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轨表面结冰积雪分布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296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轨表面结冰积雪分布处理装置,由一种钢轨表面结冰积雪分布处理装置框架,短波红外加热装置,冰渣清扫装置,木纤维块初次吸水装置,热对流表面蒸发装置,辅热装置,热流循环装置,纤维块二次吸水装置组成。各装置按照工作顺序连接,在除雪车行进过程中一次清除钢轨表面的积雪与冰壳;可以依次实现融化钢轨表面积雪冰壳,清理钢轨表面冰渣与蒸发钢轨表面水膜,同时应用热流循环装置减小工作过程中的能耗;提升了清除钢轨表面积雪冰壳的工作效率以及同时减小了工人的劳动的劳动强度,并在作业过程中有效的保护了钢轨。轨。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轨表面结冰积雪分布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钢轨表面结冰积雪分布处理装置,尤其涉及具有红外融冰雪,热对流表面蒸发和木纤维吸附功能的一种钢轨表面结冰积雪分布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在众多中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占据了重要地位。由于铁路发展产生的巨大溢出效应,铁道线路的加长带来了轨面堆积冰雪的清理任务加大。
[0003]在国内外,铁路运输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人工对轨面冰雪的清理方式单一,通常是用扁铲清除,但扁铲不能彻底清除尖轨与滑床板、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的积冰(冰雪混合),其效率低下,效果不理想。而市面上的除雪机器通常是利用吹风和喷火装置两套系统,虽然能在短时间内除雪、融冰,使道岔恢复正常,但是高温会使钢轨发蓝甚至灼伤,造成钢轨一定的损伤。而本技术设计出一款能够提高除雪、融冰作业效率并且不损伤钢轨的除雪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人工除雪效率低下和机器除雪损伤钢轨等缺点,满足多种环境下的工况需求;本技术给出一种钢轨表面结冰积雪分布处理装置的设计过程,结合了对不同天气条件下钢轨表面不同的结冰积雪程度的分析,设计出本款具有红外融冰雪,热对流表面蒸发和木纤维吸附功能的一种钢轨表面结冰积雪分布处理装置。这种钢轨表面结冰积雪分布处理装置,包括框架、自所述框架的前端到后端的方向上依次设置的短波红外加热装置、冰渣清扫装置、纤维块初次吸水装置、热对流表面蒸发装置和纤维块二次吸水装置;短波红外加热装置、冰渣清扫装置、热对流表面蒸发装置均通过螺栓连接在框架上;纤维块初次吸水装置和纤维块二次吸水装置依次通过不同刚度的小刚度弹簧、大刚度弹簧连接在框架上;框架上还设有用于容纳并用于和所述小刚度弹簧、大刚度弹簧滑动配合的滑槽。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6](1)设计新颖追求实用:对钢轨表面的积雪结冰进行分步骤处理,既可以提升除冰除雪的效率,优化了处理效果,又可以避免除冰除雪过程中一种钢轨表面结冰积雪分布处理装置对钢轨造成损伤;减少了人工作业量,改善作业环境。
[0007](2)作业的方式节能环保:在热对流表面蒸发的过程中采用热流循环装置循环利用被加热过的气流,减小了作业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0008](3)结构紧凑便于安装:可通过两根液压杆与铁路作业车辆的车体相连接,安装简单,连接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一种钢轨表面结冰积雪分布处理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0010]图2是一种钢轨表面结冰积雪分布处理装置的热流循环装置6的示意图;
[0011]图3是一种钢轨表面结冰积雪分布处理装置的不同刚度弹簧示意图。
