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分离双孢蘑菇组织的镊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39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2:45
一种用于分离双孢蘑菇组织的镊子,包括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第一夹持片的第一夹持片基部与第二夹持片的第二夹持片基部以彼此面对面的状态结合,第一夹持片的第一夹取部与第二夹持片的第二夹取部构成为自由端,特点:在第一夹取部的末端延伸有一朝向第二夹取部的方向折展的第一夹爪,在该第一夹爪的前后侧各构成有一第一夹爪刃并且该第一夹爪的末端构成有一第一夹爪刺尖,在第二夹取部的末端延伸有一朝向第一夹取部的方向折展的第二夹爪,在第二夹爪的前后侧各构成有一第二夹爪刃并且第二夹爪的末端构成有一第二夹爪刺尖。简化结构,方便操作与使用;保障接种效果;有益于降低双孢蘑菇组织遭污染的几率;提高接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分离双孢蘑菇组织的镊子
本技术属于菌菇接种专用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分离双孢蘑菇组织的镊子。
技术介绍
如业界所知,食用菌菌种的分离主要有组织分离法、基质分离法以及孢子分离法。由于前述的双孢蘑菇是一种肉质伞菌,因而较适宜使用组织分离法。组织分离是将子实体、菌核、菌索等小块组织转移至斜面培养基,将其培养成菌丝。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易成功以及有利于保持原菌种性状等的优点。目前,食用菌组织分离主要先由解剖刀将子实体剖切,再利用常规的镊子以及接种针将其转移至试管中,由于这些工具不易控制并且操作不便,加上因需频繁更换工具而容易造成污染,使接种效率和效果难以保障。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用于接种的镊子的技术信息,如CN201846638U(用于植物成菌类培养的镊子)、CN201888279U(一种带刀片的组培镊子)、CN206042889U(食用菌固体菌种专用接种镊子)和CN206472620U(一种不粘接种材料的植物组培镊子),等等。并非限于前述例举的镊子专利虽然各有特定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功能相对单一的通弊,例如尽管CN204888279U兼有夹取与解剖刀解剖的双重功能,但是无法将菌菇组织快捷而方便地整合出便于接种至培养基的特定形状如四棱锥形的形状,此外,还存在着对组织创伤大以及污染几率高的不足,因此有必要加以合理改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简化结构而得以方便制作以及方便使用、有助于刺入组织并对组织可靠切割并且减少组织创伤而得以保障接种效果、有益于避免频繁更换工具而得以降低组织遭污染的几率、有便于快速转移组织而得以提高接种效率的用于分离双孢蘑菇组织的镊子。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用于分离双孢蘑菇组织的镊子,包括一第一夹持片Ⅰ和一第二夹持片Ⅱ,该第一夹持片Ⅰ的第一夹持片基部Ⅰ与第二夹持片Ⅱ的第二夹持片基部Ⅱ以彼此面对面的状态结合,而第一夹持片Ⅰ的第一夹取部Ⅰ与第二夹持片Ⅱ的第二夹取部Ⅱ构成为自由端,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夹取部Ⅰ的末端延伸有一朝向第二夹取部Ⅱ的方向折展的第一夹爪Ⅰ,在该第一夹爪Ⅰ的前后侧各构成有一第一夹爪刃Ⅰ并且该第一夹爪Ⅰ的末端构成有一第一夹爪刺尖Ⅰ,在第二夹取部Ⅱ的末端延伸有一朝向第一夹取部Ⅰ的方向折展的第二夹爪Ⅱ,在该第二夹爪Ⅱ的前后侧各构成有一第二夹爪刃Ⅱ并且该第二夹爪Ⅱ的末端构成有一第二夹爪刺尖Ⅱ。