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塑料模具钢抛光性检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检验
,具体涉及一种大型塑料模具钢抛光性检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模具制造加工过程为:选材—铣削—粗加工—精加工—线切割、电火花—抛光,加工过程十分复杂,并且其中对塑料模具钢材料的加工成本占整个模具制造成本的60%以上。如果模具制造前不能很好地判断抛光性是否合格,待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工成模具成品后,在抛光面发现大量“麻点”而无法使用或即使焊补挽救也难以确保使用寿命,会造成大量的浪费,尤其是大型塑料模具,一套模具成本高达上百万,大大增加了模具制造的成本投入。模具抛光后若在抛光面存在大量“麻点”缺陷,会导致塑料制品表面存在“小凸起”,影响塑料制品外观,严重时会导致产品报废。目前国内没有关于模具钢抛光性检验方法和标准,甚至国际标准都没有明确的说明,故探索一种大型塑料模具钢抛光性检验方法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型塑料模具钢抛光性检验方法,目的是提前评判抛光性是否合格,为模具选材提供依据,防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塑料模具钢抛光性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
⑴
抛光工具:
①
砂轮机和砂轮片;
②
电动吊磨机:电压220V,转速0
‑
27000r/min、圆柱形金属磨头、圆柱形羊毛毡磨头;
③
可粘贴砂纸:包括100#、200#、400#、600#、800#、1000#砂纸;
④
钻石抛光膏:粗糙度Ra=3.5um;
⑤
擦拭物品:无水酒精、羊皮布;
⑥
便捷式显微镜;
⑵
适用范围及抛光区域:
①
适用范围:大型塑料模具圆钢或扁钢,圆钢直径不小于φ100mm,扁钢厚度、宽度均不小于100mm;
②
抛光区域:大型铸锭的冒口端为浇注后期补缩和夹杂物上浮聚集的区域,易形成夹杂和缩孔缺陷,是材料的致密度、纯净度最差的位置,选择材料冒口端心部位置检验抛光性更具代表性,同时考虑可操作性及准确性,选择冒口端心部约100mmx100mm的正方形区域;
⑶
抛光步骤:
①
粗抛:采用装有砂轮片的砂轮机在钢材冒口端心部打磨出100mmx100mm方形区域,目的是为将锯切痕打磨平滑,防止凹凸不平影响后续抛光;
②
半精抛:依次选用100#~1000#砂纸进行半精抛。将砂纸裁剪成磨头形状的大小,并粘贴在金属磨头上,开启吊磨机后使用均匀的力道进行抛光,注意:每小片砂纸使用20s~30s必须更换新砂纸;当换不同型号的砂纸时,抛光方向应变换45度~90度,有利于区分是否将前一种型号的砂纸抛光留下的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其慧,孙慎宏,吴鹏,王利,付博,王洋,刘作峰,冯彬彬,王勇胜,孙盛宇,于红,李康,王金国,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特殊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