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硝催化剂的再生回收处理装置及其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5728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硝催化剂的再生回收处理装置及其工艺,包括箱体、清洗组件、活化再生组件和动力组件,清洗组件包括清洗箱、转筒和提升柱,清洗箱设在箱体内顶部,清洗箱底部卡接有扇形密封板,转筒卡接在清洗箱内部,提升柱卡接在清洗箱内底部,活化再生组件包括活化液筒、活动网筒和锥形座,活化液筒设在箱体内底部,活动网筒卡接在活化液筒内部,活动网筒上设有加热管,锥形座设在活动网筒内底部,动力组件分别为清洗组件和活化再生组件提供动力;利用清洗组件对脱硝催化剂进行除灰和清洗处理,利用活化再生组件对脱硝催化剂进行活化和干燥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一体化的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催化剂再生处理效率高,适宜大量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硝催化剂的再生回收处理装置及其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脱销催化剂再生
,具体涉及一种脱硝催化剂的再生回收处理装置及其工艺。
技术介绍
脱销催化剂是整个SCR脱硝系统的核心部分,随着催化剂的使用时间增长,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微孔堵塞和通道堵塞、催化剂中毒等现象,造成催化剂活性下降甚至失活,SCR催化剂制备费用很高,替换失活催化剂代价昂贵,因此需要对脱硝效率低甚至失活的SCR催化剂进行清洗和再生,节约成本,实现资源再利用。现有的脱销催化剂再生回收处理装置一般都是分步进行的,这就需要联用几台机器才能完成整个处理过程,增加了处理成本;同时,现有的装置在脱硝催化剂清洗和活化过程中,往往由于清洗不彻底而影响脱硝催化剂的再次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能耗、高效率的脱硝催化剂的再生回收处理装置及其工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脱硝催化剂的再生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清洗组件、活化再生组件和动力组件;箱体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底箱,第一外壳活动卡接在第二外壳上端,第一外壳顶端卡接有密封盖,底箱设置在第二外壳底端;清洗组件包括清洗箱、转筒和提升柱,清洗箱设置在第一外壳内顶部,清洗箱外壁靠上位置分别设置有贯穿第一外壳的清洗液管和排气管,靠下位置分别设置有废液管和进气管,清洗箱内侧竖直设置有3-6个第一螺纹杆,各个第一螺纹杆顶部均设置有连接齿轮,清洗箱底部活动卡接有2-4个扇形密封板,第一外壳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扇形密封板启闭的调节组件;转筒外侧设置有螺纹套,螺纹套分别与各个第一螺纹杆抵接,转筒的内壁上设置有碰撞板,提升柱竖直卡接在清洗箱内底部,提升柱上设置有楔形提升块;活化再生组件包括活化液筒、活动网筒和锥形座,活化液筒固定设置在第二外壳内底部,活化液筒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贯穿第一外壳的进液管和排液管,活化液筒内底部外侧活动卡接有3-6个第二螺纹杆,各个第二螺纹杆底端分别贯穿底箱且设置有连接带轮,活动网筒底部分别与各个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活动网筒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加热管,锥形座固定设置在活动网筒内底部,活动网筒上设置有搅拌组件;动力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固定设置在密封盖上,第一单机的输出轴贯穿密封盖,且设置有主齿盘,主齿盘分别与各个连接齿轮啮合连接,主齿盘底部设置有第一卡头,第一卡头与提升柱底部活动卡接,第二电机设置在底箱内部,第二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带轮,主带轮分别为各个连接带轮传动。进一步地,清洗箱内侧竖直设置有清洗喷管,清洗喷管与第一螺纹杆间隔设置,且各个清洗喷管均与清洗液管导通,通过竖直间隔设置的清洗喷管,能够使待处理脱硝催化剂与清洗液的接触更加全面,提高脱销催化剂的清洗效果。进一步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圈和连接齿杆,调节圈转动卡接在第一外壳的外壁上,调节圈上边沿处设置有齿牙,连接齿杆的数量与扇形密封板的数量对应一致,其各个连接齿杆的一端贯穿对应的扇形密封板后与清洗箱底部活动卡接,各个连接齿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能够与齿牙啮合的副齿轮;使用时,通过转动调节圈,使得调节圈上的齿牙带动连接齿杆上的副齿轮转动,进而使得各个扇形密封板在连接齿杆的作用下发生翻转,从而使得清洗后的脱硝催化剂落入活动网筒内,通过设置扇形密封板,既保证了第一外壳的气密性,同时也保证了装置的整体性。进一步地,楔形提升块为半锥形结构且设置有多个,各个楔形提升块沿提升柱轴向交错设置,且各个楔形提升块表面均设置有螺纹槽,当提升柱转动过程中,楔形提升块通过螺纹槽不断将脱硝催化剂提升,使得脱销催化剂之间相互摩擦,提高脱硝催化剂的除尘以及清洗效果。