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3677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利用系统,包括顶部开口的流水通道、用于过滤泥沙等介质的过滤层和用于清扫过滤层的清扫装置,过滤层安装于流水通道的上侧,清扫装置包括风叶轮、驱动风叶轮转动的电机、用于吸除过滤层上的泥沙等介质的吸管、驱动吸管沿流水通道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驱动件以及用于收集吸管吸除的泥沙等介质的集中池,吸管和集中池连通设置,集中池的侧壁凹设有用于容纳风叶轮的第二容纳槽,第二容纳槽的侧壁开设有吸气口,吸气口和集中池连通设置,吸气口处设置有第一过滤板,第二容纳槽的另一个侧壁开设有排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改善道路积水的效果。善道路积水的效果。善道路积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利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十年来,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雨水资源的价值。因此,针对市政道路的雨水回收被国家甚至全世界重视起来,特别是园林道路的雨水回收再利用,园林道路的雨水回收再利用对减少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0003]参考公告号为CN209874026U的技术专利,该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道路雨水回收再利用的方案,包括流水通道、蓄水池、道路盖板、溢流管、过滤装置和雨水再利用装置,流水通道位于蓄水池上面,道路盖板位于流水通道上面,溢流管与流水通道连接,过滤装置安装在道路盖板下方流水通道内部,雨水再利用装置安装在蓄水池内部,雨水再利用装置有潜水泵、水管、分水管和喷水头,所述过滤装置有过滤层和下过滤层,所述过滤装置由带网孔不锈钢板制成,过滤层带网孔不锈钢板网孔直径不大于5mm,下过滤层带网孔不锈钢板网孔直径不大于2mm,道路盖板上开设有雨水回收孔,道路盖板上雨水回收孔直径不大于8mm。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道路盖板被雨水冲击后,道路盖板的雨水回收孔内的泥沙等介质掉落在带网孔不锈钢板制成的过滤装置上,久而久之,带网孔不锈钢板制成的过滤装置难免容易沾附泥沙、落叶等介质,若在大雨天来临前,不对带网孔不锈钢板上的网孔进行疏通的话,容易导致雨水较难快速的流入蓄水池内储存或流到市政排水管道,从而使得雨水容易从雨水回收孔处向道路盖板顶部溢出,反而导致道路积水严重,还具有待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道路积水,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利用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利用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利用系统,包括顶部开口的流水通道、用于过滤泥沙等介质的过滤层和用于清扫过滤层的清扫装置,所述过滤层安装于流水通道的上侧,清扫装置包括风叶轮、驱动风叶轮转动的电机、用于吸除过滤层上的泥沙等介质的吸管、驱动吸管沿流水通道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驱动件以及用于收集吸管吸除的泥沙等介质的集中池,所述吸管和集中池连通设置,所述集中池的侧壁凹设有用于容纳风叶轮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的侧壁开设有吸气口,所述吸气口和集中池连通设置,所述吸气口处设置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另一个侧壁开设有排气口。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落入流水通道内,由于雨水通常裹挟有泥沙、树叶等介质,流水通道内的过滤层对雨水进行过滤,过滤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过滤层难免容易沾附泥沙、落叶等介质,因此,要在大雨天来临前,开启电机和驱动件,电机驱动风叶轮转动,
风叶轮为集中池制造负压,驱动件驱动吸管沿流水通道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吸管将过滤层上的网孔内粘附的泥沙等介质进行吸除,从而疏通了过滤层上的网孔,集中池的负压迫使泥沙等介质通过吸管吸除到集中池内。通过定期对过滤层上的泥沙等介质进行吸除,有效防止了由于过滤层堵塞导致雨水溢出流水通道,从而导致道路积水。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扫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驱动件的座轨,所述座轨安装于道路盖板的底壁,所述驱动件包括往复丝杠、驱动往复丝杠转动的伺服电机以及沿往复丝杠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滑动座,所述往复丝杠的长度方向沿过滤层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往复丝杠长度方向的两端转动连接于座轨,所述吸管的一端位于集中池内,所述吸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动座。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启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驱动往复丝杠转动,往复丝杠带动滑动座沿往复丝杠的长度方向运动,滑动座带动吸管沿过滤层的长度方向运动,从而吸除过滤层上的泥沙等介质,结构简单,方便快捷。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扫装置还包括拖链,所述吸管安装于拖链内,所述拖链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为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吸管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延伸出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拖链的固定端固定连接于过滤层上端面,所述固定端位于过滤层靠近集中池的一端,所述活动端固定连接于滑动座。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拖链起到保护吸管的作用,同时,将吸管放置于拖链内,往复运动更加自如,进一步延长了吸管的使用寿命。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座包括滑动块和滑动杆,所述滑动块套装于往复丝杠外,所述滑动杆固定连接于滑动块靠近过滤层的一侧,所述流水通道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杆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和两个滑动槽滑动配合,所述活动端固定连接于滑动杆,所述固定端位于滑动杆下方,所述拖链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往复丝杠的长度方向。