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超专利>正文

一种抗菌塑料餐盒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968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菌塑料餐盒制备工艺,具体涉及到一种抗菌塑料餐盒成型后处理装置,包括输送工作台、一号带式输送机、二号带式输送机、旋转承托平台、侧向定位机构、可调打磨机构和下压旋转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工艺涉及的装置可代替人工对注塑成型的抗菌塑料餐盒的边沿毛刺进行自动快速去除,可配合流水线进行自动化处理,大大提高了加工的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塑料餐盒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菌塑料餐盒加工制造
,具体提出了一种抗菌塑料餐盒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塑料餐盒由于其具有易加工、易成型、质量轻、价格便宜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生产和使用,抗菌塑料餐盒,顾名思义是指具有抗菌性能的塑料餐盒;塑料餐盒从使用频率上分可分为一次性塑料餐盒和日常使用塑料餐盒,按照形状分主要可分为方形塑料餐盒、圆形塑料餐盒和异形塑料餐盒;无论是哪种塑料餐盒,在实际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主要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进行加工成型,注塑成型需要利用注塑模具进行批量化生产,通过注塑成型的塑料餐盒常常会在其分型面处即餐盒边沿位置产生毛刺,毛刺的存在,一方面比较锋利存在使用的危险性,另一方面影响餐具的美观且不便于餐盒盖的扣合,因此有必要对注塑成型后餐盒边沿存在的毛刺进行处理,在现有的处理方式中,大多采用人工使用去毛刺工具进行手动去除,加工效率低,浪费人力,增加了人工成本。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塑料餐盒制备工艺,具体涉及到一种抗菌塑料餐盒成型后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塑料餐盒制备工艺,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抗菌塑料餐盒制备工艺,其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原料:准备生产抗菌塑料餐盒所需的注塑塑胶颗粒和所需的添加助剂;S2、注塑成型:利用步骤S1中准备的生产原料通过注塑的方式进行抗菌塑料餐盒的注塑成型;S3、后期处理:通过抗菌塑料餐盒成型后处理装置对注塑成型的塑料餐盒进行后处理;S4、检测包装:对抗菌塑料餐盒的成品进行检测,将检测合格的成品打包包装;采用上述步骤S1-S4的抗菌塑料餐盒制备工艺进行抗菌塑料餐盒制备的过程中还具体涉及到一种上述的抗菌塑料餐盒成型后处理装置,包括输送工作台、一号带式输送机、二号带式输送机、旋转承托平台、侧向定位机构、可调打磨机构和下压旋转机构;所述一号带式输送机、所述旋转承托平台和所述二号带式输送机沿水平直线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在所述输送工作台上,且所述一号带式输送机的输送端面、所述二号带式输送机的输送端面和所述旋转承托平台的承托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输送工作台上设置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垂直于所述一号带式输送机输送方向跨过所述旋转承托平台;所述龙门架两侧对应设置有所述侧向定位机构,且两个所述侧向定位机构呈镜像相对设置,两个所述侧向定位机构上均对应设置有所述可调打磨机构,且两个所述可调打磨机构呈镜像相对设置;所述龙门机顶端设置有所述下压旋转机构,所述下压旋转机构位于所述旋转承托平台的正上方,且所述下压旋转机构的旋转中心与所述旋转承托平台的旋转中心重合;其中:所述侧向定位机构包括水平固定在所述龙门架外侧壁上的进位气缸、连接在所述进位气缸输出端的行程架和两个设置在所述行程架上的侧挡组件;所述行程架位于所述龙门架的内侧,两个所述侧挡组件对称分布在所述旋转承托平台旋转中心轴的两侧,所述侧挡组件包括滑动销、弹簧和接触球头,所述滑动销水平滑动设置在所述行程架上,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滑动销上且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行程架和所述滑动销后端之间,所述接触球头活动内嵌在所述滑动销的前端;所述可调打磨机构设置在所述行程架上且位于所述侧挡组件的上方位置;所述可调打磨机构包括调节螺杆、L板、打磨电机和打磨辊,所述调节螺杆水平螺纹连接在所述行程架上,且所述调节螺杆的前端通过轴承与所述L板侧壁端转动连接,所述L板侧壁端连接有两个分布在所述调节螺杆两侧且与所述行程架水平滑动配合的导杆,所述打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L板的顶端,所述打磨辊与所述打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随其竖直转动。