进一步地,碰撞板设置有多个,且各个碰撞板沿转筒的内壁交错设置,各个碰撞板的上下两个端面均设置有碰撞块,转筒转动过程中,脱硝催化剂受挤压后通过相邻两个碰撞板之间的区域,并被下一个交错设置的碰撞板切割,同时利用碰撞板上设置的碰撞块不断挤压碰撞脱销催化剂,使脱销催化剂上附着的污染物能够完全脱离。进一步地,所示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第三螺纹杆和搅拌板,搅拌电机设置在锥形座内部,第三螺纹杆沿锥形座顶部向外倾斜设置,且一端与锥形座活动卡接,另一端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搅拌板的数量与第三螺纹杆的数量对应一致,且各个搅拌板分别通过螺纹块与对应的第三螺纹杆螺纹连接;当搅拌电机转动时,带动各个第三螺纹杆转动,从而使搅拌板在螺纹块的作用下,沿第三螺纹杆往复移动,使得清洗后的脱硝催化剂与活化液的接触更加全面,提高脱销催化剂的活化效果。进一步地,清洗箱外部底端设置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卡头,第二卡头能够与锥形座顶部卡接,活动网筒底部转动卡接有转动圈,转动圈与各个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当锥形座上升至与第二卡头相卡接位置时,通过第二电机带动活动网筒转动,使脱销催化剂上附着的活化液在离心作用下甩出活动网筒,降低了后续脱硝催化剂的干燥难度,降低了设备的能耗。进一步地,活动网筒的网孔区位于相邻两个加热管之间,且活动网筒外侧设置有与网孔区对应的防溅板,通过设置防溅板,能够阻挡活动网筒转动过程中甩出的活化液,并使其低落至活化液筒内,从而降低了活化液的消耗。一种脱硝催化剂的再生回收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装置各用电设备与外部电源设备连接,将待处理脱硝催化剂通过第一外壳顶部置入清洗箱中,然后将密封盖卡接在第一外壳顶端,并使主齿盘与各个连接齿轮啮合,且使第一卡头与提升柱顶端卡接;S2、将外部吹风设备与进气管连接,通过第一电机带动各个第一螺纹杆以及提升柱转动,第一螺纹杆转动过程中,带动转筒旋转,利用转筒内侧设置的碰撞板和碰撞块不断与待处理脱硝催化剂发生碰撞摩擦,同时利用楔形提升块不断提升待处理脱硝催化剂,使其表面附着的污染物脱落,并在外部吹风设备的作用下从排气管排出;S3、将外部清洗液通过清洗液管注入第一外壳内部,并保持第一电机持续工作,利用清洗喷管喷出的清洗液实现脱硝催化剂的清洗,清洗废液通过废液管排出;S4、关闭第一电机,并转动调节圈,使调节圈带动连接齿杆转动,进而使得扇形密封板发生翻转,清洗后的脱销催化剂下落至活动网筒中,通过进液管向活化液筒内注入活化液;此时活动网筒位于活化液筒底部,从而使得清洗后的脱硝催化剂能够浸泡在活化液中,打开搅拌电机,利用搅拌电机带动各个第三螺纹杆转动,从而使得各个搅拌板在第三螺纹杆上往复移动,使脱硝催化剂的浸泡更加充分;S5、浸泡一段时间后,开启第二电机,利用第二电机带动各个第二螺纹杆转动,使活动网筒连同转动圈在第二螺纹杆作用下向上移动,直至锥形座顶部与第二卡头卡接,然后开启第三电机,使活动网筒在转动圈上转动,使脱销催化剂上的活化液在离心作用下甩出,并滴落至活化液筒内,此时开启加热加热管,对活化后的脱销催化剂进行烘干处理,最后将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分离,取出活化后的脱硝催化剂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将脱硝催化剂的除尘、清洗、活化和烘干处理工作巧妙的集成于箱体内部,降低了脱硝催化剂活化回收处理工作的难度,提高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硝催化剂的再生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清洗组件(2)、活化再生组件(3)和动力组件(4);所述箱体(1)包括第一外壳(10)、第二外壳(11)和底箱(12),所述第一外壳(10)活动卡接在第二外壳(11)上端,第一外壳(10)顶端卡接有密封盖(13),所述底箱(12)设置在第二外壳(11)底端;所述清洗组件(2)包括清洗箱(20)、转筒(21)和提升柱(22),所述清洗箱(20)设置在第一外壳(10)内顶部,清洗箱(20)外壁靠上位置分别设置有贯穿第一外壳(10)的清洗液管(200)和排气管(201),靠下位置分别设置有废液管(202)和进气管(203),清洗箱(20)内侧竖直设置有3-6个第一螺纹杆(204),各个所述第一螺纹杆(204)顶部均设置有连接齿轮(2040),清洗箱(20)底部活动卡接有2-4个扇形密封板(205),第一外壳(10)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扇形密封板(205)启闭的调节组件(206);所述转筒(21)外侧设置有螺纹套(210),所述螺纹套(210)分别与各个第一螺纹杆(204)抵接,转筒(21)的内壁上设置有碰撞板(211),所述提升柱(22)竖直卡接在清洗箱(20)内底部,提升柱(22)上设置有楔形提升块(220);所述活化再生组件(3)包括活化液筒(30)、活动网筒(31)和锥形座(32),所述活化液筒(30)固定设置在第二外壳(11)内底部,活化液筒(30)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贯穿第一外壳(11)的进液管(300)和排液管(301),活化液筒(30)内底部外侧活动卡接有3-6个第二螺纹杆(302),各个所述第二螺纹杆(302)底端分别贯穿底箱(12)且设置有连接带轮(3020),所述活动网筒(31)底部分别与各个第二螺纹杆(302)螺纹连接,活动网筒(31)