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夹持片Ⅰ背对所述第二夹持片Ⅱ的一侧并且在位于所述第一夹持片基部Ⅰ与所述第一夹取部Ⅰ之间的位置构成有第一夹持片操作防滑凸缘Ⅰ,而在第二夹持片Ⅱ背对第一夹持片Ⅰ的一侧并且在位于所述第二夹持片基部Ⅱ与所述第二夹取部Ⅱ之间的位置构成有第二夹持片操作防滑凸缘Ⅱ,该第二夹持片操作防滑凸缘Ⅱ的位置与第一夹持片操作防滑凸缘Ⅰ相对应。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自所述第一夹爪刺尖Ⅰ的刺尖端面至所述第一夹持片基部Ⅰ的右端端面之间的距离形成为所述第一夹持片Ⅰ的第一夹持片总长度,而自所述第二夹爪刺尖Ⅱ的刺尖端面至所述第二夹持片基部Ⅱ的右端端面之间的距离构成所述第二夹持片Ⅱ的第二夹持片总长度。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片Ⅰ的第一夹持片总长度以及所述第二夹持片Ⅱ的第二夹持片总长度是彼此相等的并且各为115-125mm,而厚度各为1.2-1.7mm,并且所述第一夹持片Ⅰ以及所述第二夹持片Ⅱ的宽度各为0.5-0.7mm。在本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片操作防滑凸缘Ⅰ以及第二夹持片操作防滑凸缘Ⅱ为条状、浮点状或者条状与浮点状相组合的防滑凸缘。在本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爪Ⅰ与所述第一夹取部Ⅰ之间之间构成有一第一夹角Ⅰ,所述第二夹爪Ⅱ与所述第二夹取部Ⅱ之间构成有一第二夹角Ⅱ,第一夹角Ⅰ与第二夹角Ⅱ的度数相等并且各为120-150°。在本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爪Ⅰ以及第二夹爪Ⅱ的形状呈三角形。在本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在本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夹爪刃Ⅰ与所述第二夹爪刃Ⅱ彼此形成剪刀口的效应,并且第一夹爪刃Ⅰ以及第二夹爪刃Ⅱ的刃体厚度各为0.045-0.055mm,而刃口厚度各为0.009-0.011mm。在本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片Ⅰ以及第二夹持片Ⅱ为不锈钢。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第一夹持片Ⅰ以及第二夹持片Ⅱ的第一夹持片基部Ⅰ以及第二夹持片基部Ⅱ以彼此面对面的状态结合,又由于在第一夹持片Ⅰ的第一夹取部Ⅰ以及在第二夹持片Ⅱ的第二夹取部Ⅱ的的末端分别相向折展有一第一夹爪Ⅰ以及第二夹爪Ⅱ,因而有助于简化结构而得以方便操作与使用;之二,由于在第一夹爪Ⅰ上构成有第一夹爪刃Ⅰ以及第一夹爪刺尖Ⅰ,又由于在第二夹爪Ⅱ上构成有与第一夹爪刃Ⅰ相配合的第二夹爪刃Ⅱ以及构成有第二夹爪刺尖Ⅱ,因而有利于刺入双孢蘑菇组织并对双孢蘑菇组织可靠切割并且减少切割创伤,得以保障接种效果;之三,由于第一夹爪Ⅰ以及第二夹爪Ⅱ的结构合理,因而在接种操作过程中无需象已有技术那样频繁更换工具,有益于降低双孢蘑菇组织遭污染的几率;之四,由于第一夹爪Ⅰ以及第二夹爪Ⅱ呈等腰三角形的形状,因而经两次切割操作而能将双孢蘑菇组织切割成既有利于透气又有助于发菌的锥形体,并且能方便地快速转移组织而得以提高接种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技术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畴。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和右之类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以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第一夹持片Ⅰ1和一第二夹持片Ⅱ2,该第一夹持片Ⅰ1的右端的第一夹持片基部Ⅰ11与第二夹持片Ⅱ2的右端第二夹持片基部Ⅱ21通过焊接或其它类似方式以彼此面对面的状态结合,而第一夹持片Ⅰ1的左端的第一夹取部Ⅰ12与第二夹持片Ⅱ2的左端的第二夹取部Ⅱ22构成为自由端。