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康复用体能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5623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康复用体能训练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顶部设置有顶板,顶板底部设置有拉伸机构和运动机构,拉伸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柱、第一绕线轮、第二连接柱、第二绕线轮、绳索、固定柱、支撑板、第一轴承、圆轮、限位板和拉把,运动机构包括连接杆、连接块、第二轴承、第一转杆、右脚蹬、第二转杆和左脚蹬。该医疗康复用体能训练装置,顶板底部设置了拉伸机构,在拉伸的过程中支撑板顶部设置的圆轮可以对腿部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促进腿部的血液循环,固定块通过螺栓与床板进行固定连接,患者可以在床板上进行康复训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旋转第一螺栓,对滑块进行固定,避免使用时,顶板脱落的危险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康复用体能训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医疗康复用体能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肢体的功能综合康复训练和协调性康复训练对大脑的功能改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功能康复训练和协调性可加速大脑组织中侧支循环的建立,促进病灶周围的脑细胞的重组和代偿,由于只有在专业的康复医院里才有康复器械和协调运动训练器,对于瘫痪在床的病人,经常做一做腿部的弯曲伸直运动是非常有益的,通过反复的训练,可以改善人的肢体功能,提高人体的平衡能力,要求病人有较强的动作协调能力,对于重症肢体活动能力差的患者,则无法进行训练和测试,传统的康复训练是康复师对患者进行手把手的引导辅助训练,这种训练模式效率低,且常常由于缺乏合格的康复师而无法进行,为了解决病人在进行手术后或四肢出现问题,无法控制时,为了避免肌肉长时间因为无法活动而导致的肌肉萎缩等症状,设计出一种可以自主使用的医疗康复装置,对长时间无法自主活动的四肢进行帮助,使其可以通过使用康复装置进行活动,目前这种装置大多数在医院进行使用。而现有的康复装置在患者进行使用时,需要自己移动至康复装置旁边进行操作,患者本身行走比较困难,无法随时的使用康复机构来对自己的肢体进行康复训练,并且现有的康复装置基本属于一种装置针对一个身体部位进行康复训练,作用单调,若需要对身体进行康复训练时,使用过多的康复装置,安装以及使用都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康复用体能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康复用体能训练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柱右侧顶部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支撑柱内侧顶部设置有顶板,顶板正面右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顶板正面中心设置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正面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正面中心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一支撑柱正面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内部设置有第三螺栓,所述顶板底部左侧设置有拉伸机构,所述顶板底部右侧设置有运动机构。所述拉伸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柱、第一绕线轮、第二连接柱、第二绕线轮、绳索、固定柱、支撑板、第一轴承、圆轮、限位板和拉把,所述第一连接柱设置于顶板底部左侧,所述第一连接柱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绕线轮,所述第二连接柱设置于顶板底部右侧,所述第二连接柱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绕线轮,所述第二绕线轮内部设置有绳索,所述绳索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背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正面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支撑板顶部设置有圆轮,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绳索远离固定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把。所述运动机构包括连接杆、连接块、第二轴承、第一转杆、右脚蹬、第二转杆和左脚蹬,所述连接杆设置于顶板底部左侧,所述连接杆远离顶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正面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外侧转动连接有右脚蹬,所述第二轴承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外侧转动连接有左脚蹬。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栓与滑块螺纹连接,顶板通过了第一螺栓与第一支撑柱进行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滑块设置于滑槽内,顶板通过滑块与第一支撑柱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与床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绳索底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柱左右两侧,绳索从固定柱出发,经过第二绕线轮和第一绕线轮与拉把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第一轴承外圈,固定柱固定连接于第一轴承内圈,限位板固定连接于支撑板顶部与底部。优选的,所述连接块正面固定连接于第二轴承外圈,第一转杆固定连接第二轴承内圈,第二转杆固定连接于第二轴承内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医疗康复用体能训练装置,顶板底部设置了拉伸机构和运动机构,将腿放置在支撑板的顶部,通过拉动拉把,支撑板将腿部举起,支撑板的中心设置有第一轴承,支撑板可以旋转,避免腿部上升的过程中支撑板无法转动,对腿部造成伤害,同时在拉伸的过程中支撑板顶部设置的圆轮可以对腿部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促进腿部的血液循环,将两只脚掌放置在左脚蹬与右脚蹬表面,通过脚掌对左脚蹬与右脚蹬施加压力,左脚蹬与右脚蹬通过第二转轴进行旋转,可以对腿部力量进行锻炼。2、该医疗康复用体能训练装置,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通过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与床板进行固定连接,从而使患者不需要进行移动,便可以在床板上进行康复训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3、该医疗康复用体能训练装置,顶板正面右侧固定连接有滑块,第一支撑柱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滑块设置于滑槽内,顶板通过滑块与第一支撑柱滑动连接,从而对顶板位置的高矮进行调节,在高度合适后,旋转第一螺栓,对滑块进行固定,避免使用时,顶板脱落的危险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顶板正面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板正面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运动机构局部左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左侧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支撑柱;101、滑槽;102、第一螺栓;2、顶板;201、滑块;3、第二支撑柱;301、第一固定块;302、第二螺栓;4、第二固定块;5、第三螺栓;6、拉伸机构;601、第一连接柱;602、第一绕线轮;603、第二连接柱;604、第二绕线轮;605、绳索;606、固定柱;607、支撑板;608、第一轴承;609、圆轮;610、限位板;611、拉把;7、运动机构;701、连接杆;702、连接块;703、第二轴承;704、第一转杆;705、右脚蹬;706、第二转杆;707、左脚蹬。