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中墩沉降观测的高程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337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49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水中墩沉降观测的高程测量方法,涉及工程沉降测量技术领域,通过在水中墩和河的两岸设置五个测点可实现对架梁前的水中墩沉降观测,而无需在架梁后进行水中墩的沉降观测,有效提高了水中墩高程的测量精度;由于先根据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理论高差、各个测点与第一测量仪器之间的第一平距,对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第一实测高差进行平差处理,再根据平差后的第一高差改正值对水中墩第一沉降观测点的高程进行补偿,最终可得到补偿后的第一沉降观测点高程。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仅可有效提高水中墩高程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还可以降低测量成本。还可以降低测量成本。还可以降低测量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中墩沉降观测的高程测量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工程沉降测量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中墩沉降观测的高程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保证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合理确定轨道工程施工时机,确保铁路工程质量和运营安全,铁路工程项目需按照规定的相关实施细则开展沉降观测工作。
[0003]一般情况下,高速铁路沉降观测需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进行施测,且要满足三等垂直位移监测的要求。而高速铁路跨越大面积水域时,无法使用电子水准仪进行常规二等水准观测,且水中无法进行全站仪设站测量,可供选择的水准工作基点少,所以水中墩的沉降观测一直是沉降观测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0004]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水中墩的沉降观测:一种是在桥墩的上下游侧搭设水中测量平台,并采用对向观测法或差分法观测实现水中墩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值,但是由于在河道搭设平台不仅存在成本高、操作难度高的问题,其还需得到航道批复后方可进行,而航道批复的手续通常较为复杂且周期较长,在这个过程中需进行大量的协调工作和准备工作,进而有可能导致水中墩的沉降观测无法及时进行;另一种方法是在架梁前不进行沉降观测,架梁后再把沉降观测点设置在梁面进行观测,但是由于梁体的质量较大,在架梁后其极有可能因自身的重量而导致水中墩发生了沉降,使得无法判断测量得到的沉降高程值是水中墩本身的沉降值还是包括了由于梁体而导致的沉降值,进而使得测量结果的精度难以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水中墩沉降观测的高程测量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测量成本高、效率低和测量结果精度低的问题。
[000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水中墩沉降观测的高程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进行测点的布置,所述测点包括在水中墩的一侧面设置的第一沉降观测点以及在河的两岸均设有的两工作基点,两所述工作基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沉降观测点的两侧;
[0008]预设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理论高差;
[0009]在河岸一侧架设第一测量仪器,并使用第一测量仪器分别测量各个测点与第一测量仪器之间的第一平距;
[0010]使用第一测量仪器分别测量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第一实测高差;
[0011]根据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理论高差、各个测点与第一测量仪器之间的第一平距,对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第一实测高差进行平差处理,得到平差后的第一高差改正值;
[0012]根据第一高差改正值对水中墩第一沉降观测点的高程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的第一沉降观测点高程。
[00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量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4]进行测点的布置,所述测点包括在水中墩的另一侧面设置的第二沉降观测点以及在河的两岸均设有的两工作基点,两所述工作基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沉降观测点的两侧;
[0015]预设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理论高差;
[0016]在河对岸上架设第二测量仪器,并使用第二测量仪器分别测量各个测点与第二测量仪器之间的第二平距;
[0017]使用第二测量仪器分别测量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第二实测高差;
[0018]根据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理论高差、各个测点与第二测量仪器之间的第二平距,对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第二实测高差进行平差处理,得到平差后的第二高差改正值;
[0019]根据第二高差改正值对水中墩第二沉降观测点的高程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的第二沉降观测点高程;
[0020]根据所述补偿后的第二沉降观测点高程和所述补偿后的第一沉降观测点高程,计算出水中墩的实际沉降值。
[0021]在所述预设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理论高差之后,还包括步骤:
[0022]在河岸另一侧上架设第三测量仪器,并使用第三测量仪器分别测量各个测点与第三测量仪器之间的第三平距;
[0023]使用第三测量仪器分别测量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第三实测高差;
[0024]根据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理论高差、各个测点与第三测量仪器之间的第三平距,对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第三实测高差进行平差,得到平差后的第三高差改正值;
