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预制综合管廊及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356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预制综合管廊及安装方法,所述装配式预制综合管廊,由若干预制管节装配而成,每个预制管节均包括底板、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在所述底板、所述顶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两两连接处均形成连接腔,在每个所述连接腔内均设置连接件以及封堵装置,在所述顶板上形成连接腔结构的外侧设置有向下弯折的外立板,在所述底板上形成连接腔结构的外侧设置有向上弯折的外立板,在所述顶板上外立板与所述底板上的外立板之间形成伸缩缝,所述伸缩缝进行止水密封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装配式预制综合管廊及安装方法,结构合理,装配便捷,连接稳定,防水可靠,适用性极强,施工方法步骤简单,可操作性极强。可操作性极强。可操作性极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预制综合管廊及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制综合管廊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
[0003]综合管廊主要分为两种,分别为现浇型混凝土综合管廊和预制拼装式混凝土综合管廊。最初发展起来的是现浇型混凝土综合管廊,但是这种综合管廊施工耗费时间。从模板的搭设、混凝土的搅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成型凝固以及最后模板的拆除等一系列工作都浪费了时间,从而使施工效率低下,影响工程进度。预制综合管廊建设过程是混凝土构件在工厂通过模板预制,再使用车载运送到施工现场,通过机器吊装构件于相应位置,从而拼装成预制综合管廊,这种模式可以很好控制产品质量,减少周围环境以及季节气候对综合管廊的影响,能够做到缩短施工日期、提高效率、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0004]预制综合管廊特点鲜明,即便预制综合管廊较现浇综合管廊有许多优势,但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预制综合管廊的防水容易失效,失效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防水主体结构产生裂缝从而造成的漏水、渗水,二是外防水的防水材料因使用寿命的限制和恶劣环境的影响而造成的破坏,从而导致漏水。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如下所示:接头防水不严密、混凝土自防水不达标、结构外防水材料与主体结构寿命相差极大,容易失效、底板与顶板等薄弱部位容易渗漏等。
[0005]此外,预制综合管廊连接处的施工,一般还需要设置浇注模腔完成混凝土的浇注,施工完成后还需要拆除,增加了施工工序,降低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装配式预制综合管廊及安装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装配式预制综合管廊,由若干预制管节装配而成,每个预制管节均包括底板、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在所述底板、所述顶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两两连接处均形成连接腔,在每个所述连接腔内均设置连接件以及封堵装置,在所述顶板上形成连接腔结构的外侧设置有向下弯折的外立板,在所述底板上形成连接腔结构的外侧设置有向上弯折的外立板,所述外立板的内侧紧贴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在所述顶板上外立板与所述底板上的外立板之间形成伸缩缝,所述伸缩缝通过填充现浇密封防水连接件和/或橡胶止水带和/或现浇混凝土进行止水密封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弹性体防水密封件,在所述连接腔内设置连接件的下方形成浇注空间,所述浇注空间与所述容纳腔室通过浇注口连通,在所述浇注空间内现浇密
封防水连接件,所述现浇密封防水连接件的材料由两种防水密封树脂材料混合制备,所述防水密封树脂材料在浇注前为液体,浇筑后形成现浇密封防水连接件,在所述容纳腔室内设置封堵装置和耳板装置,所述封堵装置用于对连接腔的浇注口进行封堵,所述封堵装置包括封头板和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封头板铰接连接,通过转动调节螺栓将调节螺栓与耳板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封头板上设置注胶孔或者在所述封头板与管廊板之间形成注胶槽,所述注胶孔和/或所述注胶槽通过注胶管路与浇注空间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缝的设置位置与所述连接腔的设置位置错位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底板主体、第一立板、第二立板,所述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设置在所述底板主体左右两端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立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主体的左侧端部并向上弯折,所述第二立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主体的右侧端部并向上弯折;同理,所述顶板包括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第三立板、第四立板,所述第三立板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端左侧的外壁上,所述第四立板设置在所述第四连接端右侧的外壁上,所述第二侧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之间,所述第一侧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端之间,所述第三立板与所述第一立板之间形成第一个伸缩缝,在所述第四立板与所述第二立板之间形成第二个伸缩缝。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第二立板上端的水平标高等高;所述第三立板与所述第四立板下端的水平标高等高。
[0012]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三立板与所述第一立板之间设置第一标准节,在所述第一标准节的两端与第三立板、所述第一立板之间分别形成伸缩缝,所述第四立板与所述第二立板之间同样设置有第二标准节,所述第二标准节的两端与第四立板、所述第二立板之间分别形成伸缩缝。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标准节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标准节设置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标准节的设置数量相同,且所述第二标准节上下两端形成伸缩缝的位置与所述第一标准节两端形成伸缩缝的位置等高。
