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环境温控系统中的储热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4592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环境温控系统中的储热传热装置,安装于储热室的壳体的保温层的外壁,所述储热传热装置包括若干固定在储热室的壳体的保温层的外壁上的导热套管,所述导热套管包括同心布置的外导热管和内导热管,所述内导热管内填满有煤油并将内导热管两端密封,外导热管与内导热管之间填充有石蜡并将外导热管两端密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储热、传热效果好。效果好。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环境温控系统中的储热传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相变储能
,特别是一种微环境温控系统中的储热传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这段时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位于广州的能源研究所等单位就积极开展了对无机盐、无机水合盐、具有相变性质的金属等相变材料研究的工作。自1978年起,有关专家学者葛新石等对针对相变材料,进行了理论和应用的详细研究。有关学者阮德水等对典型的无机水合盐,如Na2SO4·
10H2O等进行了研究,相关的成分组织相图[18~25]、制备储存、过冷问题、热物性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综合系统的研究。地处西藏的太阳能研究示范中心和华中师范大学进行了相关合作利用产自西藏盐湖的芒硝、硼砂等富含无机水合盐类矿产,通过加入特制的悬浮添加剂等成功制得与太阳能相关得高密度储热材料。从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相关单位开始对AI

Si合金进行相变相关得研究和应用,如华中科技大学相关研究人员黄志光等用于制造聚光式太阳灶。位于广州的中国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和地处广州的广东工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环境温控系统中的储热传热装置,安装于储热室的壳体的保温层的外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传热装置包括若干固定在储热室的壳体的保温层的外壁上的导热套管,所述导热套管包括同心布置的外导热管和内导热管,所述内导热管内填满有煤油并将内导热管两端密封,外导热管与内导热管之间填充有石蜡并将外导热管两端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环境温控系统中的储热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热管通过管支撑架固定在外导热管内,所述管支撑架包括套置于内导热管外的圆环,所述圆环的外圆周上均布有多个与圆环同心的扇形块,相邻的扇形块之间设有间隔,所述扇形块的外圆周面与外导热管的内壁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环境温控系统中的储热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热管外壁设有若干翅片。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超邬晓梅宋卫坤郭凯先廖丽莎杨柳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