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式充气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85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动式充气枕头,所述枕头内部设有多个腔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腔体,至少一个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设置在枕头的上层,所述第二腔体设置在枕头的下层,或者,所述第一腔体设置在枕头的下层,所述第二腔体设置在枕头的上层;各腔体均连接充放气管。气管二上设有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调节高度、上下左右摆动等功能,使用过程中实现头部的运动。可对第一腔体充气后,对第二腔体通过芯片控制气管二上相应的电磁阀,按照一定程序实现分别或同步充放气、不同步充放气的过程,从而实现枕头升高降低左右摇摆的过程,通过芯片控制电磁阀控制充气速度和节奏,满足头部运动睡眠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动式充气枕头
本技术涉及充气枕头
,尤其是一种运动式充气枕头。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充气枕头可分为电动或手动人工是充气结构,大部分充气枕头只设置一个充气腔,通过充放气实现方便使用和携带的目的;但是,随着运动睡眠理念的发展,在睡眠过程中,动态式的床体设计已应运而生并,满足了人身体进行运动式睡眠的需求,而该类床体的设计无法满足人体头部随身体运动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运动式的充气枕头,从而满足头部在睡眠或理疗过程中运动的需求。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运动式充气枕头,所述枕头内部设有多个腔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腔体,至少一个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设置在枕头的上层,所述第二腔体设置在枕头的下层,或者,所述第一腔体设置在枕头的下层,所述第二腔体设置在枕头的上层;各腔体均连接充放气管:每个第一腔体上连接有气管一,每个第二腔体上连接有气管二。气管一上设有控制阀。气管二上设有电磁阀。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至少一个第一腔体沿水平方向均匀分布,至少一个第二腔体沿水平方向均匀分布。第一腔体至少设有一个,第二腔体至少设有两个。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的数量分别为M和N,1≤M≤100,1≤N≤100。通过隔断材料将枕头内的空间分割,形成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即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相邻的第一腔体之间、以及相邻的第二腔体之间共用一层隔断材料作为边壁。第一腔体、第二腔体采用独立的囊状结构填充在所述枕头的内部空间中,即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相邻的第一腔体之间、相邻的第二腔体之间、以及各腔体与枕头内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内通过固体物质、液体物质或气体物质进行填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本技术具有调节高度、上下左右摆动等功能,使用过程中实现头部的运动。本技术在各腔体内都未充气的状态下,可压扁,偏于携带,各腔体均充满其的状态,得到的一个高度较高的枕头,还可只对上层或下层腔体充气后,得到一个高度较低的枕头。本技术的第一、第二腔体的数量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设置,当第一腔体至少设置一个,第二腔体至少设置两个时,对第一腔体充气后,对至少两个第二腔体通过芯片控制气管上相应的电磁阀,按照一定程序,实现分别或同时充放气,同步充放气即为一个枕头升高或降低的过程,并可通过芯片控制电磁阀,可以控制此过程的充气速度和节奏,满足不同的需求体验;不同步充放气的过程,就是一个枕头升高降低、左右摇摆的过程,同样通过芯片控制电磁阀,从而控制此过程的充气速度和节奏,满足头部运动睡眠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未充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未充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充气后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未充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腔体;2、第二腔体;3、间隙;4、气管一;5、气管二;6、隔断材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运动式充气枕头,枕头内部设有多个腔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腔体1,至少一个第二腔体2;第一腔体1设置在枕头的上层,第二腔体2设置在枕头的下层,或者,第一腔体1设置在枕头的下层,第二腔体2设置在枕头的上层;各腔体均连接充放气管,其结构为:每个第一腔体1上连接有气管一4,每个第二腔体2上连接有气管二5。气管一4上设有控制阀。气管二5上设有电磁阀。至少一个第一腔体1沿水平方向均匀分布,至少一个第二腔体2沿水平方向均匀分布。如图1所示,第一腔体1、第二腔体2的数量分别为M和N,1≤M≤100,1≤N≤100。图中省略号代表为示意出的第一腔体1或第二腔体2。如图2-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的第一实施例,第一腔体1至少设有一个,第二腔体2至少设有两个。第一腔体1、第二腔体2采用独立的囊状结构填充在枕头的内部空间中,即第一腔体1与第二腔体2之间,相邻的第一腔体1之间、相邻的第二腔体2之间、以及各腔体与枕头内壁之间形成间隙3。间隙3内通过固体物质、液体物质或气体物质进行填充。具体实施时,间隙3内可采用气体,例如空气、液体,例如水、或者采用软性的固体材料,例如棉花等材料进行填充。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通过隔断材料6将枕头内的空间分割,形成第一腔体1、第二腔体2,即第一腔体1与第二腔体2之间,相邻的第一腔体1之间、以及相邻的第二腔体2之间共用一层隔断材料6作为边壁。隔断材料6可采用普通棉布或者弹性面料。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气管一4向第一腔体1充放气,或者通过气管一4充气,再通过单独设置的排气管进行放气;通过气管二5向第二腔体2、腔体三3充放气,或者通过气管一4充气,再通过单独设置的排气管进行放气,并通过芯片控制电磁阀,可以按照一定程序分别充、放气或同时充、放气;如图2所示,三个腔体内都未充气的状态下,可压扁,偏于携带,图中箭头为进气方向;如图3所示,为三个腔体均充满其的状态,得到的就是一个比较高的枕头,图中箭头为进气方向。根据需要,可对第一腔体1充气后,通过单向阀封闭气管一4;第二腔体2不充气,处于压缩状态,则得到的就是一个高度较低的枕头。当第一腔体1、第二腔体2均只设置一个时,该重启枕头的只能满足升高降低功能;当第二腔体2至少设置两个时,可满足枕头摆动晃动的需求:对第一腔体1充气后,通过控制阀(例如可采用单向阀)封闭气管一4,第一腔体1处于充满气状态,第二腔体2通过芯片控制气管二5上相应的电磁阀,按照一定程序,实现分别或同时充放气,多个第二腔体2同步充放气的过程,实现一个枕头升高或降低的过程,通过芯片控制电磁阀,可以控制充气速度和节奏;多个第二腔体2不同步充放气的过程,就是一个枕头升高或降低、左右摇摆的过程,同样通过芯片控制电磁阀,从而控充气速度和节奏。满足头部运动睡眠的需求。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动式充气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内部设有多个腔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腔体(1),至少一个第二腔体(2);/n所述第一腔体(1)设置在枕头的上层,所述第二腔体(2)设置在枕头的下层,或者,所述第一腔体(1)设置在枕头的下层,所述第二腔体(2)设置在枕头的上层;/n每个第一腔体(1)上连接有气管一(4),每个第二腔体(2)上连接有气管二(5);气管一(4)上设有控制阀;气管二(5)上设有电磁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式充气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内部设有多个腔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腔体(1),至少一个第二腔体(2);
所述第一腔体(1)设置在枕头的上层,所述第二腔体(2)设置在枕头的下层,或者,所述第一腔体(1)设置在枕头的下层,所述第二腔体(2)设置在枕头的上层;
每个第一腔体(1)上连接有气管一(4),每个第二腔体(2)上连接有气管二(5);气管一(4)上设有控制阀;气管二(5)上设有电磁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式充气枕头,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一腔体(1)沿水平方向均匀分布,至少一个第二腔体(2)沿水平方向均匀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式充气枕头,其特征在于:第一腔体(1)至少设有一个,第二腔体(2)至少设有两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式充气枕头,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承国翟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靓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