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加速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390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模具加速顶出机构,其包括本体、安装于本体中的齿轮及安装于本体两侧的第一、第二齿条,第一、第二齿条均与齿轮啮合以反向连动,第一齿条上端安装有顶杆,本体安装于模具中的顶针板中,并位于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上模板下端面设有第一限位柱,下模板上端面设有第二限位柱,该上模板具有供顶杆穿过的通孔。当顶针板向上移动至最上端以将顶杆顶出时,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齿条上端接触,迫使第二齿条向下滑动,此时,第二齿条通过齿轮驱使第一齿条向上移动,从而将顶杆再次向上顶出一段距离,从而将产品完全顶出模具,无需在后期采用人工将产品从模具上抠下来,可实现全自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市场竞争力。竞争力。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加速顶出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特指一种模具加速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模具领域中,很多骨位多且深的产品或扣位多的产品,在用传统顶出方式顶出后,产品往往仍会扣住模具,掉不下来,不能实现全自动生产,此时需要人工去把产品从模具上抠下来,其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不利于市场竞争力。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具加速顶出机构。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模具加速顶出机构包括本体、安装于该本体中的齿轮以及安装于该本体两侧并可上下滑动以伸出于该本体上端或下端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该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与该齿轮啮合以反向连动,该第一齿条上端安装有顶杆,所述本体安装于模具中的顶针板中,并位于模具中的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该上模板下端面设置有与该第二齿条适配的第一限位柱,该下模板上端面设置有与该第二齿条适配的第二限位柱,该上模板具有供顶杆穿过的通孔。
[0006]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本体两侧分别设置有贯穿该本体上下端面并分别供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穿设的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该本体中部设置有供齿轮安装的安装孔,该安装孔连通所述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且该齿轮两端通过轴承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于该安装孔中,且该齿轮外围的齿部分别伸入所述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并分别与该第一齿条的第一齿部和第二齿条的第二齿部啮合。
[000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齿条上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顶杆下端安装于该安装槽中,并通过一螺帽锁固于该第一齿条上端。
[000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模板于通孔的下开口处设置有供第一齿条上端及螺帽嵌入的槽体。
[000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横截面均呈矩形;所述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均为矩形通孔。
[00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限位柱端部具有第一螺纹段,并通过该第一螺纹段以可调节相对高度的方式安装于该上模板下端面。
[00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限位柱端部具有第二螺纹段,并通过该第二螺纹段以可调节相对高度的方式安装于该下模板上端面。
[00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齿轮两侧均具有轴体,所述轴承套设于该轴体上。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工作时,该顶针板向上移动以将顶杆顶出,且顶针板移动至最上端时,该上模板下端
