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油真空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3506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真空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无油真空泵,包括第一安装壳、第二安装壳、双轴电机和两个气缸,第一安装壳的内部和第二安装壳的内部均设置有轴承安装架,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设置于轴承安装架,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还设置有转动座和散热风扇,转动座和气缸之间设置有连杆,连杆的顶部伸入气缸的内部,气缸的顶部盖设有阀板,气缸内设置有活塞,活塞设置于连杆的顶部和阀板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运行稳定性好,散热效率高,其结构紧凑,容量大,能够满足同时持续抽吸和排放的工作强度。的工作强度。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油真空泵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真空泵
,具体涉及无油真空泵。

技术介绍

[0002]真空泵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设备,按真空泵的工作原理,真空泵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气体捕集泵和气体传输泵,其已广泛用于冶金、化工、食品、电子镀膜等行业。
[0003]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了现有的真空泵工作稳定性低,容量小,电机的运转不灵活,同时,真空泵内的积聚热量大,散热效率低,不能高效地使热量扩散,容易影响真空泵的正常工作,并且,现有的真空泵的各部件之间的协调性低,各组成部件缺乏对其他部件的功能支持,使得真空泵不能发挥出其全部的功能。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真空泵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无油真空泵,其可靠性高,稳定性能好,散热效率高,通用性强,结构紧凑,容量大,能够满足同时持续抽吸和排放的工作强度。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无油真空泵,包括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无油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壳(1)、第二安装壳(2)、双轴电机(3)和两个气缸(4),两个所述气缸(4)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壳(1)和所述第二安装壳(2);所述双轴电机(3)的两个输出轴(31)均套设有第一轴承(5)、转动座(6)和散热风扇(7),所述第一安装壳(1)的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壳(2)的内部均设置有轴承安装架(8),所述第一轴承(5)设置于所述轴承安装架(8);所述转动座(6)包括一体成型的旋转部(61)和偏转部(62),所述偏转部(62)套设于所述旋转部(61)的端部,所述散热风扇(7)的轴孔(71)、所述旋转部(61)分别套设于所述双轴电机(3)的输出轴(31);所述旋转部(61)套设有第二轴承(9),所述第二轴承(9)与所述气缸(4)之间设置有连杆(10),所述连杆(10)的底部套设于所述第二轴承(9),所述连杆(10)的顶部伸入所述气缸(4)的内部;所述气缸(4)的顶部盖设有阀板(11),所述气缸(4)内设置有活塞(41),所述活塞(41)设置于所述连杆(10)的顶部和所述阀板(11)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壳(1)和所述第二安装壳(2)之间设置有电机散热壳(12),所述电机散热壳(12)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壳(1)和所述第二安装壳(2)连接;所述电机散热壳(12)设置有散热孔(120),多个散热孔(120)围绕所述电机散热壳(12)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油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壳(1)的轴承安装架(8)和所述第二安装壳(2)的轴承安装架(8)之间设置有散热腔,多个所述散热孔(120)连通于所述散热腔;所述第一安装壳(1)的轴承安装架(8)和所述第二安装壳(2)的轴承安装架(8)均设置有多个支架(81),多个所述支架(81)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82),所述散热腔连通于所述散热通道(8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油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壳(1)的轴承安装架(8)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透气孔(101)和第二透气孔(102);所述第二安装壳(2)的轴承安装架(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宾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莱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