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往复丝杠驱动滑动座沿流水通道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时,有了滑动槽的设置,滑动座不会被往复丝杠驱动绕往复丝杠的中轴线转动,而是沿着滑动槽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对滑动座起到了一定的限位作用,起到滑动座带动吸管沿既定规定往复运动的效果,运动路线更加精确。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座轨包括固定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道路盖板底壁,所述固定板沿流水通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垂直于固定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位于固定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位于固定板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往复丝杠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起到避免泥沙等介质通过雨水回收孔积聚到往复丝杠和拖链上的效果,进一步保证往复丝杠和拖链的运动顺畅性。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中池设置有顶部开口,所述集中池包括用于盖合开口的开合盖,所述开合盖外轮廓设置有密封橡胶。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橡胶的设置使得集中池的开口处盖上开合盖后的盖合较为紧密,保证风叶轮为集中池制造的负压强度更好。泥沙等介质通过吸管吸除到集中池内,掀起开合盖,即可对集中池内的泥沙等介质进行集中处理。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管延伸出活动端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的长度方向覆盖过滤层的横截面宽度,所述吸尘管朝向过滤层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吸取过滤层上的泥沙等介质的吸尘缝,吸尘缝沿吸尘管的长度方向设置。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覆盖过滤层的横截面宽度的吸尘管,便于吸尘管能够较快速的吸除过滤层上的泥沙等介质,提高本申请的吸除效率。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用于积蓄雨水的蓄水池,所述流水通道和蓄水池均各自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流水通道沿道路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个所述蓄水池沿道路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蓄水池连通设置有通水管,相邻两个所述蓄水池之间通过通水管连通设置,所述蓄水池的数量多于流水通道的数量,每个所述流水通道正下方对应了一个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和流水通道连通设置,每个所述流水通道对应一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流水通道(1)、用于过滤泥沙等介质的过滤层(3)和用于清扫过滤层(3)的清扫装置(4),所述过滤层(3)安装于流水通道(1)的上侧,清扫装置(4)包括风叶轮(41)、驱动风叶轮(41)转动的电机、用于吸除过滤层(3)上的泥沙等介质的吸管(44)、驱动吸管(44)沿流水通道(1)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驱动件以及用于收集吸管(44)吸除的泥沙等介质的集中池(42),所述吸管(44)和集中池(42)连通设置,所述集中池(42)的侧壁凹设有用于容纳风叶轮(41)的第二容纳槽(422),所述第二容纳槽(422)的侧壁开设有吸气口(423),所述吸气口(423)和集中池(42)连通设置,所述吸气口(423)处设置有第一过滤板(425),所述第二容纳槽(422)的另一个侧壁开设有排气口(4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装置(4)还包括用于安装驱动件的座轨(45),所述座轨(45)安装于道路盖板(2)的底壁,所述驱动件包括往复丝杠(454)、驱动往复丝杠(454)转动的伺服电机(46)以及沿往复丝杠(454)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滑动座(47),所述往复丝杠(454)的长度方向沿过滤层(3)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往复丝杠(454)长度方向的两端转动连接于座轨(45),所述吸管(44)的一端位于集中池(42)内,所述吸管(4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动座(4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装置(4)还包括拖链(43),所述吸管(44)安装于拖链(43)内,所述拖链(43)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为固定端(431)和活动端(432),所述吸管(44)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延伸出固定端(431)和活动端(432),所述拖链(43)的固定端(431)固定连接于过滤层(3)上端面,所述固定端(431)位于过滤层(3)靠近集中池(42)的一端,所述活动端(432)固定连接于滑动座(4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47)包括滑动块(471)和滑动杆(472),所述滑动块(471)套装于往复丝杠(454)外,所述滑动杆(472)固定连接于滑动块(471)靠近过滤层(3)的一侧,所述流水通道(1)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48),所述滑动杆(47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和两个滑动槽(48)滑动配合,所述活动端(432)固定连接于滑动杆(472),所述固定端(431)位于滑动杆(472)下方,所述拖链(4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往复丝杠(454)的长度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友青黄有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文泓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