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底盘悬挂减震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096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底盘悬挂减震器结构,包括缸筒和缸体,缸筒套装在缸体的外部,缸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杆,缸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孔,第一活塞杆伸入所述缸体的腔体内,所述第一活塞杆伸入所述缸体腔体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活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汽车底盘悬挂减震器结构,通过在第一活塞杆穿过缸体开孔位置设置滚珠,使得第一活塞杆上的滚动槽与滚珠相互配合,第一活塞杆相对于缸体发生滑动,能够减少摩擦,降低第一活塞杆与缸体之间的磨损,延长减震器的使用寿命;通过在缸筒和储油缸之间设置第二活塞杆和第二活塞,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好的减震效果。好的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底盘悬挂减震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减震器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底盘悬挂减震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没有减振器将无法控制弹簧的反弹,汽车遇到崎岖的路面时将会产生严重的弹跳,过弯时也会因为弹簧上下的震荡而造成轮胎抓地力和循迹性的丧失。
[0003]现有的减震器中的第一活塞杆由于第一活塞杆外表面经常与缸体发生相对运动,导致第一活塞杆与缸体之间的磨损严重,第一活塞杆的表面容易损坏,进而影响减震器的正常使用。
[0004]因此,对上述技术问题做进一步探索与实践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底盘悬挂减震器结构,通过在第一活塞杆穿过缸体开孔位置设置滚珠,减少摩擦,降低了第一活塞杆与缸体之间的磨损;具有较好的减震较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汽车底盘悬挂减震器结构,包括缸筒和缸体,所述缸筒套装在所述缸体的外部,所述缸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缸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孔,所述第一活塞杆伸入所述缸体的腔体内,所述第一活塞杆伸入所述缸体腔体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活塞;r/>[0010]所述第一活塞杆上沿所述第一活塞杆轴线方向设置有滚动槽,所述缸体顶部开孔的孔壁上设置有滚珠安装槽,所述滚珠安装槽内设置有与所述滚动槽相匹配的滚珠;
[0011]所述第一活塞杆未伸入所述缸体的一端上套装有减震弹性件,所述减震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缸筒相连,所述减震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缸体相连;
[0012]所述缸体的内部分为工作缸和储油缸,所述第一活塞位于所述工作缸内;
[0013]所述缸筒内壁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远离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伸入所述储油缸内,且所述第二活塞杆伸入所述储油缸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活塞;所述储油缸的顶部与所述工作缸之间设置有双向阀。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储油缸的顶部设置有密封件;第一活塞杆上的滚动槽的长度能够保证第一活塞杆相对缸体的正常运动,通过在第一活塞杆穿过缸体开孔位置设置滚珠,使得第一活塞杆上的滚动槽与滚珠相互配合,第一活塞杆相对于缸体发生滑动,能够减少摩擦,降低第一活塞杆与缸体之间的磨损,延长减震器的使用寿命。当缸筒和缸体相互靠近
时,第一活塞杆带动第一活塞向下运动,第二活塞杆带动第二活塞向下运动,工作缸内的部分液压油通过双向阀进入储油缸内部且位于第二活塞的上方;当缸筒和缸体相互远离时,第一活塞杆带动第一活塞向上运动,第二活塞杆带动第二活塞向上运动,此时,储油缸内位于第二活塞上方的液压油通过双向阀进入工作缸内,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
[0015]进一步,所述第一活塞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工作缸的底部设置有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