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加热管(33),所述锥形座(32)固定设置在活动网筒(31)内底部,活动网筒(31)上设置有搅拌组件(34);所述动力组件(4)包括第一电机(40)和第二电机(41),所述第一电机(40)固定设置在密封盖(13)上,第一单机(40)的输出轴贯穿密封盖(13),且设置有主齿盘(400),所述主齿盘(400)分别与各个连接齿轮(2040)啮合连接,主齿盘(400)底部设置有第一卡头(401),所述第一卡头(401)与提升柱(22)底部活动卡接,所述第二电机(41)设置在底箱(12)内部,第二电机(41)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带轮(410),所述主带轮(410)分别为各个连接带轮(3020)传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硝催化剂的再生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清洗组件(2)、活化再生组件(3)和动力组件(4);所述箱体(1)包括第一外壳(10)、第二外壳(11)和底箱(12),所述第一外壳(10)活动卡接在第二外壳(11)上端,第一外壳(10)顶端卡接有密封盖(13),所述底箱(12)设置在第二外壳(11)底端;所述清洗组件(2)包括清洗箱(20)、转筒(21)和提升柱(22),所述清洗箱(20)设置在第一外壳(10)内顶部,清洗箱(20)外壁靠上位置分别设置有贯穿第一外壳(10)的清洗液管(200)和排气管(201),靠下位置分别设置有废液管(202)和进气管(203),清洗箱(20)内侧竖直设置有3-6个第一螺纹杆(204),各个所述第一螺纹杆(204)顶部均设置有连接齿轮(2040),清洗箱(20)底部活动卡接有2-4个扇形密封板(205),第一外壳(10)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扇形密封板(205)启闭的调节组件(206);所述转筒(21)外侧设置有螺纹套(210),所述螺纹套(210)分别与各个第一螺纹杆(204)抵接,转筒(21)的内壁上设置有碰撞板(211),所述提升柱(22)竖直卡接在清洗箱(20)内底部,提升柱(22)上设置有楔形提升块(220);所述活化再生组件(3)包括活化液筒(30)、活动网筒(31)和锥形座(32),所述活化液筒(30)固定设置在第二外壳(11)内底部,活化液筒(30)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贯穿第一外壳(11)的进液管(300)和排液管(301),活化液筒(30)内底部外侧活动卡接有3-6个第二螺纹杆(302),各个所述第二螺纹杆(302)底端分别贯穿底箱(12)且设置有连接带轮(3020),所述活动网筒(31)底部分别与各个第二螺纹杆(302)螺纹连接,活动网筒(31)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加热管(33),所述锥形座(32)固定设置在活动网筒(31)内底部,活动网筒(31)上设置有搅拌组件(34);所述动力组件(4)包括第一电机(40)和第二电机(41),所述第一电机(40)固定设置在密封盖(13)上,第一单机(40)的输出轴贯穿密封盖(13),且设置有主齿盘(400),所述主齿盘(400)分别与各个连接齿轮(2040)啮合连接,主齿盘(400)底部设置有第一卡头(401),所述第一卡头(401)与提升柱(22)底部活动卡接,所述第二电机(41)设置在底箱(12)内部,第二电机(41)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带轮(410),所述主带轮(410)分别为各个连接带轮(3020)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硝催化剂的再生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箱(20)内侧竖直设置有清洗喷管(207),所述清洗喷管(207)与第一螺纹杆(204)间隔设置,且各个清洗喷管(207)均与所述清洗液管(200)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硝催化剂的再生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06)包括调节圈(2060)和连接齿杆(2061),所述调节圈(2060)转动卡接在第一外壳(10)的外壁上,调节圈(2060)上边沿处设置有齿牙,所述连接齿杆(2061)的数量与扇形密封板(205)的数量对应一致,其各个连接齿杆(2061)的一端贯穿对应的扇形密封板(205)后与清洗箱(20)底部活动卡接,各个连接齿杆(2061)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能够与所述齿牙啮合的副齿轮(206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硝催化剂的再生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提升块(220)为半锥形结构且设置有多个,各个楔形提升块(220)沿提升柱(22)轴向交错设置,且各个楔形提升块(220)表面均设置有螺纹槽(22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硝催化剂的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正鹏周存华武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鲲鹏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