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吹塑模具的节能成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324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吹塑模具的节能成型系统,包括两个阴模,两个所述阴模的上端共同设有堵头,所述堵头上安装有涡流管,所述涡流管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热气管与冷气管,所述阴模的侧壁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内顶部开设有单向进气孔,所述单向进气孔与冷气管通过分流管连通,所述条形槽内密封转动连接有回转筒,所述回转筒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一出气孔,所述条形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与第一出气孔对应的第二出气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涡流管,可将压缩空气分为热气流与冷气流,将热气流由热气管倒入型坯内部,可在吹塑的同时对型坯进行加热处理,既无需设置电加热部件对型坯重新预加热,同时还不会延长生产时间,生产效率高。生产效率高。生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吹塑模具的节能成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相关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吹塑模具的节能成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生产瓶、桶、罐、箱等中空状产品时,往往采用吹塑成型。生产过程中,需要先将热塑性树脂挤出或注射成为管状型坯,在将型坯置入吹塑模具中并向型坯内通入压缩空气,从而得到成型产品。但是由于在生产时,需要将型坯从注塑模具中取出再放入吹塑模具中,型坯会在空气中暴露一段时间,此时型坯往往会变冷变硬,难以被吹胀成型,因此需要重新进行预加热处理,不仅耗费能源,同时还会延长生产时间,生产效率降低。据此,本申请文件提出一种用于吹塑模具的节能成型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吹塑模具的节能成型系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吹塑模具的节能成型系统,包括两个阴模,两个所述阴模的上端共同设有堵头,所述堵头上安装有涡流管,所述涡流管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热气管与冷气管,所述阴模的侧壁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内顶部开设有单向进气孔,所述单向进气孔与冷气管通过分流管连通,所述条形槽内密封转动连接有回转筒,所述回转筒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一出气孔,所述条形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与第一出气孔对应的第二出气孔,所述回转筒上安装有控制回转筒转动的控制装置,所述回转筒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滑塞,且所述滑塞通过弹簧弹性连接在条形槽的内顶部,所述条形槽的内底部开设有排气孔。
[0006]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嵌设在回转筒侧壁上的铁片,所述条形槽的内壁上嵌设有电磁铁,所述回转筒通过扭簧转动连接在条形槽内底部。
[0007]优选地,所述单向进气孔的内壁上开设有回转槽,所述回转槽内转动连接有风轮,所述风轮的转轴上设有闭合线圈,且所述闭合线圈与电磁铁耦合,所述回转槽的内顶部与内底部均设有永磁铁,且两个所述永磁铁的异名磁极相对。
[0008]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1、通过设置涡流管,可将压缩空气分为热气流与冷气流,将热气流由热气管倒入型坯内部,可在吹塑的同时对型坯进行加热处理,既无需设置电加热部件对型坯重新预加热,同时还不会延长生产时间,生产效率高;
[0010]2、通过设置冷气管、回转筒与控制装置等部件,可在吹塑完成后,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回转筒转动,使第一出气孔与第二出气孔相通,此时可将储存的冷空气吹向成型后的产品,使产品能够快速冷凝成型,进一步提高本装置的加工效率;
[0011]3、通过设置风轮、闭合线圈与永磁铁等部件,可利用冷气流的动能来转化为电能
