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的制动控制系统、车辆及制动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6224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制动控制系统、车辆及制动控制方法,属于车辆控制领域。所述制动控制系统包括:多个气压控制模块,每一所述气压控制模块通过气路与每一所述车轴两端的轮边制动气室相连;第一电控脚阀,用于在被触动时生成正向行驶时的第一制动信号;第二电控脚阀,用于在被触动时生成反向行驶时的第二制动信号;信号连接的第一制动控制器和第二制动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制动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控脚阀和部分的所述多个气压控制模块均信号连接,所述第二制动控制器、所述第二电控脚阀和剩余的所述多个气压控制模块均信号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动控制系统、车辆及制动控制方法能够能达到制动响应协调性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的制动控制系统、车辆及制动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的制动控制系统、车辆及制动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多车厢多轴大容量城市客车车辆结构对制动系统设计而言,挑战性最大的是制动响应协调性需满足设计及整车使用要求,该要求为:因铰接盘受拉受压特性限制,制动响应协调性需满足越靠后的车轴制动响应应越优先。现有多车厢多轴大容量城市客车一般为3节车厢4根车轴单向行驶结构。行业内已有少数外资品牌及国内制动供应商掌握了其制动响应协调性控制方法。主要通过对电子制动控制系统控制策略设计,来实现制动响应协调性的要求,且只能够满足单向行驶。相较于3节车厢4根车轴单向行驶车辆,3节车厢6根车轴双向行驶车辆结构,整车长度超过30米,车内超大容量布局,乘坐舒适,单台客车载客量可以达到310人;固定站点、固定线路、专有路权,保证运营的准时性和快速性;不需要铺设钢轨,在现有的道路上施划地面标线,通过车辆上安装的摄像头等设备采集地面标线信息,因设立双车头驾驶室,可以解决长车身掉头困难的问题。但此种车辆结构现有制动供应商无对应电子制动控制策略型谱,如何做到制动响应协调性控制是一大难题。现有电控气压制动系统结构及控制方法无法在3节车厢6根车轴双向行驶大容量城市客车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的制动控制系统,能达到制动响应协调性要求的基础结构框架。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一个目的是要彻底解决了现有电控气压制动系统无法实现的车辆双向行驶功能的问题。r>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制动控制系统的车辆。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控制上述制动控制系统的制动控制方法,能够保证无论从哪个方向行驶都符合越靠后的车轴制动响应越优先。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制动控制系统,所述车辆可沿双向行驶且包括多个车轴和多节车厢,所述制动控制系统包括:多个气压控制模块,每一所述气压控制模块通过气路与每一所述车轴两端的轮边制动气室相连;第一电控脚阀,用于在被触动时生成正向行驶时的第一制动信号;第二电控脚阀,用于在被触动时生成反向行驶时的第二制动信号;信号连接的第一制动控制器和第二制动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制动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控脚阀和部分的所述多个气压控制模块均信号连接,所述第二制动控制器、所述第二电控脚阀和剩余的所述多个气压控制模块均信号连接。可选地,所述车辆包括6根车轴以及3节车厢。可选地,所述气压控制模块的总数为偶数,且所述第一制动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控脚阀和一半的所述多个气压控制模块均信号连接。特别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可沿双向行驶且包括多个车轴和多节车厢,且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制动控制系统。特别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制动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车辆,所述制动控制方法包括:当所述第一电控脚阀生成所述第一制动信号或所述第二电控脚阀生成所述第二制动信号时,控制多个所述气压控制模块沿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的反向依次启动,以对所述车辆进行制动。可选地,控制多个所述气压控制模块沿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的反向依次启动的步骤,包括:控制多个所述气压控制模块沿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的反向以预设时间间隔依次启动,且多个所述气压控制模块的制动气压以制动响应目标气压差值递减。可选地,当所述第一电控脚阀生成所述第一制动信号或所述第二电控脚阀生成所述第二制动信号时,控制多个所述气压控制模块沿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的反向依次启动的步骤,包括:当所述第一电控脚阀生成所述第一制动信号时,将所述第一制动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制动控制器;所述第一制动控制器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制动控制器;所述第二制动控制器控制与其相连的各个所述气压控制模块沿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的反向依次启动;在与所述第二制动控制器相连的各个所述气压控制模块均开启后,所述第一制动控制器控制与其相连的各个所述气压控制模块沿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的反向依次启动。