面的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齿条上端接触,并且迫使该第二齿条向下滑动,此时,第二齿条通过齿轮驱使该第一齿条向上移动,从而将顶杆再次向上顶出一段距离,从而将产品完全顶出模具,无需在后期采用人工将产品从模具上抠下来,可实现全自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另外,当顶针板向下移动至最下端时,该第二齿条会与下模板上端面的第二限位柱接触,并迫使该第二齿条向上移动,该第二齿条通过齿轮驱使该第一齿条向下移动,以致可将顶杆完全收回,以便下次顶出使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工作状态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工作状态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图;
[0017]图4是本技术中本体的立体图;
[0018]图5是本技术中第一齿条的立体图;
[0019]图6是本技术中齿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1]见图1

6所示,为一种模具加速顶出机构,其包括本体1、安装于该本体1中的齿轮2以及安装于该本体1两侧并可上下滑动以伸出于该本体1上端或下端的第一齿条3和第二齿条4,该第一齿条3和第二齿条4均与该齿轮2啮合以反向连动,该第一齿条3上端安装有顶杆5,所述本体1安装于模具中的顶针板61中,并位于模具中的上模板62和下模板63之间,该上模板62下端面设置有与该第二齿条4适配的第一限位柱64,该下模板63上端面设置有与该第二齿条4适配的第二限位柱65,该上模板62具有供顶杆5穿过的通孔621。本技术在工作时,该顶针板61向上移动以将顶杆5顶出,且顶针板61移动至最上端时,该上模板62下端面的第一限位柱64与第二齿条4上端接触,并且迫使该第二齿条4向下滑动,此时,第二齿条4通过齿轮2驱使该第一齿条3向上移动,从而将顶杆5再次向上顶出一段距离,从而将产品完全顶出模具,无需在后期采用人工将产品从模具上抠下来,可实现全自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另外,当顶针板61向下移动至最下端时,该第二齿条4会与下模板63上端面的第二限位柱65接触,并迫使该第二齿条4向上移动,该第二齿条4通过齿轮2驱使该第一齿条3向下移动,以致可将顶杆5完全收回,以便下次顶出使用。
[0022]所述本体1两侧分别设置有贯穿该本体1上下端面并分别供所述第一齿条3和第二齿条4穿设的第一滑孔11和第二滑孔12,该本体1中部设置有供齿轮2安装的安装孔13,该安装孔13连通所述第一滑孔11和第二滑孔12,且该齿轮2两端通过轴承21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于该安装孔13中,以致该齿轮2转动起来更加顺畅,且该齿轮2外围的齿部分别伸入所述第一滑孔11和第二滑孔12并分别与该第一齿条3的第一齿部和第二齿条4的第二齿部啮合。所述齿轮2两侧均具有轴体22,所述轴承21套设于该轴体22上。
[0023]所述第一齿条3上端设置有安装槽31,所述顶杆5下端安装于该安装槽31中,并通过一螺帽32锁固于该第一齿条3上端。所述上模板62于通孔621的下开口处设置有供第一齿条3上端及螺帽32嵌入的槽体622,以便后期将顶针再次顶出一段距离。
[0024]所述第一齿条3和第二齿条4的横截面均呈矩形;所述第一滑孔11和第二滑孔12均为矩形通孔。
[0025]所述第一限位柱64端部具有第一螺纹段641,并通过该第一螺纹段641以可调节相对高度的方式安装于该上模板62下端面。所述第二限位柱65端部具有第二螺纹段651,并通过该第二螺纹段651以可调节相对高度的方式安装于该下模板63上端面。
[0026]综上所述,本技术在工作时,该顶针板61向上移动以将顶杆5顶出,且顶针板61移动至最上端时,该上模板62下端面的第一限位柱64与第二齿条4上端接触,并且迫使该第二齿条4向下滑动,此时,第二齿条4通过齿轮2驱使该第一齿条3向上移动,从而将顶杆5再次向上顶出一段距离,从而将产品完全顶出模具,无需在后期采用人工将产品从模具上抠下来,可实现全自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另外,当顶针板61向下移动至最下端时,该第二齿条4会与下模板63上端面的第二限位柱65接触,并迫使该第二齿条4向上移动,该第二齿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加速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本体(1)、安装于该本体(1)中的齿轮(2)以及安装于该本体(1)两侧并可上下滑动以伸出于该本体(1)上端或下端的第一齿条(3)和第二齿条(4),该第一齿条(3)和第二齿条(4)均与该齿轮(2)啮合以反向连动,该第一齿条(3)上端安装有顶杆(5),所述本体(1)安装于模具中的顶针板(61)中,并位于模具中的上模板(62)和下模板(63)之间,该上模板(62)下端面设置有与该第二齿条(4)适配的第一限位柱(64),该下模板(63)上端面设置有与该第二齿条(4)适配的第二限位柱(65),该上模板(62)具有供顶杆(5)穿过的通孔(6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加速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两侧分别设置有贯穿该本体(1)上下端面并分别供所述第一齿条(3)和第二齿条(4)穿设的第一滑孔(11)和第二滑孔(12),该本体(1)中部设置有供齿轮(2)安装的安装孔(13),该安装孔(13)连通所述第一滑孔(11)和第二滑孔(12),且该齿轮(2)两端通过轴承(21)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于该安装孔(13)中,且该齿轮(2)外围的齿部分别伸入所述第一滑孔(11)和第二滑孔(12)并分别与该第一齿条(3)的第一齿部和第二齿条(4)的第二齿部啮合。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锴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新八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