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木耳菌种JH40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306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培育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黑木耳菌种JH40及其应用。所述黑木耳菌种JH40的菌种保藏号为CCTCC No:M20191058。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黑木耳菌种JH40产生的原生质体、担孢子、菌丝体和子实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黑木耳菌种JH40可应用于黑木耳栽培及保健品开发。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黑木耳菌种JH40与传统的黑木耳菌种相比环境适应性较强、耐高温,可在30℃或30℃以上的环境下正常生长,兼具生长周期短、生物学效率高、遗传稳定性好、耳片厚和泡发率高等优良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木耳菌种JH40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培育
,尤其涉及一种黑木耳菌种JH40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黑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质地鲜脆、滑嫩爽口,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及弹性的胶状物,含有的功能性营养成分有多糖、黑色素、多酚、类黄酮等,可以助消化,预防血栓、动脉硬化、缺铁性贫血和冠心病等,是营养丰富又具有药理作用的食用真菌。我国是黑木耳生产大国,黑木耳产量占世界总产99%以上,远销日本、欧美等地,平均每年创汇十几亿美元。黑木耳产品干制贮藏、价格稳定,发展该产业对我国的乡村振兴也具有重要意义。黑木耳栽培过程中还可利用大量的木屑、果树剪枝、米糠、麸皮等农业废弃物,实现了农作物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对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黑木耳属中温恒温结实型菌类,但由于华北地区的气候环境特点,在黑木耳栽培期经常会出现30℃以上的天气,在这样的高温条件下,耳片生长速度过快,色浅、肉薄,品质不佳,还易出现“流耳”现象,严重时可造成耳片脱落。目前,黑木耳已形成“北耳南扩”的产业发展趋势,栽培面积每年增长15%,栽培面积增长了,但是受温度的影响,产量增长偏低,产量的增长与栽培面积不成正比。随着黑木耳产业发展规模的迅速扩大,市场上急需耐高温的优质黑木耳品种来满足黑木耳产业发展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黑木耳品种在30℃以上的条件下生长速度过快,造成黑木耳色浅、肉薄、品质不佳,且易出现流耳及耳片脱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黑木耳菌种JH40及其应用。<br>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黑木耳菌种JH40,其菌种保藏号为CCTCCNo:M20191058。所述黑木耳菌种是通过对亲本黑木耳的原生质体进行等离子体诱变(ARTP)得到的黑木耳菌种,其拉丁文名称为:Auriculariaauricular,于2019年12月17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武汉市)进行保藏。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黑木耳菌种JH40与传统的黑木耳菌种相比环境适应性较强、耐高温,可在30℃或30℃以上的环境下正常生长。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黑木耳菌种JH40兼具生长周期短(满袋时间较亲本黑木耳冀1号可提前3d)、酶活(淀粉酶、漆酶、多酚氧化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指标高、生物学效率高、遗传稳定性好、耳片厚和泡发率高等优良品质,是一种新型的优质黑木耳品种,适合全国大范围推广种植,尤其适宜于河北地域环境下种植。优选的,所述黑木耳菌种JH40的ITS序列为SEQIDNO: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的黑木耳菌种JH40产生的原生质体。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的黑木耳菌种JH40产生的担孢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的黑木耳菌种JH40产生的菌丝体。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的黑木耳菌种JH40产生的子实体。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的黑木耳菌种JH40进行黑木耳栽培得到的黑木耳菌棒。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的黑木耳菌种JH40在黑木耳栽培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的黑木耳菌种JH40在制备含有黑木耳的保健品中的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15种黑木耳栽培种菌丝在30℃下的生长速度柱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15种黑木耳栽培种菌液中的淀粉酶活性柱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15种黑木耳栽培种菌液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柱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15种黑木耳栽培种菌液中的漆酶活性柱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15种黑木耳栽培种菌液中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柱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亲本菌株与诱变菌株的生长速度柱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诱变菌株JH40在显微镜下的锁状联合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诱变菌株JH40与亲本冀1号相比淀粉酶的酶活指标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诱变菌株JH40与亲本冀1号相比漆酶的酶活指标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诱变菌株JH40与亲本冀1号相比多酚氧化酶的酶活指标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诱变菌株JH40与亲本冀1号相比羧甲基纤维素酶的酶活指标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诱变菌株JH40与亲本冀1号拮抗反应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构建的15种试验菌株与诱变菌株JH40的系统发育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酶液溶壁酶:购自广东微生物所。蜗牛酶:购自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用0.6M甘露醇溶解后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后备用。1.1.2供试培养基固体PDA培养基(1L):去皮马铃薯200g,切成小块煮沸半小时,然后纱布过滤,加入葡萄糖20g及琼脂15g,分装于250mL三角瓶中,pH自然,115℃灭菌30min。液体PDA培养基(1L):去皮马铃薯200g,切成小块煮沸半小时,然后纱布过滤,加入葡萄糖20g,pH自然,分装于250mL三角瓶中,115℃灭菌30min。NA培养基(1L):葡萄糖10g,蛋白胨5g,牛肉浸膏3g,酵母浸膏1g,琼脂15g,用ddH2O定容至1L,pH6.8-7.0,121℃灭菌25min。SMY:蔗糖10g,麦芽糖10g,酵母膏4g,MgSO4·7H2O1.5g,KH2PO40.46g,维生素B110mg,加ddH2O至1L。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蛋白胨3g,KH2PO43g,MgSO4·7H2O2g,酵母膏2g,维生素B110mg,甘露醇109.3g,琼脂20g加水至1L。1.2黑木耳诱变育种的亲本的筛选1.2.115种黑木耳栽培种不同温度条件下菌丝的生长速度及长势使用直径90mm的培养皿,每皿用蠕动泵定量加入30mLPDA培养基。培养皿中部分别接入15种黑木耳栽培种(黑威15、黑威伴金、冀1号、吊袋、黑威单片、黑29、黑山、延特5号、黑木耳2、黑木耳-2、高产王、极品-8、黑木耳-1、龙江黑+和宝霖2号)组织分离后获得的黑木耳菌株,25℃培养满皿后,用直径为5mm的打孔器打孔制备菌饼。将菌饼接入PDA培养基平板中央,分别放30℃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每个黑木耳栽培种设置3个重复。7d后记录菌落直径,观察菌丝的长势,计算菌丝生长速度,计算公式如下:菌丝生长速度(cm/d)=菌落半径(cm)/生长天数(d)。所测定的15种黑木耳栽培种菌丝在30℃下生长速度如图1所示,生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为:冀1号>黑木耳-1>黑木耳-2>黑29>黑威15>极品-8>延特5号>黑威伴金>黑威单片>黑山>吊袋>龙江黑+>宝霖2号>高产王>黑木耳2,其中冀1号生长速度最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木耳菌种JH40,其特征在于:其菌种保藏号为CCTCCNo:M2019105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木耳菌种JH40,其特征在于:其菌种保藏号为CCTCCNo:M2019105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木耳菌种JH40,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木耳菌种JH40的ITS序列为SEQIDNO:3。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黑木耳菌种JH40产生的原生质体。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黑木耳菌种JH40产生的担孢子。


5.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昆昂张根伟马宏尹淑丽刘振国刘萌付艳菊李书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