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灌浆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65388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51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灌浆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水泥40‑50份、骨料35‑45份、β‑半水石膏3.0‑4.0份、玻化微珠3.5‑4.5份、超细粉煤灰6.5‑11.5份、改性再生胶粉5.0‑6.0份、减水剂0.2‑1.0份、塑性膨胀剂0.02~0.09份、消泡剂0.001‑0.00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灌浆料新拌浆体流动性好,微膨胀,强度发展快,早强高强,具有优秀的和易性及施工性能,能满足钢筋套筒灌浆技术的需要,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具有积极和重要意义;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将再生胶粉改性后添加到灌胶料中,与超细粉煤灰和β‑半水石膏提高灌胶料结构的致密性,有效解决了因水泥砂浆保水性差、干后收缩大、有裂缝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灌浆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灌浆料。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通过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现场装配完成建筑结构的施工,因此具有施工速度快,劳动效率高,建筑质量好,受气候制约小的特点。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长足发展,不仅推动了建筑产业化在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的蓬勃发展,也对我国混凝土预制构件在上世纪80、90年代的应用推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不过受制于当时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混凝土类建筑制品在我国的发展始终停滞不前。近年来,随着高性能灌浆料、新型套筒等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进展,装配式建筑产业的重新崛起已成为业内共识,也成为国家建筑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作为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灌浆材料必须满足力学强度、工作性、体积稳定性、耐久性等诸多方面的严格要求。如何解决灌浆料大流动性与高强度之间的矛盾是灌浆料研究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灌浆料,新拌浆体流动性好,微膨胀,强度发展快,早强高强,解决了灌浆料大流动性与高强度之间的矛盾,能满足钢筋套筒灌浆技术的需要。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一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灌浆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水泥40-50份、骨料35-45份、β-半水石膏3.0-4.0份、玻化微珠3.5-4.5份、超细粉煤灰6.5-11.5份、改性再生胶粉5.0-6.0份、减水剂0.2-1.0份、塑性膨胀剂0.02~0.09份、消泡剂0.001-0.003份。优选地,所述超细粉煤灰的粒径为1.0-1.8,比表面积为500-900m2/kg。优选地,所述改性再生胶粉为改性的废旧轮胎胎面胶粉碎制得,其粒径为150-200目。优选地,所述改性再生胶粉的制备方法为:(1)称取88份废旧轮胎胎面胶粉,加入0.3份牛磺酸,再加入10份再生软化油;(2)1800r/min搅拌6min,过滤,晾干,即得改性再生胶粉。优选地,所述玻化微球的直径为200μm-600μm;所述β-半水石膏的粒径为450-500nm。优选地,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组成,其中两者的质量比为2-3:1。优选地,所述减水剂为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和木质素磺酸钙;所述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和木质素磺酸钙的质量比为1.5-2.5:1。优选地,所述骨料为河沙、石英砂或膨胀珍珠岩。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灌浆料新拌浆体流动性好,微膨胀,强度发展快,早强高强,具有优秀的和易性及施工性能,能满足钢筋套筒灌浆技术的需要,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具有积极和重要意义;2.本专利技术首次将再生胶粉改性后添加到灌胶料中,与超细粉煤灰和β-半水石膏提高灌胶料结构的致密性,有效解决了因水泥砂浆保水性差、干后收缩大、有裂缝的问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灌浆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普通硅酸盐水泥32份、粉煤灰硅酸盐水泥16份、河沙35份、粒径为450-500nm的β-半水石膏4.0份、直径为200μm-600μm玻化微珠3.5份、超细粉煤灰11.5份、改性再生胶粉5.0份、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0.6份、木质素磺酸钙0.4份、塑性膨胀剂0.02份、消泡剂0.001份。