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种细胞共培养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细胞培养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同时培养多种细胞的培养装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细胞共培养技术是将2种或2种以上的细胞共同培养于同一环境中,由于其具有更好地反应体内环境的优点,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细胞研究中。
[0003]目前市面上销售的间接接触的共培养装置中:Millicell插入式细胞培养皿(Transwell小室)仅能够将2种细胞共培养,且能培养的细胞数目太少;IBIDI易必迪全新生物流体培养系统功能齐全,但价格昂贵,不利于实验展开; Fibercell中空纤维系统价格昂贵,共培养的细胞在培养结束后不能分离,不利于观察。目前其他有关的部分专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的“适用于三种细胞共培养的transwell培养皿”仅能使3种细胞共培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一种间隙可调的双层细胞共培养装置”仅能共培养2种细胞。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缺陷,提供一种多种细胞共培养装置。改进之处是能够在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种细胞共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种细胞共培养装置包括普通细胞培养皿(101)、支架(201)和无菌膜(301);所述的支架(201)的数量与无菌膜(301)的数量相等,均为N个;支架(201)与普通细胞培养皿(101)的皿壁搭靠连接或挂设在普通细胞培养皿(101)的皿壁之上连接;无菌膜(301)通过支架(201)铺设在普通细胞培养皿(101)的内部;N个无菌膜(301)的形状、大小相同或不相同,无菌膜(301)彼此不叠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种细胞共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菌膜(301)为聚碳酸酯膜或硝酸纤维膜或的醋酸纤维膜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种细胞共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菌膜(301)外缘设置有围边(401),该围边(401)搭设在无菌膜(301)外缘,其下底部与普通细胞培养皿(101)的内底之间不封闭;所述的无菌膜(301)数量为多个,其外缘设置的围边(401)亦为多个;相邻的围边(401)之间构成留空区域(50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昊,郑尚永,杨鑫锐,李蔚源,李宏亮,张周天乐,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