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暖抑菌功能纤维面料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3454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暖抑菌功能纤维面料的生产方法,纤维面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混纺而成:山羊绒纤维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暖抑菌功能纤维面料的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纤维面料生产
,具体为一种保暖抑菌功能纤维面料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纺织品面料层出不穷,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0003]当前市场上所拥有的面料大多只具备一些舒适性功能的特点,效果比较单一,无法得到使用者的广泛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暖抑菌功能纤维面料的生产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暖抑菌功能纤维面料,纤维面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混纺而成:山羊绒纤维10

20份、远红外纤维4

10份、竹纤维3

9份、大豆蛋白纤维12

22份、石墨烯粘胶纤维6

14份、罗布麻纤维5

15份、兔毛纤维5

10份、纳米抗菌再生蛋白纤维2

6份和抗菌纤维2

4份。
[0006]优选的,纤维面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混纺而成:山羊绒纤维15份、远红外纤维7份、竹纤维6份、大豆蛋白纤维17份、石墨烯粘胶纤维10份、罗布麻纤维10份、兔毛纤维8份、纳米抗菌再生蛋白纤维4份和抗菌纤维3份。
[0007]优选的,所述抗菌纤维采用纳米竹炭抗菌纤维,纳米竹炭抗菌纤维由纳米竹炭,纳米银以及涤纶组成。
[0008]优选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A、首先将山羊绒纤维、远红外纤维、竹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石墨烯粘胶纤维、罗布麻纤维、兔毛纤维、纳米抗菌再生蛋白纤维、抗菌纤维分别浸入抗菌柔顺液中进行预处理;
[0010]B、将预处理后的纤维进行干燥待用;
[0011]C、将远红外纤维、竹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纳米抗菌再生蛋白纤维混合后送入纺丝机中制得经纱;
[0012]D、将山羊绒纤维、石墨烯粘胶纤维、罗布麻纤维、兔毛纤维、抗菌纤维混合后送入纺丝机中制得经纱;
[0013]E、将经纱和纬纱分别送入交织机中交织制成纤维面料。
[0014]优选的,所述抗菌柔顺液由30%硬脂酸三乙醇胺酯季铵盐、20%杏仁油酰胺丙基胺氧化物、30%海洋放线菌、20%纳米二氧化钛混合制成。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干燥温度为70

90℃,时间为20min

30min。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生产方法简单,得到的纤维面料具有优异的保暖、抗菌、抑菌、防潮防霉性能,采用该纤维面料制成的服装具有更好的市场前
景以及更高的经济价值;其中,添加的抗菌纤维抗菌抑菌时间长,提高了纤维面料的抗菌效率;此外,本专利技术制成的面料具有很好的热感保温功能,而且不会增加面料的厚度,在保温的前提下,提高了面料制成服装的美观度以及舒适感。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暖抑菌功能纤维面料,纤维面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混纺而成:山羊绒纤维10

20份、远红外纤维4

10份、竹纤维3

9份、大豆蛋白纤维12

22份、石墨烯粘胶纤维6

14份、罗布麻纤维5

15份、兔毛纤维5

10份、纳米抗菌再生蛋白纤维2

6份和抗菌纤维2

4份。
[0019]实施例一:
[0020]纤维面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混纺而成:山羊绒纤维10份、远红外纤维4份、竹纤维3份、大豆蛋白纤维12份、石墨烯粘胶纤维6份、罗布麻纤维5份、兔毛纤维5份、纳米抗菌再生蛋白纤维2份和抗菌纤维2份。
[0021]本实施例中,抗菌纤维采用纳米竹炭抗菌纤维,纳米竹炭抗菌纤维由纳米竹炭,纳米银以及涤纶组成。
[0022]本实施例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A、首先将山羊绒纤维、远红外纤维、竹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石墨烯粘胶纤维、罗布麻纤维、兔毛纤维、纳米抗菌再生蛋白纤维、抗菌纤维分别浸入抗菌柔顺液中进行预处理;
[0024]B、将预处理后的纤维进行干燥待用;
[0025]C、将远红外纤维、竹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纳米抗菌再生蛋白纤维混合后送入纺丝机中制得经纱;
[0026]D、将山羊绒纤维、石墨烯粘胶纤维、罗布麻纤维、兔毛纤维、抗菌纤维混合后送入纺丝机中制得经纱;
[0027]E、将经纱和纬纱分别送入交织机中交织制成纤维面料。
[0028]本实施例中,抗菌柔顺液由30%硬脂酸三乙醇胺酯季铵盐、20%杏仁油酰胺丙基胺氧化物、30%海洋放线菌、20%纳米二氧化钛混合制成。
[0029]本实施例中,步骤B中干燥温度为70℃,时间为20min。
[0030]实施例二:
[0031]纤维面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混纺而成:山羊绒纤维20份、远红外纤维10份、竹纤维9份、大豆蛋白纤维22份、石墨烯粘胶纤维14份、罗布麻纤维15份、兔毛纤维10份、纳米抗菌再生蛋白纤维6份和抗菌纤维4份。
[0032]本实施例中,抗菌纤维采用纳米竹炭抗菌纤维,纳米竹炭抗菌纤维由纳米竹炭,纳米银以及涤纶组成。
[0033]本实施例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A、首先将山羊绒纤维、远红外纤维、竹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石墨烯粘胶纤维、罗布
麻纤维、兔毛纤维、纳米抗菌再生蛋白纤维、抗菌纤维分别浸入抗菌柔顺液中进行预处理;
[0035]B、将预处理后的纤维进行干燥待用;
[0036]C、将远红外纤维、竹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纳米抗菌再生蛋白纤维混合后送入纺丝机中制得经纱;
[0037]D、将山羊绒纤维、石墨烯粘胶纤维、罗布麻纤维、兔毛纤维、抗菌纤维混合后送入纺丝机中制得经纱;
[0038]E、将经纱和纬纱分别送入交织机中交织制成纤维面料。
[0039]本实施例中,抗菌柔顺液由30%硬脂酸三乙醇胺酯季铵盐、20%杏仁油酰胺丙基胺氧化物、30%海洋放线菌、20%纳米二氧化钛混合制成。
[0040]本实施例中,步骤B中干燥温度为90℃,时间为30min。
[0041]实施例三:
[0042]纤维面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混纺而成:山羊绒纤维12份、远红外纤维6份、竹纤维4份、大豆蛋白纤维15份、石墨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暖抑菌功能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纤维面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混纺而成:山羊绒纤维10

20份、远红外纤维4

10份、竹纤维3

9份、大豆蛋白纤维12

22份、石墨烯粘胶纤维6

14份、罗布麻纤维5

15份、兔毛纤维5

10份、纳米抗菌再生蛋白纤维2

6份和抗菌纤维2

4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暖抑菌功能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纤维面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混纺而成:山羊绒纤维15份、远红外纤维7份、竹纤维6份、大豆蛋白纤维17份、石墨烯粘胶纤维10份、罗布麻纤维10份、兔毛纤维8份、纳米抗菌再生蛋白纤维4份和抗菌纤维3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暖抑菌功能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纤维采用纳米竹炭抗菌纤维,纳米竹炭抗菌纤维由纳米竹炭,纳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庆丰沈伟峰郑文渊施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合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