其中所述超细粉煤灰的粒径为1.0-1.8μm,比表面积为500-900m2/kg。所述改性再生胶粉为改性的废旧轮胎胎面胶粉碎制得,其粒径为150-200目;其制备方法为:(1)称取88份废旧轮胎胎面胶粉,加入0.3份牛磺酸,再加入10份再生软化油;(2)1800r/min搅拌6min,过滤,晾干,即得改性再生胶粉。施工时采用胶砂搅拌机进行搅拌,按水料比0.12加水搅拌,搅拌时间8min,即可用于施工。实施例2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灌浆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普通硅酸盐水泥30份、粉煤灰硅酸盐水泥10份、石英砂45份、粒径为450-500nm的β-半水石膏3.0份、直径为200μm-600μm的玻化微珠4.5份、超细粉煤灰6.5份、改性再生胶粉6.0份、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0.14份、木质素磺酸钙0.06份、塑性膨胀剂0.09份、消泡剂0.003份。所述超细粉煤灰的粒径为1.0-1.8μm,比表面积为500-900m2/kg。所述改性再生胶粉为改性的废旧轮胎胎面胶粉碎制得,其粒径为150-200目,其制备方法为:(1)称取88份废旧轮胎胎面胶粉,加入0.3份牛磺酸,再加入10份再生软化油;(2)1800r/min搅拌6min,过滤,晾干,即得改性再生胶粉。施工时采用胶砂搅拌机进行搅拌,按水料比0.15加水搅拌,搅拌时间8min,即可用于施工。对比例1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灌浆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普通硅酸盐水泥30份、粉煤灰硅酸盐水泥10份、石英砂45份、直径为200μm-600μm的玻化微珠4.5份、超细粉煤灰6.5份、改性再生胶粉6.0份、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0.14份、木质素磺酸钙0.06份、塑性膨胀剂0.02份、消泡剂0.003份。所述超细粉煤灰的粒径为1.0-1.8μm,比表面积为500-900m2/kg。所述改性再生胶粉为改性的废旧轮胎胎面胶粉碎制得,其粒径为150-200目,其制备方法为:(1)称取88份废旧轮胎胎面胶粉,加入0.3份牛磺酸,再加入10份再生软化油;(2)1800r/min搅拌6min,过滤,晾干,即得改性再生胶粉。施工时采用胶砂搅拌机进行搅拌,按水料比0.15加水搅拌,搅拌时间8min,即可用于施工。对比例2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灌浆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普通硅酸盐水泥30份、粉煤灰硅酸盐水泥10份、石英砂45份、粒径为450-500nm的β-半水石膏3.0份、直径为200μm-600μm的玻化微珠4.5份、超细粉煤灰6.5份、粒径为150-200目的再生胶粉6.0份、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0.14份、木质素磺酸钙0.06份、塑性膨胀剂0.09份、消泡剂0.003份。所述超细粉煤灰的粒径为1.0-1.8μm,比表面积为500-900m2/kg。施工时采用胶砂搅拌机进行搅拌,按水料比0.15加水搅拌,搅拌时间8min,即可用于施工。对比例3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灌浆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普通硅酸盐水泥30份、粉煤灰硅酸盐水泥10份、石英砂45份、粒径为450-500nm的β-半水石膏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灌浆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水泥40-50份、骨料35-45份、β-半水石膏3.0-4.0份、玻化微珠3.5-4.5份、超细粉煤灰6.5-11.5份、改性再生胶粉5.0-6.0份、减水剂0.2-1.0份、塑性膨胀剂0.02~0.09份、消泡剂0.001-0.003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灌浆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水泥40-50份、骨料35-45份、β-半水石膏3.0-4.0份、玻化微珠3.5-4.5份、超细粉煤灰6.5-11.5份、改性再生胶粉5.0-6.0份、减水剂0.2-1.0份、塑性膨胀剂0.02~0.09份、消泡剂0.001-0.00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粉煤灰的粒径为1.0-1.8,比表面积为500-900m2/k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再生胶粉为改性的废旧轮胎胎面胶粉碎制得,其粒径为150-2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再生胶粉的制备方法为:
(1)称取88份废旧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鹏秦磊任宏伟刘庚乐史凤娇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