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转卧铺折叠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2944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翻转卧铺折叠桌装置,包括固定卧铺、转动卧铺二,卧铺刚性支撑、连接铰链一、折叠桌支撑一、连接铰链二、折叠桌板、折叠桌支撑二、连接铰链三、转动卧铺一、连接铰链四、连接铰链五、工具箱和副驾驶座椅,所述固定卧铺固定在工具箱上,转动卧铺一与固定卧铺通过连接铰链五连接,转动卧铺二与转动卧铺一通过铰链四连接,卧铺刚性支撑固定在转动卧铺二上,卧铺折叠桌支撑一通过铰链一连接在转动卧铺二下侧,折叠桌板与折叠桌支撑一通过铰链二连接,折叠桌支撑二与折叠桌板通过铰链三连接;所述折叠桌支撑二立于底板上;所述固定卧铺、转动卧铺一和转动卧铺二上均设有卧铺软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牢固可靠。靠。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转卧铺折叠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折叠桌的卧铺,尤其是适用于卡车驾驶室内的可折叠变化的卧铺装置,属于车辆卧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卡车驾驶室内座椅后方的卧铺装置均为一体式设计,一体的卧铺往往干扰副驾驶座椅后移和后躺移动,不利于乘坐人员休息。这类卧铺功能单一,不能满足乘坐人员在行车过程中就餐和简单的电脑办公等需求,未能有效利用驾驶室内空间。而将一般的桌子放在驾驶室内,不仅因没有固定装置容易造成危险,还占用了很大驾驶室空间,严重影响驾驶室内通过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翻转卧铺折叠桌装置。
[0004]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翻转卧铺折叠桌装置,包括固定卧铺、转动卧铺二,卧铺刚性支撑、连接铰链一、折叠桌支撑一、连接铰链二、折叠桌板、折叠桌支撑二、连接铰链三、转动卧铺一、连接铰链四、连接铰链五、工具箱和副驾驶座椅,所述固定卧铺固定在工具箱上,转动卧铺一与固定卧铺通过连接铰链五连接,转动卧铺二与转动卧铺一通过铰链四连接,卧铺刚性支撑固定在转动卧铺二上,卧铺折叠桌支撑一通过铰链一连接在转动卧铺二下侧,折叠桌板与折叠桌支撑一通过铰链二连接,折叠桌支撑二与折叠桌板通过铰链三连接;所述折叠桌支撑二立于底板上;所述固定卧铺、转动卧铺一和转动卧铺二上均设有卧铺软垫。
[0005]所述折叠桌板左右两侧设有杯座凹槽。
[0006]所述折叠桌支撑二上通过魔术贴粘附有工具收纳包和急救包。/>[0007]所述卧铺软垫与固定卧铺、转动卧铺一及转动卧铺二通过低密度聚乙烯热熔胶黏附、或是水性胶水黏附、或是挂钩附着、亦或是魔术贴粘附连接。
[0008]所述连接铰链一、连接铰链二、连接铰链三、连接铰链四和连接铰链五均具有单向阻尼,即由收起向打开方向没有阻尼,而由打开状态向收起方向具有阻尼。
[0009]所述连接铰链一、连接铰链二、连接铰链三、连接铰链四和连接铰链五均有开合角度限位结构,控制开合角度为90
°
,保证所述翻转卧铺折叠桌结构牢靠。
[0010]所述折叠桌支撑一、折叠桌板和折叠桌支撑二由镁铝合金做骨架,ABS注塑成型而成。
[0011]所述转动卧铺二通过卧铺刚性支撑固定在固定卧铺上,折叠桌支撑一与转动卧铺二垂直放置,折叠桌板与固定卧铺平行放置,折叠桌支撑二与折叠桌板垂直放置,此时翻转卧铺折叠桌呈打开状态。
[0012]所述转动卧铺一、转动卧铺二与固定卧铺平行放置,折叠桌支撑一、折叠桌板和折
叠桌支撑二收合在转动卧铺二下侧,此时翻转卧铺折叠桌呈收合状态。
[0013]所述转动卧铺二通过卧铺刚性支撑连接在固定卧铺上,折叠桌支撑一、折叠桌板和折叠桌支撑二呈收合状态,放置在转动卧铺二上。
[0014]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卧铺折叠桌可绕各铰链翻转,由卧铺变化为折叠桌。实现了驾驶室内饰的多功能化,充分利用驾驶室内空间,提高客户对驾驶室内饰的使用体验;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牢固可靠,节省空间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打开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折叠收起状态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翻转一次的中间状态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打开位置使用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打开位置使用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固定卧铺、2转动卧铺二、3卧铺刚性支撑、4连接铰链一、5折叠桌支撑一、6连接铰链二、7折叠桌板、8杯座、9折叠桌支撑二、10连接铰链三、11工具收纳包、12急救包、13魔术贴、14转动卧铺一、15连接铰链四、16连接铰链五、17工具箱、18副驾驶座椅。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具体描述。
