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红安专利>正文

一种门上拉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970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门上拉力器,包括: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夹持在门框上;拉力器,设置在夹持机构上,拉力器用于供用户把持;所述夹持机构包括:钳身,设置在条形承重杆的正下方,拉力器安装在钳身的重心处;钳臂,具有两个,两个钳臂环绕钳身的重心呈中心对称,钳臂的一端与钳身铰接,钳臂的另一端绕过条形承重杆的侧面抵靠在条形承重杆顶面长边的边缘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夹持机构可以快速地夹紧或放开条形承重杆,同时夹持机构的夹持结构可靠,不会松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上拉力器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门上拉力器。
技术介绍
拉力器,是一种适合于大众健身锻炼的器械。使用拉力器锻炼的好处在于:肱二头肌是一块有两个肌头的肌肉,其主要作用是屈臂。在屈臂时,同样也用到了另外一块肌肉——肱三头肌。目前,家用健身器材中的拉力器往往安装在室内顶部,通过螺纹杆在螺纹套内旋转伸长从而抵紧两侧墙壁,或者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安装在墙壁上,或者使用立地式支架将拉力器悬挂在高空,供用户在室内锻炼。但是,通过螺纹杆在螺纹套内旋转伸长从而抵紧两侧墙壁的方式不可靠,容易出现脱落的现象,造成用户摔伤;而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安装在墙壁上的方式会破坏墙壁,很多用户不愿意在墙上钻孔;而立地式支架则占用室内大量的面积,更不容易被用户选择。所以,需要一种新型可靠的机构,将拉力器安装在室内的顶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门上拉力器,本技术通过夹持机构可以快速地夹紧或放开条形承重杆,同时夹持机构的夹持结构可靠,不会松动。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门上拉力器,应用于夹持在条形承重杆上,条形承重杆固定安装在建筑室内的顶部,条形承重杆为水平设置的矩形长条形状,条形承重杆顶面长边的边缘暴露在外,并且其周围无障碍物;所述门上拉力器包括: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夹持在条形承重杆上;拉力器,设置在夹持机构上,拉力器用于供用户把持;所述夹持机构包括:钳身,设置在条形承重杆的正下方,拉力器安装在钳身的重心处;钳臂,具有两个,两个钳臂环绕钳身的重心呈中心对称,钳臂的一端与钳身铰接,钳臂的另一端绕过条形承重杆的侧面抵靠在条形承重杆顶面长边的边缘上。优选的,所述钳身为开口竖直向上设置的U形板形状,钳身的顶端安装有转轴,钳臂的一端与转轴铰接。优选的,所述钳臂为空心结构。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安装在转轴上的弹性件,弹性件使得两个钳臂的自由端始终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优选的,所述钳臂的自由端为弯钩形状,所述弯钩的弯度大于等于90°。优选的,所述拉力器包括:把持部,具有适合人手把持的部位;连接部,用于连接把持部与钳身的重心处。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为弹性件。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位刚性件。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为转轴,连接部的轴线竖直设置,把持部通过连接部可旋转地安装在钳身的重心处。优选的,所述把持部包括:支架,支架通过连接部安装在钳身的重心处;圆筒,可旋转地安装在支架上,圆筒水平设置,支架与圆筒的外圆周面之间留有可供人手伸入的空隙。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夹持机构可以快速地夹紧或放开条形承重杆,同时夹持机构的夹持结构可靠,不会松动,其具体方法为:用户拉开两个钳臂,使得两个钳臂张开足够条形承重杆穿过的开口;用户自下而上地将钳臂之间的开口穿过条形承重杆,使得挂钩移动至条形承重杆的上方;用户放开钳臂,钳臂在弹性件的回弹力作用下相互靠近,使得直杆抵靠在条形承重杆顶部的边缘处,同时挂钩抵靠在条形承重杆顶面长边的边缘处;用户把持住把持部对夹持机构施加竖直向下的作用力,钳身通过弯杆和直杆对挂钩施加向下并且朝向钳身的作用力,使得挂钩始终具有向下并且朝向条形承重杆中心移动的趋势;用户用力越大,则钳臂夹持条形承重杆越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工作状态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5为图4的A-A截面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7为图6的B-B截面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中标号为:1-条形承重杆;2-夹持机构;2a-钳身;2a1-底板;2a2-竖板;2b-钳臂;2b1-弯杆;2b2-直杆;2b3-挂钩;2c-转轴;2c1-第一螺栓;2c2-螺母;2c3-平垫;2d-弹性件;3-拉力器;3a-把持部;3a1-支架;3a2-圆筒;3a3-减震套;3a4-第二螺栓;3b-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如图1和2所示,一种门上拉力器,应用于夹持在条形承重杆1上,条形承重杆1固定安装在建筑室内的顶部,条形承重杆1为水平设置的矩形长条形状,条形承重杆1顶面长边的边缘暴露在外,并且其周围无障碍物;条形承重杆1可以是门框的上梁本身,也可以是单独设置的横杆;所述门上拉力器包括:夹持机构2,夹持机构2夹持在条形承重杆1上;拉力器3,设置在夹持机构2上,拉力器3用于供用户把持;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钳身2a,设置在条形承重杆1的正下方,拉力器3安装在钳身2a的重心处;钳臂2b,具有两个,两个钳臂2b环绕钳身2a的重心呈中心对称,钳臂2b的一端与钳身2a铰接,钳臂2b的另一端绕过条形承重杆1的侧面抵靠在条形承重杆1顶面长边的边缘上。