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流产吸引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人工流产吸引管。
技术介绍
子宫腔可划分为前壁、后壁、侧壁、宫角及子宫底。在妇科人工流产手术中,经常会遇到前倾前屈(后倾后屈)、双角、鞍型等子宫。然而现有的人工流产吸引管大多采用直的吸引管,吸引头只有少许弯度,无法调节弯曲的角度和方向。吸引头顶端为盲端,在侧壁上设有开口,当接上负压时,可顺利吸出子宫腔前壁、后壁、侧壁的组织。但当需要吸出的组织位于宫角时,现有的人工流产吸引管难以达到宫角,导致会出现漏吸,造成人流不全。并且在需要多次停留在宫角以及进出宫颈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宫角粘连及宫颈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工流产吸引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人工流产吸引管,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两端开口,所述外管包括管体和管头,所述管体和管头通过波纹管连接,所述外管内穿设有内管,所述内管在外管内滑移,所述内管的前端封闭,所述内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流产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00),所述外管(100)的两端开口,所述外管(100)包括管体(120)和管头(110),所述管体(120)和管头(110)通过波纹管(130)连接,所述外管(100)内穿设有内管(200),所述内管(200)在外管(100)内滑移,所述内管(200)的前端封闭,所述内管(200)前端的侧壁开设有吸口(2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流产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00),所述外管(100)的两端开口,所述外管(100)包括管体(120)和管头(110),所述管体(120)和管头(110)通过波纹管(130)连接,所述外管(100)内穿设有内管(200),所述内管(200)在外管(100)内滑移,所述内管(200)的前端封闭,所述内管(200)前端的侧壁开设有吸口(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流产吸引管,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敏珊,梁栋,张四友,钟沛文,李维茹,林艳婷,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