可选地,当所述第一电控脚阀生成所述第一制动信号或所述第二电控脚阀生成所述第二制动信号时,控制多个所述气压控制模块沿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的反向依次启动的步骤,包括:当所述第二电控脚阀生成所述第二制动信号时,将所述第二制动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制动控制器;所述第二制动控制器将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制动控制器;所述第一制动控制器控制与其相连的各个所述气压控制模块沿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的反向依次启动;在与所述第一制动控制器相连的各个所述气压控制模块均开启后,所述第二制动控制器控制与其相连的各个所述气压控制模块沿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的反向依次启动。本专利技术针对双向行驶的多车轴多车厢这种大容量车辆重新设计了电控气压制动系统,舍弃了现有的气压控制,采用电子控制的方式对整车制动系统电子器件进行结构布置设计,以构建能达到制动响应协调性要求的基础结构框架。利用整车CAN总线网络,对气压控制模块、第一电控脚阀、第二电控脚阀的信号进行收集、处理和发送,为后续控制方法的实现搭建了基础。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车辆双向行驶时的制动,彻底解决了现有电控气压制动系统无法实现的车辆双向行驶功能的问题。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电控气压制动响应协调性控制方法,能够保证无论从哪个方向行驶都符合越靠后的车轴制动响应越优先。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制动控制系统应用于车辆时的结构框架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制动控制系统的信号连接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制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制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制动控制系统应用于车辆时的结构框架图,图2中的实线表示气路、虚线表示信号连接、箭头表示行驶方向。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制动控制系统的信号连接框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制动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车辆可沿双向行驶且包括多个车轴101和多节车厢102。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制动控制系统包括多个气压控制模块10、第一电控脚阀20、第二电控脚阀30、第一制动控制器40和第二制动控制器50。每一气压控制模块10通过气路与每一车轴101两端的轮边制动气室相连。第一电控脚阀20用于在被触动时生成正向行驶时的第一制动信号。第二电控脚阀30用于在被触动时生成反向行驶时的第二制动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制动控制系统,所述车辆可沿双向行驶且包括多个车轴和多节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控制系统包括:/n多个气压控制模块,每一所述气压控制模块通过气路与每一所述车轴两端的轮边制动气室相连;/n第一电控脚阀,用于在被触动时生成正向行驶时的第一制动信号;/n第二电控脚阀,用于在被触动时生成反向行驶时的第二制动信号;/n信号连接的第一制动控制器和第二制动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制动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控脚阀和部分的所述多个气压控制模块均信号连接,所述第二制动控制器、所述第二电控脚阀和剩余的所述多个气压控制模块均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制动控制系统,所述车辆可沿双向行驶且包括多个车轴和多节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控制系统包括:
多个气压控制模块,每一所述气压控制模块通过气路与每一所述车轴两端的轮边制动气室相连;
第一电控脚阀,用于在被触动时生成正向行驶时的第一制动信号;
第二电控脚阀,用于在被触动时生成反向行驶时的第二制动信号;
信号连接的第一制动控制器和第二制动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制动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控脚阀和部分的所述多个气压控制模块均信号连接,所述第二制动控制器、所述第二电控脚阀和剩余的所述多个气压控制模块均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包括6根车轴以及3节车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压控制模块的总数为偶数,且所述第一制动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控脚阀和一半的所述多个气压控制模块均信号连接。


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可沿双向行驶且包括多个车轴和多节车厢,且包括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控制系统。


5.一种车辆的制动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控制方法包括:
当所述第一电控脚阀生成所述第一制动信号或所述第二电控脚阀生成所述第二制动信号时,控制多个所述气压控制模块沿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的反向依次启动,以对所述车辆进行制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制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多个所述气压控制模块沿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的反向依次启动的步骤,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智刘飞王洪伟韩冰柴玮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发展有限公司山西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