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第一夹取部Ⅰ12的末端即左端延伸有一朝向第二夹取部Ⅱ22的方向折展的第一夹爪Ⅰ13,在该第一夹爪Ⅰ13的前后侧各构成有一第一夹爪刃Ⅰ131并且该第一夹爪Ⅰ13的末端构成有一第一夹爪刺尖Ⅰ132,在第二夹取部Ⅱ22的末端即左端延伸有一朝向第一夹取部Ⅰ12的方向折展的第二夹爪Ⅱ23,在该第二夹爪Ⅱ23的前后侧各构成有一第二夹爪刃Ⅱ231并且该第二夹爪Ⅱ23的末端构成有一第二夹爪刺尖Ⅱ232。在前述第一夹持片Ⅰ1背对前述第二夹持片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分离双孢蘑菇组织的镊子,包括一第一夹持片Ⅰ(1)和一第二夹持片Ⅱ(2),该第一夹持片Ⅰ(1)的第一夹持片基部Ⅰ(11)与第二夹持片Ⅱ(2)的第二夹持片基部Ⅱ(21)以彼此面对面的状态结合,而第一夹持片Ⅰ(1)的第一夹取部Ⅰ(12)与第二夹持片Ⅱ(2)的第二夹取部Ⅱ(22)构成为自由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夹取部Ⅰ(12)的末端延伸有一朝向第二夹取部Ⅱ(22)的方向折展的第一夹爪Ⅰ(13),在该第一夹爪Ⅰ(13)的前后侧各构成有一第一夹爪刃Ⅰ(131)并且该第一夹爪Ⅰ(13)的末端构成有一第一夹爪刺尖Ⅰ(132),在第二夹取部Ⅱ(22)的末端延伸有一朝向第一夹取部Ⅰ(12)的方向折展的第二夹爪Ⅱ(23),在该第二夹爪Ⅱ(23)的前后侧各构成有一第二夹爪刃Ⅱ(231)并且该第二夹爪Ⅱ(23)的末端构成有一第二夹爪刺尖Ⅱ(2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分离双孢蘑菇组织的镊子,包括一第一夹持片Ⅰ(1)和一第二夹持片Ⅱ(2),该第一夹持片Ⅰ(1)的第一夹持片基部Ⅰ(11)与第二夹持片Ⅱ(2)的第二夹持片基部Ⅱ(21)以彼此面对面的状态结合,而第一夹持片Ⅰ(1)的第一夹取部Ⅰ(12)与第二夹持片Ⅱ(2)的第二夹取部Ⅱ(22)构成为自由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夹取部Ⅰ(12)的末端延伸有一朝向第二夹取部Ⅱ(22)的方向折展的第一夹爪Ⅰ(13),在该第一夹爪Ⅰ(13)的前后侧各构成有一第一夹爪刃Ⅰ(131)并且该第一夹爪Ⅰ(13)的末端构成有一第一夹爪刺尖Ⅰ(132),在第二夹取部Ⅱ(22)的末端延伸有一朝向第一夹取部Ⅰ(12)的方向折展的第二夹爪Ⅱ(23),在该第二夹爪Ⅱ(23)的前后侧各构成有一第二夹爪刃Ⅱ(231)并且该第二夹爪Ⅱ(23)的末端构成有一第二夹爪刺尖Ⅱ(2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分离双孢蘑菇组织的镊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夹持片Ⅰ(1)背对所述第二夹持片Ⅱ(2)的一侧并且在位于所述第一夹持片基部Ⅰ(11)与所述第一夹取部Ⅰ(12)之间的位置构成有第一夹持片操作防滑凸缘Ⅰ(14),而在第二夹持片Ⅱ(2)背对第一夹持片Ⅰ(1)的一侧并且在位于所述第二夹持片基部Ⅱ(21)与所述第二夹取部Ⅱ(22)之间的位置构成有第二夹持片操作防滑凸缘Ⅱ(24),该第二夹持片操作防滑凸缘Ⅱ(24)的位置与第一夹持片操作防滑凸缘Ⅰ(14)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分离双孢蘑菇组织的镊子,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第一夹爪刺尖Ⅰ(132)的刺尖端面至所述第一夹持片基部Ⅰ(11)的右端端面之间的距离形成为所述第一夹持片Ⅰ(1)的第一夹持片总长度,而自所述第二夹爪刺尖Ⅱ(232)的刺尖端面至所述第二夹持片基部Ⅱ(21)的右端端面之间的距离构成所述第二夹持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驰张宇晨肖湘月冀宏陈业虎蔡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