驱动控制装置运转,既节省电能消耗,同时还使控制装置具有极高的同步智能控制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实施例二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图3中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6]图中:1阴模、2堵头、3涡流管、31热气管、32冷气管、4分流管、5单向进气孔、51回转槽、6条形槽、61第二出气孔、62排气孔、7回转筒、71第一出气孔、8滑塞、9弹簧、10闭合线圈、11铁片、12电磁铁、13型坯、14风轮、15永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9]实施例一:
[0020]参照图1

2,一种用于吹塑模具的节能成型系统,包括两个阴模1,两个阴模1的上端共同设有堵头2,堵头2上安装有涡流管3,涡流管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热气管31与冷气管32,涡流管3、热气管31与冷气管32的安装方式为现有的成熟技术。此外,可将热气管31的下端封堵住,并在热气管31的侧壁等间距开设有多个通孔,如此可使热气流均匀的喷在型坯13四周内壁,以对型坯13均匀加热,促使型坯13快速变软。阴模1的侧壁开设有条形槽6,条形槽6的内顶部开设有单向进气孔5,单向进气孔5只允许空气由单向进气孔5流向条形槽6,具体在孔内安装单向阀即可。
[0021]单向进气孔5与冷气管32通过分流管4连通,条形槽6内密封转动连接有回转筒7,回转筒7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一出气孔71,条形槽6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与第一出气孔71对应的第二出气孔61,回转筒7上安装有控制回转筒7转动的控制装置,回转筒7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滑塞8,且滑塞8通过弹簧9弹性连接在条形槽6的内顶部,条形槽6的内底部开设有排气孔62,通过设置排气孔62,可使滑塞8在回转筒7内上下移动时不受阻碍。
[0022]控制装置包括嵌设在回转筒7侧壁上的铁片11,条形槽6的内壁上嵌设有电磁铁12,回转筒7通过扭簧转动连接在条形槽6内底部,需要说明的是,扭簧的初始状态为迫使回转筒7上的第一出气孔71与第二出气孔61相通,此外为保证良好的气密性,可使回转筒7的圆周外壁与条形槽6的圆周内壁紧密接触,并将扭簧安装在回转筒7的下端。
[0023]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将压缩空气鼓入涡流管3内,涡流管3可将压缩空气分为热气流与冷气流,并分别从热气管31与冷气管32排出。热气流沿热气管31吹入型坯13内,气流吹胀型坯13的同时,空气中的热量还可对型坯13进行加热,使型坯13软化而易被吹塑成型,既无需利用电加热部件对型坯13进行预加热处理,在长时间、大批量的生产过程中可
以节省大量的电能消耗,同时加热与吹塑同步进行,相比传统的加热手段,缩短了加工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4]由于加工同一产品时,鼓入空气的时间均相同,因此可将电磁铁12的供电时间设置为鼓入空气的时间,即当向吹塑模具内鼓气时,电磁铁12持续通电,而停止鼓气时,则电磁铁12断电。因此,当冷气流沿冷气管32、分流管4、单向进气孔5流入回转筒7内时,电磁铁12通电,并产生磁力吸引铁片11与其贴合,如图2所示,此时第一出气孔71与第二出气孔61相背而并不相通,冷空气进入回转筒7内时将推动滑塞8下移。待吹塑完成停止鼓气时,则电磁铁12断电,在扭簧的作用下,使回转筒7回转复位,此时第一出气孔71与第二出气孔61相通,弹簧9将拉动滑塞8上移复位,同时将吹入回转筒7内的冷空气由第一出气孔71及第二出气孔61吹出,并吹向型坯13的四周,可使吹塑完成后的型坯13能够快速冷固成型,从而进一步提高吹塑产品的加工效率。
[0025]实施例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吹塑模具的节能成型系统,包括两个阴模(1),两个所述阴模(1)的上端共同设有堵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2)上安装有涡流管(3),所述涡流管(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热气管(31)与冷气管(32),所述阴模(1)的侧壁开设有条形槽(6),所述条形槽(6)的内顶部开设有单向进气孔(5),所述单向进气孔(5)与冷气管(32)通过分流管(4)连通,所述条形槽(6)内密封转动连接有回转筒(7),所述回转筒(7)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一出气孔(71),所述条形槽(6)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与第一出气孔(71)对应的第二出气孔(61),所述回转筒(7)上安装有控制回转筒(7)转动的控制装置,所述回转筒(7)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滑塞(8),且所述滑塞(8)通过弹簧(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萍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林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