[0022]图1所示为本技术打开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0023]图2所示为本技术折叠收起状态示意图。
[002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翻转卧铺折叠桌装置,包括固定卧铺1、转动卧铺二2,卧铺刚性支撑3、连接铰链一4、折叠桌支撑一5、连接铰链二6、折叠桌板7、折叠桌支撑二9、连接铰链三10、转动卧铺一14、连接铰链四15、连接铰链五16、工具箱17和副驾驶座椅18,所述固定卧铺1固定在工具箱17上,转动卧铺一14与固定卧铺1通过连接铰链五16连接,转动卧铺二2与转动卧铺一14通过铰链四15连接,卧铺刚性支撑3固定在转动卧铺二2上,卧铺折叠桌支撑一5通过铰链一4连接在转动卧铺二2下侧,折叠桌板7 与折叠桌支撑一5通过铰链二6连接,折叠桌支撑二9与折叠桌板7通过铰链三10连接;所述折叠桌支撑二9立于底板上;所述固定卧铺1、转动卧铺一14和转动卧铺二2上均设有卧铺软垫。
[0025]所述折叠桌板7左右两侧设有杯座8凹槽,可供主副驾驶乘坐人员放置水杯。
[0026]所述折叠桌支撑二9上通过魔术贴13粘附有工具收纳包11和急救包12。工具收纳包11可供乘坐人员放置工具、书本和手机等物品,急救包12可供乘坐人员紧急处理伤口;魔术贴13粘附的物品可根据客户需求改变,进一步提高了实用性。
[0027]所述卧铺软垫与固定卧铺1、转动卧铺一14及转动卧铺二2通过低密度聚乙烯热熔胶黏附、或是水性胶水黏附、或是挂钩附着、亦或是魔术贴粘附连接。
[0028]所述连接铰链一4、连接铰链二6、连接铰链三10、连接铰链四15和连接铰链五16均具有单向阻尼,即由收起向打开方向没有阻尼,而由打开状态向收起方向具有阻尼。
[0029]所述连接铰链一4、连接铰链二6、连接铰链三10、连接铰链四15和连接铰链五16均有开合角度限位结构,控制开合角度为90
°
,保证所述翻转卧铺折叠桌结构牢靠。
[0030]所述折叠桌支撑一5、折叠桌板7和折叠桌支撑二9由镁铝合金做骨架, ABS注塑成型而成。
[0031]图4所示为本技术打开位置使用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5所示为本技术打开位置使用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
[0033]所述转动卧铺二2通过卧铺刚性支撑3固定在固定卧铺1上,折叠桌支撑一与转动卧铺二2垂直放置,折叠桌板7与固定卧铺1平行放置,折叠桌支撑二9与折叠桌板7垂直放置,此时翻转卧铺折叠桌呈打开状态。此时,副驾驶座椅可向后移动,为副驾驶乘坐人员提供更大空间休息;副驾驶座椅也可旋转至与车辆行驶方向成90
°
位置,可供副驾驶乘坐人员使用电脑办公,就餐等,提高使用性。
[0034]所述转动卧铺一14、转动卧铺二2与固定卧铺1平行放置,折叠桌支撑一5、折叠桌板7和折叠桌支撑二9收合在转动卧铺二2下侧,此时翻转卧铺折叠桌呈收合状态,折叠桌隐藏在转动卧铺二2下面,可以满足工作人员使用卧铺睡眠休息。
[0035]图3所示为本技术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转卧铺折叠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卧铺(1)、转动卧铺二(2),卧铺刚性支撑(3)、连接铰链一(4)、折叠桌支撑一(5)、连接铰链二(6)、折叠桌板(7)、折叠桌支撑二(9)、连接铰链三(10)、转动卧铺一(14)、连接铰链四(15)、连接铰链五(16)、工具箱(17)和副驾驶座椅(18),所述固定卧铺(1)固定在工具箱(17)上,转动卧铺一(14)与固定卧铺(1)通过连接铰链五(16)连接,转动卧铺二(2)与转动卧铺一(14)通过铰链四(15)连接,卧铺刚性支撑(3)固定在转动卧铺二(2)上,卧铺折叠桌支撑一(5)通过铰链一(4)连接在转动卧铺二(2)下侧,折叠桌板(7)与折叠桌支撑一(5)通过铰链二(6)连接,折叠桌支撑二(9)与折叠桌板(7)通过铰链三(10)连接;所述折叠桌支撑二(9)立于底板上;所述固定卧铺(1)、转动卧铺一(14)和转动卧铺二(2)上均设有卧铺软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卧铺折叠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桌板(7)左右两侧设有杯座(8)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卧铺折叠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桌支撑二(9)上通过魔术贴(13)粘附有工具收纳包(11)和急救包(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卧铺折叠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卧铺软垫与固定卧铺(1)、转动卧铺一(14)及转动卧铺二(2)通过低密度聚乙烯热熔胶黏附、或是水性胶水黏附、或是挂钩附着、亦或是魔术贴粘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卧铺折叠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铰链一(4)、连接铰链二(6)、连接铰链三(10)、连接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志达王京奎高静刘国柱杨春风秦敬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