[001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主体,在所述连接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下表面能够搭接在下部管廊板形成连接腔的上端表面,上部管廊板形成连接腔处的下端表面压接在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上表面,所述连接主体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部左右方向的轮廓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左右方向的轮廓宽度,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连接腔的上部分过盈配合,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或所述第二支撑部内设置有合金或者金属件。
[0015]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螺栓包括调节螺母和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分布在所述调节螺母的上下两侧,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封头板铰接连接并且只能相对所述封头板铰接转动,所述调节螺母铰接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调节螺杆向两端伸出或者向调节螺母内部伸缩。
[001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装配式预制综合管廊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ST1:在加工厂或者现场加工区制作混凝土的管廊板、弹性体防水的连接件;ST2:在预制的管廊板、连接件到达施工现场之前,根据施工要求对场地进行清理
并平整,减少场地上积水或存在较大石块的现象;ST3:确定管廊安装位置,在管廊安装空间的底部施工底部垫层;ST4:现场进行现浇密封防水连接件材料的混合制备;ST5:综合管廊预制管节的安装;ST6:安装封堵装置;ST7:防水密封件的浇注、固化以及养护;ST8:管廊预制管节拼装;ST9a:对伸缩缝进行施工密封;ST9:采用人工手段检查预制综合管廊接口处密封效果;ST10:结构回填。
[00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预制综合管廊及安装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所述装配式预制综合管廊,使得装配式预制综合管廊形成内外两层密封连接结构,结构件采用工程预制,现场拼装,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以及装配式预制综合管廊的预制件在连接处防水密封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18](2)本专利技术所述装配式预制综合管廊,通过设置至少四个管廊板,四个管廊板为预制的混凝土板,在任意两个管廊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预制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由若干预制管节装配而成,每个预制管节均包括底板(1)、顶板(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在所述底板(1)、所述顶板(2)、所述第一侧板(3)、所述第二侧板(4)的两两连接处均形成连接腔(7),在每个所述连接腔(7)内均设置连接件(5)以及封堵装置,在所述顶板(2)上形成连接腔(7)结构的外侧设置有向下弯折的外立板,在所述底板(1)上形成连接腔(7)结构的外侧设置有向上弯折的外立板,所述外立板的内侧紧贴所述第一侧板(3)或第二侧板(4),在所述顶板(2)上外立板与所述底板(1)上的外立板之间形成伸缩缝(15),所述伸缩缝(15)通过填充现浇密封防水连接件和/或橡胶止水带和/或现浇混凝土进行止水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为弹性体防水密封件,在所述连接腔(7)内设置连接件(5)的下方形成浇注空间(6),所述浇注空间(6)与所述容纳腔室(18)通过浇注口(19)连通,在所述浇注空间(6)内现浇密封防水连接件,所述现浇密封防水连接件的材料由两种防水密封树脂材料混合制备,所述防水密封树脂材料在浇注前为液体,浇筑后形成现浇密封防水连接件,在所述容纳腔室(18)内设置封堵装置和耳板装置,所述封堵装置用于对连接腔(7)的浇注口(19)进行封堵,所述封堵装置包括封头板(8)和调节螺栓(9),所述调节螺栓(9)与所述封头板(8)铰接连接,通过转动调节螺栓(9)将调节螺栓(9)与耳板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封头板(8)上设置注胶孔(14)或者在所述封头板(8)与管廊板之间形成注胶槽(20),所述注胶孔(14)和/或所述注胶槽(20)通过注胶管路与浇注空间(6)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预制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缝(15)的设置位置与所述连接腔(7)的设置位置错位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预制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包括第一连接端(101)、第二连接端(102)和底板主体(103)、第一立板(104)、第二立板(105),所述第一连接端(101)、第二连接端(102)设置在所述底板主体(103)左右两端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立板(104)设置在所述底板主体(103)的左侧端部并向上弯折,所述第二立板(105)设置在所述底板主体(103)的右侧端部并向上弯折;同理,所述顶板(2)包括第三连接端(201)和第四连接端(202)、第三立板(203)、第四立板(204),所述第三立板(203)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端(201)左侧的外壁上,所述第四立板(204)设置在所述第四连接端(202)右侧的外壁上,所述第二侧板(4)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端(101)与所述第三连接端(201)之间,所述第一侧板(3)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端(102)与所述第四连接端(202)之间,所述第三立板(203)与所述第一立板(104)之间形成第一个伸缩缝(15),在所述第四立板(204)与所述第二立板(105)之间形成第二个伸缩缝(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预制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国贺博李维清兰会贤苗沛杰赵志红韩生录樊春义李成栋杨红梅原飞朱红满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