具体的,条形承重杆1为门框,门框的顶端为矩形长条形状,并且门框的厚度大于墙壁的厚度,所以门框顶面长边的边缘在墙壁的外侧,其暴露在外并且周围无阻碍物,适用于被钳臂2b夹持。防盗门的门框一般为合金钢材料,不会被夹持机构2夹坏也不会被用户拉坏。两个钳臂2b绕过条形承重杆1的侧面抵靠在条形承重杆1的顶面之后,用户把持拉力器3,通过拉力器3对夹持机构2的重心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使得夹持机构2形成一个重力夹钳。重力夹钳通过力学原理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钳住物体,并且物体越重钳得越紧,通过同样的力学原理,用户通过拉力器3对夹持机构2施加的重力越大,则夹持机构2钳住门框的力越大,从而有效地避免夹持机构2松脱导致用户摔倒。如图3和4所示,所述钳身2a为开口竖直向上设置的U形板形状,钳身2a的顶端安装有转轴2c,钳臂2b的一端与转轴2c铰接。具体的,钳身2a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2a1,底板2a1两侧边缘设置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竖板2a2,底板2a1与竖板2a2组合成U形板形状;转轴2c包括垂直于竖板2a2并且贯穿两个竖板2a2的第一螺栓2c1,第一螺栓2c1上螺纹安装有螺母2c2,第一螺栓2c1上套装有两根平垫2c3,第一螺栓2c1的头部和螺母2c2分别通过一个平垫2c3抵靠在两个竖板2a2的外壁;钳臂2b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螺栓2c1间隙配合的通孔,第一螺栓2c1插设在钳臂2b的通孔内部。如图5所示,所述钳臂2b为空心结构。相比较于实心杆,在同等用料的前提下,空心杆的强度远远大于实心杆。如图5和7所示,所述夹持机构2还包括安装在转轴2c上的弹性件2d,弹性件2d使得两个钳臂2b的自由端始终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具体的,弹性件2d为套装在转轴2c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上拉力器,应用于夹持在条形承重杆(1)上,条形承重杆(1)固定安装在建筑室内的顶部,条形承重杆(1)为水平设置的矩形长条形状,条形承重杆(1)顶面长边的边缘暴露在外,并且其周围无障碍物;所述门上拉力器包括:/n夹持机构(2),夹持机构(2)夹持在条形承重杆(1)上;/n拉力器(3),设置在夹持机构(2)上,拉力器(3)用于供用户把持;/n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n钳身(2a),设置在条形承重杆(1)的正下方,拉力器(3)安装在钳身(2a)的重心处;/n钳臂(2b),具有两个,两个钳臂(2b)环绕钳身(2a)的重心呈中心对称,钳臂(2b)的一端与钳身(2a)铰接,钳臂(2b)的另一端绕过条形承重杆(1)的侧面抵靠在条形承重杆(1)顶面长边的边缘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上拉力器,应用于夹持在条形承重杆(1)上,条形承重杆(1)固定安装在建筑室内的顶部,条形承重杆(1)为水平设置的矩形长条形状,条形承重杆(1)顶面长边的边缘暴露在外,并且其周围无障碍物;所述门上拉力器包括:
夹持机构(2),夹持机构(2)夹持在条形承重杆(1)上;
拉力器(3),设置在夹持机构(2)上,拉力器(3)用于供用户把持;
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
钳身(2a),设置在条形承重杆(1)的正下方,拉力器(3)安装在钳身(2a)的重心处;
钳臂(2b),具有两个,两个钳臂(2b)环绕钳身(2a)的重心呈中心对称,钳臂(2b)的一端与钳身(2a)铰接,钳臂(2b)的另一端绕过条形承重杆(1)的侧面抵靠在条形承重杆(1)顶面长边的边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上拉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钳身(2a)为开口竖直向上设置的U形板形状,钳身(2a)的顶端安装有转轴(2c),钳臂(2b)的一端与转轴(2c)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上拉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钳臂(2b)为空心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门上拉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还包括安装在转轴(2c)上的弹性件(2d),弹性件(2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安
申请(专利权)人:王红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