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丽芳专利>正文

手术用破膜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703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22
手术用破膜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固定筒的右侧底部前后对称固定有固定块,固定筒内开设有开槽,位于开槽下侧的固定筒内开设有导槽,前后两个固定块之间通过轴承旋接设置有支撑轴,支撑轴上套设固定有推把,推把的上端穿过导槽后,设置于开槽内,推把的上端开设有滑动槽,推把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一侧固定有导向块,前后两个导向杆之间通过轴承旋接设置有支轴,支轴穿设在滑动槽内,固定筒的左端固定有破膜本体;通过带动支杆进行移动,使穿刺针进行移动,从而改变穿刺针的伸入长度,使穿刺针对胎膜进行穿刺的过程中,不会对胎儿造成损伤,提高了胎膜穿刺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术用破膜夹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手术用破膜夹。
技术介绍
人工破膜即人为的方式干预撕破宫口处羊膜,是自然分娩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引产方式;人工破水可用于激活生产或是加速产程,胎膜过韧,可能不会自发地破裂,这时需要人为地弄破胎膜,使羊水流出,这就是人工破水,一旦破水后,胎头或先露部位便紧贴着子宫颈,如此可帮助子宫颈的扩张,以及刺激子宫的收缩;目前医院中常用的破膜工具是穿刺针和血管钳,用穿刺针医生操作时很不方便,对医生的技术熟练要求比较高,且穿刺胎膜时深度不易掌握,刺入深度过深可能会损伤胎儿,穿刺针通过阴道时容易对阴道造成损伤,不安全,血管钳则不易夹破胎膜,操作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手术用破膜夹,通过带动支杆进行移动,使穿刺针进行移动,从而改变穿刺针的伸入长度,使穿刺针对胎膜进行穿刺的过程中,不会对胎儿造成损伤,提高了胎膜穿刺的质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破膜本体、支杆、穿刺针、固定块、固定筒、推把、导向杆、支轴,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手术用破膜夹,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破膜本体(1)、支杆(2)、穿刺针(3)、固定块(4)、固定筒(5)、推把(6)、导向杆(7)、支轴(8),固定筒(5)的右侧底部前后对称固定有固定块(4),固定筒(5)内开设有开槽(5-1),位于开槽(5-1)下侧的固定筒(5)内开设有导槽(5-2),前后两个固定块(4)之间通过轴承旋接设置有支撑轴(9),支撑轴(9)上套设固定有推把(6),推把(6)的上端穿过导槽(5-2)后,设置于开槽(5-1)内,推把(6)的上端开设有滑动槽(6-1),推把(6)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杆(7),导向杆(7)的一侧固定有导向块(10),位于开槽(5-1)前后两侧的固定筒...

【技术特征摘要】
1.手术用破膜夹,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破膜本体(1)、支杆(2)、穿刺针(3)、固定块(4)、固定筒(5)、推把(6)、导向杆(7)、支轴(8),固定筒(5)的右侧底部前后对称固定有固定块(4),固定筒(5)内开设有开槽(5-1),位于开槽(5-1)下侧的固定筒(5)内开设有导槽(5-2),前后两个固定块(4)之间通过轴承旋接设置有支撑轴(9),支撑轴(9)上套设固定有推把(6),推把(6)的上端穿过导槽(5-2)后,设置于开槽(5-1)内,推把(6)的上端开设有滑动槽(6-1),推把(6)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杆(7),导向杆(7)的一侧固定有导向块(10),位于开槽(5-1)前后两侧的固定筒(5)内贯通开设有导向槽(5-3),导向块(10)滑动设置在导向槽(5-3)内,前后两个导向杆(7)之间通过轴承旋接设置有支轴(8),支轴(8)穿设在滑动槽(6-1)内,固定筒(5)的左端固定有破膜本体(1),破膜本体(1)内穿设有支杆(2),支杆(2)的右端与其右端的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丽芳
申请(专利权)人:姜丽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