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检测
,特别是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缆槽盖板、人行步板普遍采用高性能混凝土矩形实心板或者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型)。
[0003]高性能混凝土矩形实心板普遍存在混凝土病害,如腐蚀掉块.钢筋锈蚀、板容易断裂现象。另外,对于病害严重的板多数情况下采用更换的方法,所以每年使用的人行道板数量巨大。
[0004]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型)采用模具一次浇筑成型,施工工艺完善、简便、可操作性强,劳动强度低;作业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对RPC盖板质量的影响小,生产产品质量稳定。RPC材料耐火不易腐蚀且具有很高的抗压、抗剪强度、较强的耐久性和高韧性,在结构设计中可采用更薄的截面来减轻自重,丰富形状,增加美观度。
[0005]随着电缆槽盖板、人行步板的大规模使用,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不同规格型号的电缆槽盖板、人行步板,现有的仪器设备已不能满足各式各样电缆槽盖板和人行步板的检测工作,因此电缆槽盖板抗裂性及承载能力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检测装置,包括,框架组件(1),所述框架组件(1)用于为整个检测装置提供支撑;支撑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2)置于所述框架组件(1)的中部,以形成一个水平方向上的支撑面;且所述支撑组件(2)的中部设有避让孔;顶起组件(3),所述顶起组件(3)设置于所述框架组件(1)的下部,且位于所述支撑面的下方,所述顶起组件(3)用于穿过所述避让孔以驱动待测试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4)向上移动;压紧组件(5),所述压紧组件(5)滑动设置于所述框架组件(1)的上部,所述压紧组件(5)滑动设置于所述框架组件(1)上,且位于所述支撑面的上方;所述压紧组件(5)的数量为两个;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组件(1)相对两侧上设有条孔(11);所述压紧组件(5)包括压梁(51)、轴体(52)、第一垫板(53)、拉簧(54)和第二垫板(55);所述压梁(51)与所述框架组件(1)滑动连接,所述压梁(51)的两端均位于所述条孔(11)内,所述压梁(51)的上端面与所述条孔(11)的上侧壁滑动贴合;所述压梁(51)的底部设有第一槽体;所述第一垫板(53)的顶部设有第二槽体,所述第一垫板(53)与所述第二垫板(55)之间通过多个所述拉簧(54)连接;所述轴体(52)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之间,且,所述轴体(5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槽体的深度与所述第二槽体的深度之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5)还包括第二垫板(55),所述第二垫板(55)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垫板(53)的底部,且所述第二垫板(55)为木质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由多个转动设置于所述框架组件(1)上的转轴(21)构成;多个所述转轴(21)均与所述支撑面相切,且中心线位于所述支撑面的下方;所述转轴(21)的中心线方向垂直于所述压紧组件(5)移动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组件(3)包括千斤顶(31)和第三垫板(32);所述第三垫板(32)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组件(1)上,且位于所述支撑面的下方;所述千斤顶(31)通过定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垫板(32)上;所述千斤顶(31)与所述第三垫板(32)之间还设有垫块(33),所述垫块(33)通过定位件设置;将多个所述垫块(33)按厚度从小到大的序号排列,除第一个所述垫块(33)外,任一个所述垫块(33)的厚度均为其前一个所述垫块(33)厚度2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调节组件(6);所述第一调节组件(6)包括第一调节杆(61)、第一调节座(62)和第一调节手轮(63);所述第一调节杆(61)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所述第一调节部设有
第一旋向的螺纹,所述第二调节部设有第二旋向的螺纹,所述第一旋向与所述第二旋向相反;所述第一调节杆(61)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调节座(62)连接在所述框架组件(1)上;所述第一调节杆(61)穿过两所述压紧组件(5),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所述第二调节部分别与两所述压紧组件(5)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6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压紧组件(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杰,肖国明,辛沛水,周晨晨,胥东东,吴长营,
申请(专利权)人:广信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