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产品的保鲜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4682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产品的保鲜加工方法,涉及食用菌产品加工技术领域。该保鲜加工方法,包括:食用菌采收,适时采摘后清水洗净并去除水分;护色处理,将清理后的食用菌浸入护色液中护色处理;浸泡,浸泡液的配制:将抗坏血酸、藤黄果水提物、核糖醇溶于水,搅拌均匀;将护色后的食用菌浸入浸泡液中,超声浸泡;干燥,将浸泡后的食用菌进行冷冻预处理后,采用真空水分蒸发和干热水分蒸发技术进行干燥处理;灭菌消毒封装,将所述干燥后的食用菌灭菌、紫外线消毒后抽真空封装,冷藏。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保鲜加工方法处理的食用菌,有效改善其产品品质,增加营养成分含量;且处理后的食用菌保鲜存储期限可延长至40天以上。存储期限可延长至40天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产品的保鲜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产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产品的保鲜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我国的食用菌栽培历史悠久,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食用菌营养价值高,具有“一高三低”的特点,含有多糖类、蛋白质类、萜类等活性成分,表现出抗氧化、抗肿瘤、降血压等功效,被誉为“现代保健食品”。近年来,我国食用菌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继粮、油、果、菜之后的第五大农产品,食用菌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70%以上。
[0003]我国食用菌市场以销售鲜菇为主。鲜菇采后新陈代谢旺盛,营养物质消耗快,易导致菌盖开伞、菇柄伸长;含水量高,水分容易蒸发;质地脆嫩,缺乏保护组织,容易受到机械伤害和微生物侵染,引起褐变或腐烂。这些特点大大降低了其食用和商品价值,鲜菇室温下仅有1~3d的货架期。随着人们对食用菌食药用价值认识的显著提高,其需求量急剧上升,食用菌质量控制问题也引起广泛重视。为延长鲜菇货架期,需要开发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的保鲜技术,以减少采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故食用菌的保鲜加工在食用菌产业中具有重要作用。食用菌的保鲜加工不仅能对食用菌进行保鲜,保持其风味基本不变,又能最大限度地保存其营养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产品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处理食用菌后,可有效改善其产品品质,增加营养成分含量,且可显著延长食用菌保鲜存储期限。
[0005]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藤黄果水提物在改善食用菌产品品质和/或存储期限中的用途。采用含有藤黄果水提物浸泡液对食用菌浸泡后,抑制细菌生长,防止腐烂,延长存储期限;并且在长时间存储后,使其能够保持鲜嫩,保证食用菌的色泽和鲜度。
[0007]优选地,藤黄果水提物中,羟基柠檬酸含量>60%。
[0008]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藤黄果水提物和核糖醇在改善食用菌产品品质和/或存储期限中的用途。藤黄果水提物和核糖醇复配可有效提升加工后食用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且在较长时间的储藏后仍可保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有效提升食用菌固形物含量,保持风味、质构和外观较好。
[0009]一种食用菌产品的保鲜加工方法,包括:
[0010]食用菌采收,适时采摘后清水洗净并去除水分;
[0011]护色处理,将上述清理后的食用菌浸入护色液中护色处理;
[0012]浸泡,浸泡液的配制,将抗坏血酸、藤黄果水提物、核糖醇溶于水,搅拌均匀;将上述护色后的食用菌浸入浸泡液中,超声浸泡;
[0013]干燥,将上述浸泡后的食用菌进行冷冻预处理后,采用真空水分蒸发和干热水分蒸发技术进行干燥处理;
[0014]灭菌消毒封装,将上述干燥后的食用菌110~121℃灭菌、紫外线消毒后抽真空封装,冷藏。利用本专利技术的保鲜方法处理后食用菌的保鲜日期可延长至40天以上。除此之外,本专利技术保鲜加工方法过程采用真空水分蒸发和干热水分蒸发技术联用的干燥方法,有效降低能耗、缩短时长,且可提高食用菌的产品品质。
[0015]优选地,食用菌为杏鲍菇、香菇、草菇、蘑菇、松口蘑和白灵菇中的一种。
[0016]优选地,浸泡液中包含0.5~1重量份抗坏血酸、4~9重量份藤黄果水提物、0.4~0.7重量份核糖醇;水加入量为80~92重量份。
[0017]优选地,干燥过程中冷冻预处理的冷冻温度为

