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纺布边角料的回收装置,包括U型板,所述U型板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输送筒,所述U型板的侧壁焊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矩形块,每个所述矩形块内部均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开设于矩形块侧壁的调节腔,所述调节腔内底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调节腔内壁滑动连接有切刀。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两个转盘,且两个转盘通过卡块的移动,可实现两个转盘的扇形槽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能够人为控制两扇形槽的相对位置,进而能够控制粉碎后的碎渣是否进入处理腔内部,从而使得处理腔内部在对支撑块上端的碎渣处理过程中,会对输送腔输送的碎渣进行阻挡,能够防止无纺布进入竖直槽底部,从而造成浪费。从而造成浪费。从而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纺布边角料的回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纺布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无纺布边角料的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相对于其他布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而无纺布在收卷之前需要进行边缘裁剪,从而得到合适尺寸大小的无纺布,同时也能够增加其美观性;无纺布在裁边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边角料,而现代生活中,使通过人为搬运边角料,运输至仓库中,进行统一处理,而人为搬运需要消耗较大的人力物力,从而使得人力消耗较大,而且边角料没有经过处理就堆在一起,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使得产库的可用面积大大较小,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对无纺布边角料进行处理的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无纺布裁边时产生的边角料需要人为搬运,且堆放时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无纺布边角料的回收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纺布边角料的回收装置,包括U型板,所述U型板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输送筒,所述U型板的侧壁焊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矩形块,每个所述矩形块内部均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开设于矩形块侧壁的调节腔,所述调节腔内底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调节腔内壁滑动连接有切刀,所述矩形块侧壁贯穿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与切刀贯穿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与调节腔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U型板的底部贯穿开设有落料槽,两个所述输送筒的侧壁设置有无纺布,所述无纺布远离输送筒的一端与外部收卷机器连接,所述U型板的底部设置有加工箱,所述加工箱内部焊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加工箱内部分为粉碎腔和处理腔,所述粉碎腔内部设置有粉碎装置,所述处理腔内部设置有出料装置。
[0005]在上述的一种无纺布边角料的回收装置中,所述粉碎装置包括贯穿于加工箱侧壁的主动轴与从动轴,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均通过轴承与粉碎腔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加工箱外壁焊接有粉碎电机,所述粉碎电机的主轴贯穿加工箱,所述粉碎电机的主轴与主动轴焊接,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的周向侧壁均设置有转筒,两个所述转筒的周向侧壁均设置有多个尖块,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皮带位于加工箱外部,所述粉碎腔内底部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上端贯穿开设有导向槽。
[0006]在上述的一种无纺布边角料的回收装置中,所述加工箱侧壁开设有输送腔,所述输送腔与导向槽连通,所述输送腔内部设置有蛟龙转轴,所述蛟龙转轴与输送腔内壁相抵,所述加工箱侧壁焊接有输送电机,所述输送电机的主轴贯穿至输送腔内部并与蛟龙转轴连接。
[0007]在上述的一种无纺布边角料的回收装置中,所述蛟龙转轴的侧壁焊接有转杆,所
述转杆的周向侧壁设置有两个转盘,其中一个所述转盘与转杆焊接,另外一个所述转盘与转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盘相抵,两个所述转盘的侧壁具开设有扇形槽,其中一个所述转盘的侧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部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槽内部设置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与卡块通过复位弹簧连接,另外一个所述转盘的侧壁设置有嵌入槽,所述嵌入槽与卡块对应。
[0008]在上述的一种无纺布边角料的回收装置中,所述处理腔的内底部开设有竖直槽,所述竖直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竖直槽内底部焊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竖直弹簧,两个所述竖直弹簧均与支撑块相抵。
[0009]在上述的一种无纺布边角料的回收装置中,所述出料装置包括焊接于处理腔内顶部的电动推杆,所述处理腔内壁滑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侧壁设置有存放腔,所述存放腔内壁设置有第二电磁铁,所述压板的侧壁设置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内底部贯穿开设有连通槽,所述滑动腔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连通槽滑动连接,所述压板的底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与连接块对应,所述存放腔内顶部与连接块通过连接弹簧连接,所述存放腔内壁焊接有感应环,所述感应环与连接块通过导线与第二电磁铁的启闭电路连通,所述支撑块采用铁质金属材料制成。
