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车轮行进的能量收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车轮行进的能量收集系统。
技术介绍
现阶段,汽车能量回收装置主要依靠车辆制动时电机反转进行能量回收,而轮胎作为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在行进过程中,轮胎在与地面接触的部位会受到强挤压而发生形变而产生能量,目前行进中的机械及交通工具没有利用此资源,导致该能量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基于车轮行进的能量收集系统,能够对车轮行进过程中与地面挤压产生的能量进行回收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车轮行进的能量收集系统,包括轮胎、导流总成、空气储能器、液压马达以及发动机;所述轮胎包括空心轴、支撑导管、连接盘以及胎体,所述空心轴内的径向上装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空心轴内分隔形成轴回流区和轴排流区,所述轴回流区对应的空心轴端帽设有进液孔,所述轴排流区对应的空心轴端帽设有排液孔,所述胎体内的径向上均匀设有多个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胎体内分隔成多个具有不同功能的独立腔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车轮行进的能量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胎(1)、导流总成(2)、空气储能器(3)、液压马达(4)以及发动机(5);/n所述轮胎(1)包括空心轴(11)、支撑导管(12)、连接盘(13)以及胎体(14),所述空心轴(11)内的径向上装设有第一隔板(15),所述第一隔板(15)将空心轴(11)内分隔形成轴回流区(111)和轴排流区(112),所述轴回流区(111)对应的空心轴端帽设有进液孔(113),所述轴排流区(112)对应的空心轴端帽设有排液孔(114),所述胎体(14)内的径向上均匀设有多个第二隔板(16),所述第二隔板(16)将胎体(14)内分隔成多个具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车轮行进的能量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胎(1)、导流总成(2)、空气储能器(3)、液压马达(4)以及发动机(5);
所述轮胎(1)包括空心轴(11)、支撑导管(12)、连接盘(13)以及胎体(14),所述空心轴(11)内的径向上装设有第一隔板(15),所述第一隔板(15)将空心轴(11)内分隔形成轴回流区(111)和轴排流区(112),所述轴回流区(111)对应的空心轴端帽设有进液孔(113),所述轴排流区(112)对应的空心轴端帽设有排液孔(114),所述胎体(14)内的径向上均匀设有多个第二隔板(16),所述第二隔板(16)将胎体(14)内分隔成多个具有不同功能的独立腔室,所述连接盘(13)可转动设于轴排流区(112)的外壁,所述支撑导管(12)与独立腔室一一对应设置,支撑导管(12)的进液端与胎体(14)固接且与对应的独立腔室连通,支撑导管(12)的排液端与连接盘(13)固接且从连接盘(13)侧壁伸出;
所述导流总成(2)包括导管体(21)和封闭盖(22),所述导管体(21)包括进液部(211)和与进液部(211)一体且连通的出液部(212),所述出液部(212)固设于轴排流区(112)的外壁且与轴排流区(112)连通,所述进液部(211)位于空心轴(11)的下方且与连接盘(13)相对转动配合,至少一个所述支撑导管(12)的出液端交替与进液部(211)连通,所述导管体(21)内形成导液排流区(213),所述封闭盖(22)密封外套于轴回流区(111)且与连接盘(13)固穿支撑导管(12)的侧壁密封连接,所述封闭盖(22)、轴回流区(111)外壁以及导管体(21)围成导液回流区(214),所述导液回流区(214)与轴回流区(111)流通;
所述轴排流区(112)依次与液压马达(4)、轴回流区(111)、导液回流区(214)、轮胎(1)、导液排流区(213)形成闭合回路,所述空气储能器(3)并联于闭合回路,所述液压马达(4)的动力输出端与发动机(5)的动力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轮行进的能量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马达(4)的排液端与轴回流区(111)连接的管路上串联有冷却器(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