优选的,所述旋转承托平台包括固定平板和转盘平台,所述固定平板水平固定在所述输送工作台上,所述固定平板上设置有旋转支承,所述转盘平台与所述旋转支承转动连接,且所述转盘平台上端面与所述固定平板的上端面齐平。优选的,所述下压旋转机构包括下压气缸、电动转盘和内压模组件,所述下压气缸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龙门架的顶端,所述电动转盘底端水平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压气缸的输出端;所述内压模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电动转盘的旋转端中心位置用于压紧抗菌塑料餐盒的内端面和贴紧内侧壁。优选的,所述内压模组件包括连接柱、模筒和棉套,所述连接柱竖直固定连接在所述电动转盘的旋转端中心位置,所述模筒呈与抗菌塑料餐盒形状相匹配的圆台结构,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模筒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棉套套设在所述模筒的外侧壁上。优选的,所述一号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沿整个输送面均匀分布设置有若干延伸至输送带两侧的间隔条。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塑料餐盒制备工艺,具体涉及到一种抗菌塑料餐盒成型后处理装置,通过两侧分布设置的侧向定位机构可快速完成对塑料餐盒的夹紧定位,通过设置的下压旋转机构可对夹紧定位后的塑料餐盒进行下压夹紧,通过旋转承托平台与下压旋转机构配合设置使得下压后的塑料餐盒夹紧在旋转承托平台和下压旋转机构之间构成一个可旋转的整体,通过下压旋转机构带动塑料餐盒进行旋转的过程中,通过两侧设置的可调打磨机构可对塑料餐盒边沿的毛刺进行快速打磨去除,另外设置的一号带式输送机和二号带式输送机可带动待处理的餐盒自动送入以及带动完成毛刺处理后的餐盒的自动送出;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工艺涉及的装置可代替人工对注塑成型的抗菌塑料餐盒的边沿毛刺进行自动快速去除,可配合流水线进行自动化处理,大大提高了加工的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抗菌塑料餐盒制备工艺的工艺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抗菌塑料餐盒成型后处理装置在一个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抗菌塑料餐盒成型后处理装置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抗菌塑料餐盒成型后处理装置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抗菌塑料餐盒成型后处理装置的主视图;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输送工作台;11、龙门架;2、一号带式输送机;21、间隔条;3、二号带式输送机;4、旋转承托平台;41、固定平板;411、旋转支承;42、转盘平台;5、侧向定位机构;51、进位气缸;52、行程架;53、侧挡组件;531、滑动销;532、弹簧;533、接触球头;6、可调打磨机构;61、调节螺杆;62、L板;621、导杆;63、打磨电机;64、打磨辊;7、下压旋转机构;71、下压气缸;72、电动转盘;73、内压模组件;731、连接柱;732、模筒;733、棉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塑料餐盒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S1、准备原料:准备生产抗菌塑料餐盒所需的注塑塑胶颗粒和所需的添加助剂;/nS2、注塑成型:利用步骤S1中准备的生产原料通过注塑的方式进行抗菌塑料餐盒的注塑成型;/nS3、后期处理:通过抗菌塑料餐盒成型后处理装置对注塑成型的塑料餐盒进行后处理;/nS4、检测包装:对抗菌塑料餐盒的成品进行检测,将检测合格的成品打包包装;/n采用上述步骤S1-S4的抗菌塑料餐盒制备工艺进行抗菌塑料餐盒制备的过程中还具体涉及到一种上述的抗菌塑料餐盒成型后处理装置,包括输送工作台(1)、一号带式输送机(2)、二号带式输送机(3)、旋转承托平台(4)、侧向定位机构(5)、可调打磨机构(6)和下压旋转机构(7);所述一号带式输送机(2)、所述旋转承托平台(4)和所述二号带式输送机(3)沿水平直线