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位差异三维地震叠前融合处理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247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位差异三维地震叠前融合处理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对同一区块不同期次、不同采集参数的地震资料通过井地联合进行融合前处理;S2将经过融合前处理的地震资料进行DMO处理;S3将经过DMO处理的地震资料进行叠前融合处理;S4将经过叠前融合处理的地震资料经过反DMO处理重新抽回到CMP道集,从而获得偏移成像。其能够充分保留各期次地震资料的优势,弥补各期次地震资料的缺陷,获得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保真偏移成像。高保真偏移成像。高保真偏移成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位差异三维地震叠前融合处理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位差异三维地震叠前融合处理方法和系统,属于地震信号处理


技术介绍

[0002]在利用反射波地震勘探过程中,会根据不同时期的勘探需求,设计不同的地震采集观测系统,以获得不同时期的地震资料,解决不同勘探时期的地质任务,各时期的地震采集设计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各时期的地震资料成果难以满足勘探开发需求。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各时期的地震资料的优势,获得高品质的地震处理成果,需要对各时期采集的地震资料进行融合处理。多期三维叠前地震资料融合处理已成为地震勘探领域探索应用的关键技术。
[0003]众所周知,高密度、高覆盖、高精度全方位地震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是利于地震波在地下地质介质传播信息的完整性,但这种观测系统采集成本很高,特别是在海洋地震资料采集实现上特别昂贵,因此各期次的地震资料融合处理更能在经济性、时效性、可行性上更好地服务油田的勘探可开发进程。
[0004]目前三维叠前地震资料分块成果存在各期次采集带来的先天性缺陷,难以充分融合不同期次资料的优势,对地震资料解释和地质认识带来困难,需要专利技术一种针对方位差异三维地震叠前融合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位差异三维地震叠前融合处理方法和系统,其能够充分保留各期次地震资料的优势,弥补各期次地震资料的缺陷,获得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保真偏移成像。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位差异三维地震叠前融合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同一区块不同期次、不同采集参数的地震资料通过井地联合进行融合前处理;S2将经过融合前处理的地震资料进行DMO(叠前部分偏移)处理;S3将经过DMO处理的地震资料进行叠前融合处理;S4将经过叠前融合处理的地震资料经过反DMO处理重新抽回到CMP道集(Common Middle Point共中心点道集),从而获得偏移成像。
[0007]进一步,S1中的井地联合包括以下步骤:S1.1输入原始地震数据并对其采集方式、采集方位和原始资料品质进行分析;S1.2根据S1.1的分析结果有针对性的进行融合前处理,使不同期次的地震资料趋于一致。
[0008]进一步,步骤S1中的融合前处理包括:信噪比特征预处理、保幅频率预处理和一致性预处理。
[0009]进一步,信噪比特征预处理为通过浅水多次波衰减技术、三维SRME自由表面多次波衰减技术和高精度Radon变换多次波衰减技术相结合来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保幅频率预处理为通过上下波场分离的自适应鬼波压制技术分别对检波点鬼波和炮点鬼波进行
鬼波压制,以实现保幅频率;一致性预处理为采用井控真振幅恢复技术和空间地表一致性振幅技术,使不同期次的地震数据空间能量相当。
[0010]进一步,步骤S2中采用DMO处理,消除地层倾角和采集方位角对地震资料的影响,并采用经过DMO处理的地震资料,消除地层倾角对叠前融合处理中的融合算子进行提取。
[0011]进一步,步骤3中,叠前融合处理步骤如下:S3.1选取标准块,以标准块为目标进行融合;S3.2在标准块的资料基础上,对地震数据进行定性定量融合。
[0012]进一步,步骤S3中的叠前融合处理包括:时差特征融合处理、相位频率特征融合处理、能量特征融合处理和统一面元融合处理。
[0013]进一步,时差融合处理为根据整个区域地震数据的时差分析统计,以标准块为基准进行时差的融合调整;相位频率特征融合处理为以标准块为基准,采用互相关法得到不同期次地震资料的子波,根据不同的融合参数,通过对比试验来进行融合算子的选择,从而定性定量进行子波融合处理;能量特征融合处理为以标准块为基准,通过空间振幅统计,计算不同期次地震资料的空间剩余振幅比例因子,进行不同期次地震数据的剩余振幅补偿,做到不同期次的地震数据的融合;统一面元融合为以标准块为基准,统一网格,通过计算不同期次资料于目标中心点不同距离道的相关系数来选取融合的数据道,最大限度地融合各期次之间的优势数据。
