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施工可伸缩折叠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249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02
一种装配式施工可伸缩折叠支撑结构,属于装配式建筑施工领域,用于固定预制梁和预制叠合板,能够快速实现预制梁和预制叠合板的准确定位和安装,它由内杆件、固定杆、调节螺母、套管和折叠支架组成;内杆件通过固定杆、调节螺母连接套管,套管连接折叠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工安装便捷,操作简单,可周转使用、定位准确。相对于传统施工,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施工可伸缩折叠支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施工可伸缩折叠支撑结构,属于装配式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固定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梁和预制叠合板的支撑结构,可实现其快速定位,准确安装。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装配式结构施工中一般采用满堂支架的支撑方式对预制梁和预制叠合板进行支撑施工,这就导致了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在原现浇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施工程序。现场施工极不方便。传统的满堂支撑方式应用于装配式结构施工面临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预制构件与支撑不能有效的接触等问题,
[0003]综上所述,急需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独立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提供结构简单、可周转使用的一种装配式施工可伸缩折叠支撑结构,可以实现用于快速定位支撑预制梁和预制叠合板,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受力不一致、施工工序复杂等问题。
[0005]一种装配式施工可伸缩折叠支撑结构,由内杆件、固定杆、调节螺母、套管和折叠支架组成。
[0006]内杆件通过固定杆、调节螺母连接套管,套管连接折叠支架。
[0007]所述内杆件由顶托、圆杆焊接而成,圆杆杆体等间距设有若干对拉孔,对拉孔满足与固定杆间隙配合关系。
[0008]所述固定杆为90度弯折杆。固定杆一端穿入套管的椭圆形对拉长孔和内杆件的对拉孔,固定杆另一端伸入连接耳的连接插孔。
[0009]所述调节螺母由内螺纹套和连接耳焊接组成,连接耳设有连接插孔,该连接插孔满足与固定杆间隙配合关系,内螺纹套与套管通过螺纹连接进行纵向高度的调整。
[0010]所述套管由套管体、支架连接板和支架底板焊接组成,套管体顶部设有外螺纹和椭圆形对拉长孔,套管体底部焊接支架底板,外螺纹与支架底板之间焊接支架连接板,椭圆形对拉长孔与对拉孔、固定杆满足间隙配合关系;外螺纹与调节螺母满足螺纹连接关系;套管体与圆杆满足间隙配合关系;支架连接板用于折叠支架连接杆固定;支架底板与套管体焊接而成。
[0011]所述折叠支架由连接板、连接环、连接杆、支腿组成。连接板套在套管体上;支腿铰接连接板。连接杆一端焊接支腿,连接杆另一端连接支架连接板。连接板设置4个连接孔,支腿一端设置铰接环,铰接环与支腿为一体结构,铰接环铰接连接孔并铰接环可以绕连接孔外侧边缘的连接板灵活转动,满足连接环折叠功能;支腿中部焊接4根连接杆,连接杆满足与支架连接板间隙配合关系。
[0012]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在装配式预制梁和预制叠合板吊装前,先将本技术提前按指定位置进行支设,通过调整内杆件1的高度来调整支设高度,支设高度确定后通过固定杆2和调节螺母3进行固定。待预制梁和预制叠合板施工完毕后,将固定杆2和调节螺母3拆除,将内杆件1缩放到套管4内,收起折叠支架5,拆下本技术循环再利用。
[0013]本技术可根据预制梁和预制叠合板的吊装高度和尺寸大小,调整支设结构的高度和数量。
