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模块及睡眠用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856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囊模块及睡眠用品。所述气囊模块包括气囊、主控部件、气泵、进气管、出气管、进气阀门、出气阀门以及通信单元,其中,主控部件、气泵、进气阀门、出气阀门以及通信单元位于气囊内;进气管和出气管连通气囊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主控部件与气泵、进气阀、出气阀以及通信单元连接;气泵和进气阀位于进气管上;出气阀位于出气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控制器设置在气囊内部,缩小了气囊模块的体积,提升了睡眠用品中软性棉体的体积占比,增加了睡眠用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囊模块及睡眠用品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睡眠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气囊模块及睡眠用品。
技术介绍
在当今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睡眠用品中都内置了气囊,以调节产品的舒适度。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相关睡眠用品中,气囊及其控制器都置于睡眠用品内部,且控制器位于气囊外部,其中,控制器体积占睡眠用品体积的10%左右,导致睡眠用品里的软性棉体(乳胶或海绵)的体积相应减少,降低了产品的棉感,导致产品舒适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模块及睡眠用品,以提升睡眠用品中软性棉体的占比,提升产品的舒适度。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囊模块,包括气囊、主控部件、气泵、进气管、出气管、进气阀门、出气阀门、通信单元,其中,所述主控部件、所述气泵、所述进气阀门、所述出气阀门、所述通信单元以及所述电源位于所述气囊内;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连通所述气囊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所述主控部件与所述气泵、所述进气阀、所述出气阀、所述通信单元以及所述电源连接;所述气泵和所述进气阀位于所述进气管上;所述出气阀位于所述出气管上。可选的,所述进气管包括第一子进气管和第二子进气管,所述出气管包括第一子出气管和第二子出气管,所述第一子进气管和所述第二子出气管均位于所述气囊的内部,所述第二子进气管和所述第二子出气管均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气囊的外部;可选的,所述通信单元为无线通信单元。可选的,所述气囊模块还包括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与所述电源以及外部供电端连接。可选的,所述气囊模块还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端,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端位于所述气囊内,且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端与外部无线充电发送端无线连接。可选的,所述气囊模块还包括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位于所述气囊内,且与所述主控部件连接。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睡眠用品,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气囊模块、空间限定部件以及软体填充部件,所述气囊模块和所述软体填充部件位于所述空间限定部件内。可选的,所述软体填充部件的材料为乳胶或海绵。可选的,位于所述空间限定部件内的所述气囊模块的体积为A,所述空间限定部件的内置空间体积为B,A/B<1/5。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控制器设置在气囊内部,缩小了气囊模块的体积,提升了睡眠用品中软性棉体的体积占比,增加了睡眠用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囊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气囊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气囊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气囊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睡眠用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除、完整地描述。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装置器件结构的示意图并非按照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以及高度的三维空间尺寸。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囊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气囊模块包括气囊1、主控部件2、气泵3、进气管4、出气管5、进气阀门6、出气阀门7以及通信单元8。其中,主控部件2、气泵3、进气阀门5、出气阀门6以及通信单元8位于气囊1内,进气管4和出气管5连通气囊1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主控部件2与气泵3、进气阀门6、出气阀门7以及通信单元8连接,气泵3和进气阀门6位于进气管4上,出气阀门6位于出气管5上。具体的,气囊模块的工作原理如下:1、充气阶段:主控部件2通过通信单元8与外部控制器连接,接收外部控制器发送的充气开始指令,并根据充气开始指令控制进气阀门6打开,并控制气泵3开启,将气囊1外部空间中的气体抽至气囊1的内部空间,直至到达充气过程结束,示例性的,充气过程结束的标识可以为:充气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或气囊1内的气压达到预设气压;2、放气阶段:主控部件2通过通信单元8与外部控制器连接,接收外部控制器发送的放气开始指令,并根据放气开始指令控制出气阀门7打开,将气囊1内的气体释放。可选的,通信单元8用于实现外部控制器(手机或其他设备)与气囊1内部的主控部件2的通信,示例性的,通信单元可以为无线通信单元,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外部控制器(手机或其他设备)通信,无线通信方式例如可以是RF、蓝牙、WIFI等。本实施例提供的气囊模块包括气囊、主控部件、气泵、进气管、出气管、进气阀门、出气阀门以及通信单元,其中,主控部件、气泵、进气阀门、出气阀门以及通信单元位于气囊内,进气管和出气管连通气囊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主控部件与气泵、进气阀、出气阀以及通信单元连接,气泵和进气阀位于进气管上,出气阀位于出气管上,使得主控部件不占用气囊的外部空间,减小了气囊模块的整体体积,气囊模块被应用于睡眠用品中后,睡眠用品能够有更多的内部空间用于设置软性棉体,进而提升睡眠用品的舒适度。继续参照图1,如图1所示,进气管4包括第一子进气管42和第二子进气管41,出气管5包括第一子出气管44和第二子出气管43,第一子进气管42和第一子出气管44均位于气囊1的内部,第二子进气管41和第二子出气管43均至少部分位于气囊1的外部,第二子进气管41复用为第二子出气管43。需要说明的是,气囊1的充气阶段和放气阶段在不同时段内进行,因此可实现管路的共用,而不影响气囊的正常工作。此外,第二子进气管41复用为第二子出气管43的方式使得气囊1内的进气管4和出气管5合并成一根管后延伸至气囊1的外部,在气囊1外部仅存在一根管,在保证气囊充气和放弃过程正常实现的同时,有利于气囊模块外观美感的提升。在充气阶段,气囊1的外部空间中的气体依次通过进气管4与出气管5的共用部分(第二子进气管41)、第一子进气管42和进气阀门6传输至气囊的内部空间,在放气阶段,气囊1的内部空间中的气体依次通过第一子出气管44和进气管4与出气管5的共用部分(第二子出气管43)传输至气囊1的外部空间。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气囊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图1所示气囊模块的基础上,气囊模块还可以包括电源线9,电源线9电连接主控部件2、气泵3以及外部供电端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电源线9用于将外部供电端的电信号传输至主控部件2和气泵3,以保证主控部件2和气泵3正常工作。还需要说明的是,电源线9用于实现有线供电,其可靠性好。可选的,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气囊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在图2所示气囊模块的基础上,气囊模块还可以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端10,无线充电接收端10位于气囊1内,无线充电接收端10与主控部件2和气泵3连接,无线充电接收端10与外部无线充电发送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n气囊、主控部件、气泵、进气管、出气管、进气阀门、出气阀门以及通信单元;/n其中,所述主控部件、所述气泵、所述进气阀门、所述出气阀门以及所述通信单元位于所述气囊内;/n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连通所述气囊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n所述主控部件与所述气泵、所述进气阀、所述出气阀以及所述通信单元连接;/n所述气泵和所述进气阀位于所述进气管上;/n所述出气阀位于所述出气管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囊、主控部件、气泵、进气管、出气管、进气阀门、出气阀门以及通信单元;
其中,所述主控部件、所述气泵、所述进气阀门、所述出气阀门以及所述通信单元位于所述气囊内;
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连通所述气囊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
所述主控部件与所述气泵、所述进气阀、所述出气阀以及所述通信单元连接;
所述气泵和所述进气阀位于所述进气管上;
所述出气阀位于所述出气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包括第一子进气管和第二子进气管,所述出气管包括第一子出气管和第二子出气管,所述第一子进气管和所述第二子出气管均位于所述气囊的内部,所述第二子进气管和所述第二子出气管均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气囊的外部;
所述第二子进气管复用为所述第二子出气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为无线通信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炳坤
申请(专利权)人: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