[0016]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活塞将工作缸分为上缸和下缸;第一阀门优选为伸张阀,第二阀门优选为流通阀;当减震器受压缩,缸体带动第一活塞杆,使第一活塞下移,工作缸上缸容易增大,下缸容积减小,下缸油压高于上缸,液压油推开流通阀进入上缸;当减震器被拉长,第一活塞上移,使上缸容积减小,下缸容积增大,上缸油压高于下缸,液压油推开伸张阀流入下腔。第三阀门优选为压缩阀,第四阀门优选为补偿阀;当第一活塞下移时,由于第一活塞杆占去上缸部分容积,因此,上缸增加的容积小于下缸减少的容积,致使下缸的液压油全部流入上缸,而多余的液压油从压缩阀进入储油缸;同样当第一活塞上移时,由于第一活塞杆的存在致使下缸产生一定的真空度,这时,储油缸内的液压油在真空吸力的作用下打开补偿阀流入下缸。
[0017]进一步,所述缸体顶部开口的下方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第一活塞杆穿过所述密封装置。
[0018]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密封装置防止液压油流出。
[0019]进一步,所述缸筒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吊耳。
[0020]进一步,所述缸体远离所述缸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吊耳。
[0021](三)有益效果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23]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汽车底盘悬挂减震器结构,通过在第一活塞杆穿过缸体开孔位置设置滚珠,使得第一活塞杆上的滚动槽与滚珠相互配合,第一活塞杆相对于缸体发生滑动,能够减少摩擦,降低第一活塞杆与缸体之间的磨损,延长减震器的使用寿命;通过在缸筒和储油缸之间设置第二活塞杆和第二活塞,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活塞杆穿过缸体顶部开孔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图1的A部放大图。
[0027]其中:1为缸筒、101为固定块、102为第二活塞杆、103为第二活塞、2为缸体、21为滚珠安装槽、22为滚珠、201为工作缸、202为储油缸、3为第一活塞杆、31为滚动槽、4为第一活塞、5为减震弹性件、6为第一阀门、7为第二阀门、8为第三阀门、9为第四阀门、10为密封装置、11为第一吊耳、12为第二吊耳、13为双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9]实施例
[0030]如图1

3所示的一种汽车底盘悬挂减震器结构,包括缸筒1和缸体2,所述缸筒1套装在所述缸体2的外部,所述缸筒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杆3,所述缸体2的顶部设置有开孔,所述第一活塞杆3伸入所述缸体2的腔体内,所述第一活塞杆3伸入所述缸体2腔体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活塞4;所述第一活塞杆3上沿所述第一活塞杆3轴线方向设置有滚动槽31,所述缸体2顶部开孔的孔壁上设置有滚珠安装槽21,所述滚珠安装槽21内设置有与所述滚动槽31相匹配的滚珠22;所述第一活塞杆3未伸入所述缸体2的一端上套装有减震弹性件5,所述减震弹性件5的一端与所述缸筒1相连,所述减震弹性件5的另一端与所述缸体2相连,所述缸体2的内部分为工作缸201和储油缸202,所述缸筒1内壁设置有固定块101,所述固定块10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活塞杆102,所述第二活塞杆102远离所述固定块101的一端伸入所述储油缸202内,且所述第二活塞杆102伸入所述储油缸20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活塞103;所述储油缸202的顶部与所述工作缸201之间设置有双向阀13。
[0031]第一活塞杆3上的滚动槽31的长度能够保证第一活塞杆3相对缸体2的正常运动,通过在第一活塞杆3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底盘悬挂减震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缸筒(1)和缸体(2),所述缸筒(1)套装在所述缸体(2)的外部,所述缸筒(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杆(3),所述缸体(2)的顶部设置有开孔,所述第一活塞杆(3)伸入所述缸体(2)的腔体内,所述第一活塞杆(3)伸入所述缸体(2)腔体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活塞(4);所述第一活塞杆(3)上沿所述第一活塞杆(3)轴线方向设置有滚动槽(31),所述缸体(2)顶部开孔的孔壁上设置有滚珠安装槽(21),所述滚珠安装槽(21)内设置有与所述滚动槽(31)相匹配的滚珠(22);所述第一活塞杆(3)未伸入所述缸体(2)的一端上套装有减震弹性件(5),所述减震弹性件(5)的一端与所述缸筒(1)相连,所述减震弹性件(5)的另一端与所述缸体(2)相连;所述缸体(2)的内部分为工作缸(201)和储油缸(202),所述第一活塞(4)位于所述工作缸(201)内;所述缸筒(1)内壁设置有固定块(101),所述固定块(101)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实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实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