[0025]根据第三高差改正值对水中墩第一沉降观测点的高程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的第三沉降观测点高程;
[0026]判断所述补偿后的第三沉降观测点高程是否等于所述补偿后的第一沉降观测点高程,若是,则将补偿后的第一沉降观测点高程作为第一沉降观测点的实际高程;若否,则调整第一测量仪器位置,并重新测量水中墩第一沉降观测点的高程。
[0027]所述第三测量仪器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测量仪器的高度。
[0028]在所述使用第一测量仪器分别测量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第一实测高差之后,还包括步骤:
[0029]预设高差的限差范围;
[0030]判断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第一实测高差均是否属于限差范围内,若属于,则对该第一实测高差进行补偿;若不属于,则调整第一测量仪器的高度,并重新测量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第一实测高差。
[0031]所述根据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理论高差、各个测点与第一测量仪器之间的第一平距,对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第一实测高差进行平差处理,得到平差后的第一高差改正值,计算公式为:
[0032]Δi

=(ΔΣ
·
L
i
)/L
[0033]式中:Δi

为第一高差改正值,ΔΣ为理论高差与实测高差的差值,L
i
为各个测点与第一测量仪器之间的第一平距的平距平均值,L为各个测点与第一测量仪器之间的第一平距的平距之和。
[0034]使用第一测量仪器按顺时针顺序分别测量各个测点与第一测量仪器之间的第一平距。
[0035]使用第一测量仪器按顺时针顺序分别测量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第一实测高差。
[0036]所述第一测量仪器为莱卡全站仪。
[0037]所述第一测量仪器具有自动照准功能。
[0038]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不仅可有效提高水中墩高程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还可以降低测量成本。
[003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中墩沉降观测的高程测量方法,通过在水中墩和河的两岸设置五个测点可实现对架梁前的水中墩沉降观测,而无需在架梁后进行水中墩的沉降观测,有效提高了水中墩高程的测量精度;由于先根据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理论高差、各个测点与第一测量仪器之间的第一平距,对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第一实测高差进行平差处理,再根据平差后的第一高差改正值对水中墩第一沉降观测点的高程进行补偿,最终可得到补偿后的第一沉降观测点高程,而该补偿后的第一沉降观测点高程是通过四个工作基点平差一个沉降观测点得到的,其有效提高了水中墩高程的测量精度;且由于通过设置在河的两岸上的四个工作基点即可完成水中墩的高程测量,而无需架设水中测量平台,也无需得到航道批复,不仅降低了测量成本,还有效提高了测量效率。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仅可有效提高水中墩高程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还可以降低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中墩沉降观测的高程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进行测点的布置,所述测点包括在水中墩的一侧面设置的第一沉降观测点以及在河的两岸均设有的两工作基点,两所述工作基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沉降观测点的两侧;预设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理论高差;在河岸一侧架设第一测量仪器,并使用第一测量仪器分别测量各个测点与第一测量仪器之间的第一平距;使用第一测量仪器分别测量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第一实测高差;根据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理论高差、各个测点与第一测量仪器之间的第一平距,对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第一实测高差进行平差处理,得到平差后的第一高差改正值;根据第一高差改正值对水中墩第一沉降观测点的高程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的第一沉降观测点高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中墩沉降观测的高程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进行测点的布置,所述测点包括在水中墩的另一侧面设置的第二沉降观测点以及在河的两岸均设有的两工作基点,两所述工作基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沉降观测点的两侧;预设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理论高差;在河对岸上架设第二测量仪器,并使用第二测量仪器分别测量各个测点与第二测量仪器之间的第二平距;使用第二测量仪器分别测量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第二实测高差;根据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理论高差、各个测点与第二测量仪器之间的第二平距,对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第二实测高差进行平差处理,得到平差后的第二高差改正值;根据第二高差改正值对水中墩第二沉降观测点的高程进行补偿,得到补偿后的第二沉降观测点高程;根据所述补偿后的第二沉降观测点高程和所述补偿后的第一沉降观测点高程,计算出水中墩的实际沉降值。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中墩沉降观测的高程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设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理论高差之后,还包括步骤:在河岸另一侧上架设第三测量仪器,并使用第三测量仪器分别测量各个测点与第三测量仪器之间的第三平距;使用第三测量仪器分别测量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第三实测高差;根据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理论高差、各个测点与第三测量仪器之间的第三平距,对各个相邻测点之间的第三实测高差进行平差,得到平差后的第三高差改正值;根据第三高差改正值对水中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庄小刚黄红林秦环兵王坤葛永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