[0010]在上述的一种无纺布边角料的回收装置中,所述隔板的侧壁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部设置有气缸,所述放置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与气缸的杆头连接,所述处理腔远离放置槽的内壁开设有出料槽,所述推板位于压板下方。
[0011]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两个转盘,且两个转盘通过卡块的移动,可实现两个转盘的扇形槽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能够人为控制两扇形槽的相对位置,进而能够控制粉碎后的碎渣是否进入处理腔内部,从而使得处理腔内部在对支撑块上端的碎渣处理过程中,会对输送腔输送的碎渣进行阻挡,能够防止无纺布进入竖直槽底部,从而造成浪费;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转动丝杆,可可实现对切刀位置的调整,从而能够对切边的距离进行调整,从而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无纺布的切边,进而能够有效增加其切边的适用性;3、本专利技术中,在压板下移对粉碎后的废料进行挤压时,会使连接块与废料接触,从而使得连接块移动,进而能够使得第二电磁铁得电,从而能够吸引支撑块,使得挤压后的边角料能够随着压板一起向上移动,从而在推板的作用下,向出料槽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挤压后的废料能够排出,能够减少人工操作;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粉碎电机带动主动轴旋转,而主动轴与从动轴通过皮带连接,使得主动轴与从动轴能够同方向转动,从而使得粉碎区域的的转动方向相反,进而能够使得粉碎装置粉碎效果更好,从而使得输送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无纺布边角料的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无纺布边角料的回收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A向剖视图;图4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5为图1中C部分防放大图。
[0013]图中:1 U型板、11输送筒、12矩形块、121切刀、122丝杆、13落料槽、2加工箱、21隔板、3粉碎腔、4处理腔、5主动轴、51从动轴、52粉碎电机、53转筒、54皮带、55导向块、6输送腔、61蛟龙转轴、62输送电机、63转盘、631卡块、632第一电磁铁、633复位弹簧、7竖直槽、71支撑块、72竖直弹簧、8电动推杆、81压板、82第二电磁铁、83连接块、84连接弹簧、85感应环、9气缸、91推板、92出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实施例
[0015]参照图1
‑
5,一种无纺布边角料的回收装置,包括U型板1,U型板1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输送筒11,U型板1的侧壁焊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矩形块12,每个矩形块12内部均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开设于矩形块12侧壁的调节腔,调节腔内底部开设有滑动槽,调节腔内壁滑动连接有切刀121,矩形块12侧壁贯穿转动连接有丝杆122,丝杆122与切刀121贯穿转动连接,丝杆122与调节腔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U型板1的底部贯穿开设有落料槽13,两个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纺布边角料的回收装置,包括U型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1)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输送筒(11),所述U型板(1)的侧壁焊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矩形块(12),每个所述矩形块(12)内部均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开设于矩形块(12)侧壁的调节腔,所述调节腔内底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调节腔内壁滑动连接有切刀(121),所述矩形块(12)侧壁贯穿转动连接有丝杆(122),所述丝杆(122)与切刀(121)贯穿转动连接,所述丝杆(122)与调节腔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U型板(1)的底部贯穿开设有落料槽(13),两个所述输送筒(11)的侧壁设置有无纺布,所述无纺布远离输送筒(11)的一端与外部收卷机器连接,所述U型板(1)的底部设置有加工箱(2),所述加工箱(2)内部焊接有隔板(21),所述隔板(21)将加工箱(2)内部分为粉碎腔(3)和处理腔(4),所述粉碎腔(3)内部设置有粉碎装置,所述处理腔(4)内部设置有出料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边角料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装置包括贯穿于加工箱(2)侧壁的主动轴(5)与从动轴(51),所述主动轴(5)与从动轴(51)均通过轴承与粉碎腔(3)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加工箱(2)外壁焊接有粉碎电机(52),所述粉碎电机(52)的主轴贯穿加工箱(2),所述粉碎电机(52)的主轴与主动轴(5)焊接,所述主动轴(5)与从动轴(51)的周向侧壁均设置有转筒(53),两个所述转筒(53)的周向侧壁均设置有多个尖块,所述主动轴(5)与从动轴(51)通过皮带(54)连接,所述皮带(54)位于加工箱(2)外部,所述粉碎腔(3)内底部设置有导向块(55),所述导向块(55)的上端贯穿开设有导向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边角料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箱(2)侧壁开设有输送腔(6),所述输送腔(6)与导向槽连通,所述输送腔(6)内部设置有蛟龙转轴(61),所述蛟龙转轴(61)与输送腔(6)内壁相抵,所述加工箱(2)侧壁焊接有输送电机(62),所述输送电机(62)的主轴贯穿至输送腔(6)内部并与蛟龙转轴(61)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回晨凤,
申请(专利权)人:回晨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