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防控水稻稻瘟病的无毒稻瘟菌株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3240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株防控水稻稻瘟病的无毒稻瘟菌株及其应用,该稻瘟菌命名为水稻稻瘟菌M1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防控水稻稻瘟病的无毒稻瘟菌株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工程
,尤其涉及一株防控水稻稻瘟病的无毒稻瘟菌株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水稻是世界的主要粮食作物,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水稻的高产稳产是世界粮食安全的核心。而由稻瘟病菌引起的稻瘟病是世界水稻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造成的水稻年损失产量足以养活6千万人口。目前生产上防治稻瘟病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利用抗病品种和化学农药防治。
[0003]其中,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策略,但由于目前的抗病品种多是基于“基因对基因”学说基础上的垂直抗性品种,容易因新的稻瘟菌毒性菌株出现丧失抗性。另外,利用化学农药通过抑制病原菌生长,具有快速高效防治稻瘟病的特点,但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不仅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也常因病原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而使稻瘟病防治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防控水稻稻瘟病的无毒稻瘟菌株,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株防控水稻稻瘟病的无毒稻瘟菌株,其命名为水稻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 M16

1,其于2020年11月2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地址为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珞珈山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0677。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的无毒稻瘟菌在防控水稻稻瘟病中的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控水稻稻瘟病的无毒稻瘟菌株的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8]将上述的稻瘟菌接种至PDA培养基上进行活化培养后,再接种至PDB培养基上进行发酵培养,得到所述发酵液。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每升所述PDA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马铃薯180~220g、琼脂粉10~15g、蔗糖18~22g。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每升所述PDB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马铃薯180~220g、蔗糖18~22g。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发酵液的OD
600
>1.2。
[00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稻瘟菌的发酵液。
[00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的稻瘟菌的发酵液在防控水稻稻瘟病中的应用。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稻瘟菌的发酵液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在水稻分蘖盛期和/或抽穗前期喷雾施用所述稻瘟菌的发酵液。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利用无毒稻瘟菌M16

1菌株发酵液激发水稻植株对病原菌的免疫反应,抵抗致病病原菌的侵染,实现对稻瘟病的生物控制。该稻瘟菌M16
‑ꢀ
1菌株发酵液能激发水稻的广谱抗病性,且与利用化学农药杀死或抑制病原菌生长的控制稻瘟病不同,不会带来环境污染、食品污染和病原菌的耐药性等问题。此外,该无毒菌株与病原菌生存环境相同,施用效果稳定不受环境影响。在实际应用中,该菌株发酵液用于实验室和大田各生育期的水稻都有很好的诱导广谱抗稻瘟病的效果,操作简单,环保高效。
[0017]综上所述,与现有稻瘟病防治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8](1)本专利技术利用无毒稻瘟菌菌株发酵液激发水稻植株对致病病原菌的免疫反应,从而抵抗致病菌的侵染防止稻瘟病的发生,是一种广谱抗性,能克服新毒性菌株出现而造成水稻品种感病的潜在风险。
[0019](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毒稻瘟菌菌株能作为一种病原菌信号(相对于我们众所周知的某些人类疾病预防用的疫苗)激发水稻植株对致病病原菌免疫反应实现对稻瘟病的生物控制,与利用化学农药杀死或抑制病原菌生长的控制稻瘟病不同,不会带来环境污染、食品污染和病原菌的耐药性等问题。此外,该无毒菌株与病原菌生存环境相同,施用效果稳定不受环境影响。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M16

1菌株发酵液对感病水稻丽江新团黑谷苗瘟的控制效果图。其中,CK指:无菌水接种72小时后喷雾接种致病稻瘟菌A7203
‑ꢀ
9或A7203

8;T指:M16

1菌株发酵液处理72小时后接种致病稻瘟菌A7203
‑ꢀ
9或A7203

8。
[0021]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M16

1菌株发酵液对4个单基因水稻系苗瘟的控制效果图。其中,CK指:无菌水接种72小时后再喷雾接种致病稻瘟菌A7203

8 (A)和A7203

9(B);T指:M16

1菌株发酵液处理72小时后接种致病稻瘟菌 A7203

8(A)和A7203

9(B)。
[0022]图3为实施例7的小区田间分布和小区水稻种植模式示意图。其中,A为小区田间分布示意图,B为小区水稻种植模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4]下述实施例所采用的M16

1菌株命名为水稻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 M16

1,其于2020年11月2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地址为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珞珈山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0677。
[0025]实施例1
[0026]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M16

1菌株发酵液,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S1、将煮烂且经两层纱布过滤的马铃薯200g、琼脂粉13g、蔗糖20g进行混合,并用
纯净水定容至1000mL,得到PDA培养基,备用;将煮烂且经两层纱布过滤的马铃薯200g、蔗糖20g进行混合,并用纯净水定容至1000mL,得到 PDB培养基,备用。
[0028]S2、将滤纸片或试管斜面保存的M16

1菌株接种至上述PDA培养基上进行活化培养5天后,再用接种针挑取菌落外圈菌块放入装有上述PDB培养基的培养瓶或培养罐中进行发酵培养5天,待菌液发黑,即可得到M16

1菌株发酵液;其中,发酵培养时,菌块量约16cm2/L,温度控制在28℃,振荡速度控制为18 0rpm/min,并控制M16

1菌株发酵液的OD
600
>1.2。
[0029]实施例2
[0030]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M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防控水稻稻瘟病的无毒稻瘟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毒稻瘟菌株命名为水稻稻瘟菌MagnaportheoryzaeM16

1,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0677。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毒稻瘟菌在防控水稻稻瘟病中的应用。3.一种防控水稻稻瘟病的无毒稻瘟菌的发酵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毒稻瘟菌接种至PDA培养基上进行活化培养后,再接种至PDB培养基上进行发酵培养,得到所述发酵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控水稻稻瘟病的无毒稻瘟菌的发酵液,其特征在于,每升所述PDA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马铃薯180~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琼焦泽宇张慧曾千春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