体12的上端焊接。进一步的,所述上筒体11底部的夹套筒节2与下筒体12顶部的夹套筒节2之间的导流环5为封闭圆环;所述上筒体11外设置有四个夹套筒节2,其中顶部的夹套筒节2和底部的夹套筒节2分别设置有换热介质连接管6;下筒体12外设置有四个夹套筒节2,其中顶部的夹套筒节2和底部的夹套筒节2分别设置有换热介质连接管6。进一步的,所述换热介质连接管6包括管口61、管口法兰62,用于输入输出换热介质。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环5的缺口长度为导流环5圆周长度的十分之一。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聚合反应器的夹套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外侧从上至下依次套接有若干个夹套筒节(2),顶部的夹套筒节(2)的上端与所述筒体(1)的侧面封闭连接,底部的夹套筒节(2)的下端与所述筒体(1)的侧面封闭连接,所述夹套筒节(2)与所述筒体(1)之间设置有换热介质腔(3),所述换热介质腔(3)内从上至下竖直设置有流道分隔板(4),相邻的夹套筒节(2)对接处设置有导流环(5),所述流道分隔板(4)、导流环(5)朝内的一侧与所述筒体(1)密封连接,所述流道分隔板(4)、导流环(5)朝外的一侧与所述夹套筒节(2)密封连接,所述导流环(5)为带有缺口的不封闭圆环,相邻导流环(5)的缺口分别位于所述流道分隔板(4)的左右两侧,顶部的夹套筒节(2)和底部的夹套筒节(2)分别设置有换热介质连接管(6)。/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聚合反应器的夹套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外侧从上至下依次套接有若干个夹套筒节(2),顶部的夹套筒节(2)的上端与所述筒体(1)的侧面封闭连接,底部的夹套筒节(2)的下端与所述筒体(1)的侧面封闭连接,所述夹套筒节(2)与所述筒体(1)之间设置有换热介质腔(3),所述换热介质腔(3)内从上至下竖直设置有流道分隔板(4),相邻的夹套筒节(2)对接处设置有导流环(5),所述流道分隔板(4)、导流环(5)朝内的一侧与所述筒体(1)密封连接,所述流道分隔板(4)、导流环(5)朝外的一侧与所述夹套筒节(2)密封连接,所述导流环(5)为带有缺口的不封闭圆环,相邻导流环(5)的缺口分别位于所述流道分隔板(4)的左右两侧,顶部的夹套筒节(2)和底部的夹套筒节(2)分别设置有换热介质连接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聚合反应器的夹套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顶部夹套筒节(2)的换热介质连接管(6)与其对应的导流环(5)的缺口分别位于所述流道分隔板(4)的左右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瑗张世能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西特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