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疗康复用体能训练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1,第一支撑柱1内部开设有滑槽101,第一支撑柱1右侧顶部设置有第一螺栓102,第一支撑柱1内侧顶部设置有顶板2,顶板2正面右侧固定连接有滑块201,第一螺栓102与滑块201螺纹连接,滑块201设置于滑槽101内,顶板2通过滑块201与第一支撑柱1滑动连接,顶板2通过第一螺栓102与第一支撑柱1进行固定连接,顶板2正面中心设置有第二支撑柱3,第二支撑柱3正面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301,第一固定块301正面中心设置有第二螺栓302,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3通过第一螺栓102和第二螺栓302与床板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柱1正面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4,第二固定块4内部设置有第三螺栓5,第一固定块301和第二固定块4通过第二螺栓302和第三螺栓5与床板进行固定连接,从而使患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康复用体能训练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内部开设有滑槽(101),所述第一支撑柱(1)右侧顶部设置有第一螺栓(102),所述第一支撑柱(1)内侧顶部设置有顶板(2),顶板(2)正面右侧固定连接有滑块(201),所述顶板(2)正面中心设置有第二支撑柱(3),所述第二支撑柱(3)正面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301),所述第一固定块(301)正面中心设置有第二螺栓(302),所述第一支撑柱(1)正面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4),所述第二固定块(4)内部设置有第三螺栓(5),所述顶板(2)底部左侧设置有拉伸机构(6),所述顶板(2)底部右侧设置有运动机构(7);/n所述拉伸机构(6)包括第一连接柱(601)、第一绕线轮(602)、第二连接柱(603)、第二绕线轮(604)、绳索(605)、固定柱(606)、支撑板(607)、第一轴承(608)、圆轮(609)、限位板(610)和拉把(611),所述第一连接柱(601)设置于顶板(2)底部左侧,所述第一连接柱(601)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绕线轮(602),所述第二连接柱(603)设置于顶板(2)底部右侧,所述第二连接柱(603)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绕线轮(604),所述第二绕线轮(604)内部设置有绳索(605),所述绳索(605)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606),所述固定柱(606)背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07),所述支撑板(607)正面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608),所述支撑板(607)顶部设置有圆轮(609),所述支撑板(607)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10),所述绳索(605)远离固定柱(6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把(611);/n所述运动机构(7)包括连接杆(701)、连接块(702)、第二轴承(703)、第一转杆(704)、右脚蹬(705)、第二转杆(706)和左脚蹬(707),所述连接杆(701)设置于顶板(2)底部左侧,所述连接杆(701)远离顶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02),所述连接块(702)正面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703),所述第二轴承(703)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704),所述第一转杆(704)外侧转动连接有右脚蹬(705),所述第二轴承(703)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706),所述第二转杆(706)外侧转动连接有左脚蹬(70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康复用体能训练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内部开设有滑槽(101),所述第一支撑柱(1)右侧顶部设置有第一螺栓(102),所述第一支撑柱(1)内侧顶部设置有顶板(2),顶板(2)正面右侧固定连接有滑块(201),所述顶板(2)正面中心设置有第二支撑柱(3),所述第二支撑柱(3)正面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301),所述第一固定块(301)正面中心设置有第二螺栓(302),所述第一支撑柱(1)正面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4),所述第二固定块(4)内部设置有第三螺栓(5),所述顶板(2)底部左侧设置有拉伸机构(6),所述顶板(2)底部右侧设置有运动机构(7);
所述拉伸机构(6)包括第一连接柱(601)、第一绕线轮(602)、第二连接柱(603)、第二绕线轮(604)、绳索(605)、固定柱(606)、支撑板(607)、第一轴承(608)、圆轮(609)、限位板(610)和拉把(611),所述第一连接柱(601)设置于顶板(2)底部左侧,所述第一连接柱(601)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绕线轮(602),所述第二连接柱(603)设置于顶板(2)底部右侧,所述第二连接柱(603)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绕线轮(604),所述第二绕线轮(604)内部设置有绳索(605),所述绳索(605)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606),所述固定柱(606)背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07),所述支撑板(607)正面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608),所述支撑板(607)顶部设置有圆轮(609),所述支撑板(607)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10),所述绳索(605)远离固定柱(6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把(611);
所述运动机构(7)包括连接杆(701)、连接块(702)、第二轴承(703)、第一转杆(704)、右脚蹬(705)、第二转杆(706)和左脚蹬(707),所述连接杆(701)设置于顶板(2)底部左侧,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贻举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嘉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