[0014]本技术安装便捷,操作简单,可周转使用、定位准确。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中内杆件1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中固定杆2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中调节螺母3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中套管4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中折叠支架5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内杆件,2、固定杆,3、调节螺母,4、套管,5、折叠支架,1-1、顶托,1-2、圆杆,1-3、对拉孔,4-1、对拉长孔,4-2、外螺纹,4-3、套管体,4-4、支架连接板,4-5、支架底板,5-1、连接板,5-2、连接环,5-3、连接杆,5-4、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图1所示,一种装配式施工可伸缩折叠支撑结构,由内杆件1、固定杆2、调节螺母3、套管4和折叠支架5组成。
[0023]内杆件1通过固定杆2、调节螺母3连接套管4,套管4连接折叠支架5。
[0024]图2所示,所述内杆件1由顶托1-1、圆杆1-2焊接而成,圆杆1-2杆体等间距设有若干对拉孔1-3,对拉孔1-3满足与固定杆2间隙配合关系。
[0025]图3所示,所述固定杆2为90度弯折杆。固定杆2一端穿入套管4的椭圆形对拉长孔4-1和内杆件1的对拉孔1-3,固定杆2另一端伸入连接耳3-2的连接插孔。
[0026]图4所示,所述调节螺母3由内螺纹套3-1和连接耳3-2焊接组成,连接耳3-2设有连接插孔,该连接插孔满足与固定杆2间隙配合关系,内螺纹套3-1与套管4-2通过螺纹连接进行纵向高度的调整。
[0027]图5所示,所述套管4由套管体4-3、支架连接板4-4和支架底板4-5焊接组成,套管体4-3顶部设有外螺纹4-2和椭圆形对拉长孔4-1,套管体4-3底部焊接支架底板4-5,外螺纹4-2与支架底板4-5之间焊接支架连接板4-4,椭圆形对拉长孔4-1与对拉孔1-3、固定杆2满足间隙配合关系,且宜安装拆卸;外螺纹4-2与调节螺母3满足螺纹连接关系;套管体4-3与圆杆1-2满足间隙配合关系;支架连接板4-4用于折叠支架连接杆5-3固定;支架底板4-5与套管体4-3焊接而成。
[0028]图6所示,所述折叠支架5由连接板5-1、连接环5-2、连接杆5-3、支腿5-4组成。连接板5-1套在套管体4-3上;连接杆5-3一端焊接支腿5-4,连接杆5-3另一端连接支架连接板4-4。连接板5-1铰接支腿5-4。连接板5-1设置4个连接孔,支腿5-4一端设置铰接环5-2,铰接环
5-2与支腿5-4为一体结构,铰接环5-2铰接连接孔并铰接环5-2可以绕连接孔外侧边缘的连接板灵活转动,满足连接环折叠功能;支腿5-4中部焊接4根连接杆5-3,连接杆5-3满足与支架连接板4-4间隙配合关系。
[0029]内杆件1和套管4均为空心管,套管4的外径是50mm,内径是48mm;内杆件1和套管4高度相同,套管4高度为2m或1 .5m或1m或0 .5m;所述支腿采用外径为50mm、内径为48mm 的空心圆管;支腿顶端距离地面高度不小于500mm。
[0030]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在装配式预制梁和预制叠合板吊装前,先将本技术提前按测量后指定位置进行支设,相邻两个本技术间距为800mm;通过调整内杆件1的高度来调整支设高度,支设高度确定后通过固定杆2和调节螺母3进行固定。待预制梁和预制叠合板施工完毕后,将固定杆2和调节螺母3拆除,将内杆件1缩放到套管4内,收起折叠支架5,拆下本技术循环再利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施工可伸缩折叠支撑结构,其特征是由内杆件、固定杆、调节螺母、套管和折叠支架组成;内杆件通过固定杆、调节螺母连接套管,套管连接折叠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施工可伸缩折叠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件由顶托、圆杆焊接而成,圆杆杆体等间距设有若干对拉孔,对拉孔满足与固定杆间隙配合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施工可伸缩折叠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为90度弯折杆;固定杆一端穿入套管的椭圆形对拉长孔和内杆件的对拉孔,固定杆另一端伸入连接耳的连接插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施工可伸缩折叠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母由内螺纹套和连接耳焊接组成,连接耳设有连接插孔,该连接插孔满足与固定杆间隙配合关系,内螺纹套与套管通过螺纹连接实现纵向高度的调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施工可伸缩折叠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由套管体、支架连接板和支架底板焊接组成,套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陶王磊崔向珍程俊鑫王明清裴敏任国峰贺超越张磊郭建龙张学霖杨广峰张伟贾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