[0012]附图标记:钢轨1;冰渣清扫装置2;短波红外加热装置3;框架4;液压杆5;热流循环装置6;电加热器7;纤维块二次吸水装置 8;纤维块初次吸水装置9;辅热装置10;冷凝板11;冷凝管12;风扇13;小刚度弹簧14;大刚度弹簧15。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一种钢轨表面结冰积雪分布处理装置,包括框架4、自所述框架4的前端到后端的方向上依次设置的短波红外加热装置3、冰渣清扫装置2、纤维块初次吸水装置9、热对流表面蒸发装置和纤维块二次吸水装置8;短波红外加热装置3、冰渣清扫装置2、热对流表面蒸发装置均通过螺栓连接在框架4上;纤维块初次吸水装置9和纤维块二次吸水装置8依次通过不同刚度的小刚度弹簧14、大刚度弹簧15连接在框架4上;框架4上还设有用于容纳并用于和所述小刚度弹簧14、大刚度弹簧 15滑动配合的滑槽。
[0014]本技术包括以下5个实施步骤,分别是短波红外加热除雪融冰,轨面冰渣清扫装置2,木纤维块初次吸水,热对流表面蒸发,和木纤维块最终吸水。
[0015]一种钢轨表面结冰积雪分布处理装置由两根液压杆5与车体连接安装在铁道工程车辆底部。
[0016]在铁道工程车辆行进过程中安装在框架4前端的短波红外加热装置3首先接触到堆积在钢轨1表面的积雪以及凝结在钢轨1表面的冰壳,并对其进行加热,使其达到冰水混合物的状态。
[0017]在短波红外加热装置3后端设有冰渣清扫装置2,可将冰水混合物中的冰渣扫下钢轨表面,为后续的木纤维块初次吸水做好准备。
[0018]安装在冰渣清扫装置2后的纤维块初次吸水装置9,与钢轨1表面之间有一定的接触压力,可以吸收存留在钢轨1表面的大部分水珠,并且在其上方有干燥热空气对木纤维块顶部进行持续烘干,利用木纤维块的毛细现象形成木纤维块底部与顶部的通道,使木纤维块可以持续吸水而不接近木纤维块的吸水饱和度。
[0019]安装在木纤维块吸水装置后的热对流表面蒸发装置可以通过其内部的风扇13将电加热器7产生的热空气吹向钢轨1表面;钢轨1 表面的热气流可以将钢轨1表面的水膜迅速蒸发并带走水蒸气,防止钢轨1表面发生再次水蒸气的冷凝;通过钢轨1表面的热气流可以进入热流循环装置6循环并回到风扇13处,热流循环装置6中的冷凝管12和冷凝板11可将热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并将冷凝下来的水珠导向远离钢轨1一侧;热对流表面蒸发装置前后两侧设有辅热装置10,可以减小被加热区域附近的钢轨1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内应力。
[0020]安装在装置最后部的纤维块二次吸水装置8与钢轨1的轨面之间的接触压力大于纤维块初次吸水装置9与钢轨1的轨面之间的接触压力,纤维块二次吸水装置8可以吸收热对流表面蒸发装置处理后极少量残留的水痕和少量不可避免的冷凝下来的水珠,进一步改善处理效果。
[002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钢轨表面结冰积雪分布处理装置进行了实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
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造,或者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轨表面结冰积雪分布处理装置,主要由钢轨(1)、冰渣清扫装置(2)、短波红外加热装置(3)、框架(4)、液压杆(5)、热流循环装置(6)、电加热器(7)、纤维块二次吸水装置(8)、纤维块初次吸水装置(9)、辅热装置(10)、冷凝板(11)、冷凝管(12)、风扇(13)、小刚度弹簧(14)、大刚度弹簧(15);其特征是:包括框架(4)、自所述框架(4)的前端到后端的方向上依次设置的短波红外加热装置(3)、冰渣清扫装置(2)、纤维块初次吸水装置(9)、热对流表面蒸发装置和纤维块二次吸水装置(8);短波红外加热装置(3)、冰渣清扫装置(2)、热对流表面蒸发装置均通过螺栓连接在框架(4)上;纤维块初次吸水装置(9)和纤维块二次吸水装置(8)依次通过不同刚度的小刚度弹簧(14)、大刚度弹簧(15)连接在框架(4)上;框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文琴宋天琦王泽远周佳欣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