15~

10℃,冷冻时间为1.5~3h。
[0018]优选地,干燥过程中真空水分蒸发技术具体为:温度40~50℃,真空度85~95kPa,干燥时间10~15min;干热水分蒸发技术具体为:温度45~60℃,干燥时间15~20min。
[0019]优选地,上述加工方法制得的食用菌置于

20~

15℃下保存。
[0020]优选地,上述加工方法制得的食用菌保鲜存储期限>40d。
[0021]优选地,上述浸泡液中还包括0.8~2重量份水杨苷。在浸泡液中加入水杨苷,可与藤黄果水提物复配,两者协同可有效改善食用菌品质,提升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进一步延长保鲜存储时间。
[002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采用含有藤黄果水提物浸泡液对食用菌浸泡处理后,可有效防止腐烂,延长存储期限;并且在长时间存储后,能够保证食用菌的色泽和鲜度;且与核糖醇复配可有效提升加工后食用菌营养成分的含量,且在较长时间的储藏后,有效提升食用菌固形物含量,保持风味、质构和外观较好。除此之外加入水杨苷,与藤黄果水提物复配,能够起到协同增强的效果。本专利技术保鲜加工方法过程采用真空水分蒸发和干热水分蒸发技术联用的干燥方法,有效降低能耗、缩短时长,且可提高食用菌的产品品质;且本专利技术保鲜加工方法处理后食用菌的保鲜日期可延长至40天以上,为食用菌的长途运输及异地供应提供了品质保障。
[0024]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用菌产品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处理食用菌后,可有效改善其产品品质,增加营养成分含量,且可显著延长食用菌保鲜存储期限。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藤黄果水提物购自西安青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羟基柠檬酸含量为65.3%。
[0027]实施例1:
[0028]一种食用菌保鲜用浸泡液,包括,按重量份计,0.8份抗坏血酸、5份藤黄果水提物、0.7 份核糖醇、82份水。
[0029]一种食用菌产品的保鲜加工方法,包括:
[0030]食用菌采收,适时采摘杏鲍菇,使用清水将其洗净并去除水分得到干净的杏鲍菇;
[0031]护色处理,将所述清洗后的杏鲍菇浸入质量分数为0.4%氯化钙、0.8%柠檬酸和0.09%L
‑ꢀ
半胱氨酸混合护色液中进行护色,时间20min;护色后用流动水冲洗;
[0032]浸泡,将护色处理后的杏鲍菇浸入上述的浸泡液中,超声浸泡15min;
[0033]干燥,将浸泡后的杏鲍菇进行冷冻预处理:置于液氮中保持8s,之后置于温度

15℃下冷冻2 小时,之后再置于温度1℃下2小时以上;然后依次采用真空水分蒸发,温度400℃,真空度 95kPa,干燥时间15min;干热水分蒸发,温度50℃,干燥时间15min;
[0034]灭菌消毒封装,将上述干燥过后的杏鲍菇置于灭菌锅中以120℃下灭菌15秒钟,然后待冷却后利用紫外线照射15分钟进行消毒;采用密封袋包裹,且将其抽真空,使食用菌处于真空环境内,之后置于

19℃下保存。
[0035]实施例2:
[0036]一种食用菌保鲜用浸泡液,包括,按重量份计,0.6份抗坏血酸、6份藤黄果水提物、0.5 份核糖醇、85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藤黄果水提物在改善食用菌产品品质和/或存储期限中的用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藤黄果水提物中,羟基柠檬酸含量>60%。3.藤黄果水提物和核糖醇在改善食用菌产品品质和/或存储期限中的用途。4.一种食用菌产品的保鲜加工方法,包括:食用菌采收,适时采摘后清水洗净并去除水分;护色处理,将所述清理后的食用菌浸入护色液中护色处理;浸泡,浸泡液的配制,将抗坏血酸、藤黄果水提物、核糖醇溶于水,搅拌均匀;将所述护色后的食用菌浸入浸泡液中,超声浸泡;干燥,将所述浸泡后的食用菌进行冷冻预处理后,采用真空水分蒸发和干热水分蒸发技术进行干燥处理;灭菌消毒封装,将所述干燥后的食用菌110~121℃灭菌、紫外线消毒后抽真空封装,冷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食用菌产品的保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为杏鲍菇、香菇、草菇、蘑菇、松口蘑和白灵菇中的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食用菌产品的保鲜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液中包含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于富强赵琪陈涵知陈国兰龙元丽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