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在所述输送工作台(1)上,且所述一号带式输送机(2)的输送端面、所述二号带式输送机(3)的输送端面和所述旋转承托平台(4)的承托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输送工作台(1)上设置有龙门架(11),所述龙门架(11)垂直于所述一号带式输送机(2)输送方向跨过所述旋转承托平台(4);所述龙门架(11)两侧对应设置有所述侧向定位机构(5),且两个所述侧向定位机构(5)呈镜像相对设置,两个所述侧向定位机构(5)上均对应设置有所述可调打磨机构(6),且两个所述可调打磨机构(6)呈镜像相对设置;所述龙门机顶端设置有所述下压旋转机构(7),所述下压旋转机构(7)位于所述旋转承托平台(4)的正上方,且所述下压旋转机构(7)的旋转中心与所述旋转承托平台(4)的旋转中心重合;其中:/n所述侧向定位机构(5)包括水平固定在所述龙门架(11)外侧壁上的进位气缸(51)、连接在所述进位气缸(51)输出端的行程架(52)和两个设置在所述行程架(52)上的侧挡组件(53);所述行程架(52)位于所述龙门架(11)的内侧,两个所述侧挡组件(53)对称分布在所述旋转承托平台(4)旋转中心轴的两侧,所述侧挡组件(53)包括滑动销(531)、弹簧(532)和接触球头(533),所述滑动销(531)水平滑动设置在所述行程架(52)上,所述弹簧(532)套设在所述滑动销(531)上且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行程架(52)和所述滑动销(531)后端之间,所述接触球头(533)活动内嵌在所述滑动销(531)的前端;/n所述可调打磨机构(6)设置在所述行程架(52)上且位于所述侧挡组件(53)的上方位置;所述可调打磨机构(6)包括调节螺杆(61)、L板(62)、打磨电机(63)和打磨辊(64),所述调节螺杆(61)水平螺纹连接在所述行程架(52)上,且所述调节螺杆(61)的前端通过轴承与所述L板(62)侧壁端转动连接,所述L板(62)侧壁端连接有两个分布在所述调节螺杆(61)两侧且与所述行程架(52)水平滑动配合的导杆(621),所述打磨电机(63)固定安装在所述L板(62)的顶端,所述打磨辊(64)与所述打磨电机(6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随其竖直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塑料餐盒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原料:准备生产抗菌塑料餐盒所需的注塑塑胶颗粒和所需的添加助剂;
S2、注塑成型:利用步骤S1中准备的生产原料通过注塑的方式进行抗菌塑料餐盒的注塑成型;
S3、后期处理:通过抗菌塑料餐盒成型后处理装置对注塑成型的塑料餐盒进行后处理;
S4、检测包装:对抗菌塑料餐盒的成品进行检测,将检测合格的成品打包包装;
采用上述步骤S1-S4的抗菌塑料餐盒制备工艺进行抗菌塑料餐盒制备的过程中还具体涉及到一种上述的抗菌塑料餐盒成型后处理装置,包括输送工作台(1)、一号带式输送机(2)、二号带式输送机(3)、旋转承托平台(4)、侧向定位机构(5)、可调打磨机构(6)和下压旋转机构(7);所述一号带式输送机(2)、所述旋转承托平台(4)和所述二号带式输送机(3)沿水平直线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在所述输送工作台(1)上,且所述一号带式输送机(2)的输送端面、所述二号带式输送机(3)的输送端面和所述旋转承托平台(4)的承托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输送工作台(1)上设置有龙门架(11),所述龙门架(11)垂直于所述一号带式输送机(2)输送方向跨过所述旋转承托平台(4);所述龙门架(11)两侧对应设置有所述侧向定位机构(5),且两个所述侧向定位机构(5)呈镜像相对设置,两个所述侧向定位机构(5)上均对应设置有所述可调打磨机构(6),且两个所述可调打磨机构(6)呈镜像相对设置;所述龙门机顶端设置有所述下压旋转机构(7),所述下压旋转机构(7)位于所述旋转承托平台(4)的正上方,且所述下压旋转机构(7)的旋转中心与所述旋转承托平台(4)的旋转中心重合;其中:
所述侧向定位机构(5)包括水平固定在所述龙门架(11)外侧壁上的进位气缸(51)、连接在所述进位气缸(51)输出端的行程架(52)和两个设置在所述行程架(52)上的侧挡组件(53);所述行程架(52)位于所述龙门架(11)的内侧,两个所述侧挡组件(53)对称分布在所述旋转承托平台(4)旋转中心轴的两侧,所述侧挡组件(53)包括滑动销(531)、弹簧(532)和接触球头(533),所述滑动销(531)水平滑动设置在所述行程架(52)上,所述弹簧(532)套设在所述滑动销(531)上且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行程架(52)和所述滑动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超
申请(专利权)人:顾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