[0014]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方位差异三维地震叠前融合处理系统,包括:前处理模块,用于对同一区块不同期次、不同采集参数的地震资料通过井地联合进行融合前处理;DMO处理模块,用于将经过融合前处理的地震资料进行DMO处理;叠前融合模块,用于将经过DMO处理的地震资料进行叠前融合处理;反DMO处理模块,用于将经过叠前融合处理的地震资料经过反DMO处理重新抽回到CMP道集,从而获得偏移成像。
[0015]进一步,融合前处理包括:信噪比特征预处理、保幅频率预处理和一致性预处理。
[0016]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可应用于不同期次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处理,通过不同期次的融合处理,能在融合成像过程中获得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图像,保留不同期次地震资料优势成分的地震偏移结果。2、本专利技术得到的偏移图像能指示地下构造形态、构造断裂部位和地层沉积样式,对确定有利生、储油构造和有利油气储层有重要应用价值。3、本专利技术通过对不同时期采集的地震资料进行精细化井控处理基础上,对不同期次的地震资料在时差、相位、频率、能量、面元、方位和速度方面进行融合处理,形成融合处理流程,以充分保留各期次地震资料的优势,弥补各期次地震资料的缺陷,在最后的处理成果上以获得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保真偏移成像。这一方法可获得地震成果资料,从而能更好地服务于地震资料解释技术。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方位差异三维地震叠前融合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单源单缆拖缆采集方式采集的三维初始叠加剖面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单源双缆双检OBC方式采集的三维初始叠加剖面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经过前处理的拖缆方式采集的三维叠加剖面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经过前处理的OBC方式采集的三维叠加剖面图;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不同期次拖缆采集和OBC方式采集的三维测线融合处理
参数获得的三维叠加剖面图的对比图,其中,图6(a)是处理参数为差异距离:25m,数据使用率:100%,相关系数:0.50时获得的三维叠加剖面图;图6(b)是处理参数为差异距离:15m,数据使用率:50%,相关系数:0.60时获得的三维叠加剖面图;图6(c)是处理参数为差异距离:10m,数据使用率:25%,相关系数:0.68时获得的三维叠加剖面图;图6(d)是处理参数为差异距离:5m,数据使用率:10%,相关系数:0.75时获得的三维叠加剖面图;
[0023]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根据最优参数进行融合处理后的覆盖次数对比图,图7(a)是1987年拖缆方式获得地震资料初始的覆盖次数图;图7(b)是2003年采集的近东西向OBC方式采集的地震资料的覆盖次数图;图7(c)是融合处理后的覆盖次数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位差异三维地震叠前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同一区块不同期次、不同采集参数的地震资料通过井地联合进行融合前处理;S2将经过融合前处理的地震资料进行DMO处理;S3将经过DMO处理的地震资料进行叠前融合处理;S4将经过叠前融合处理的地震资料经过反DMO处理重新抽回到CMP道集,从而获得偏移成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位差异三维地震叠前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井地联合包括以下步骤:S1.1输入原始地震数据并对其采集方式、采集方位和原始资料品质进行分析;S1.2根据所述S1.1的分析结果有针对性的进行融合前处理,使不同期次的地震资料趋于一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位差异三维地震叠前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融合前处理包括:信噪比特征预处理、保幅频率预处理和一致性预处理。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位差异三维地震叠前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噪比特征预处理为通过浅水多次波衰减技术、三维SRME自由表面多次波衰减技术和高精度Radon变换多次波衰减技术相结合来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所述保幅频率预处理为通过上下波场分离的自适应鬼波压制技术分别对检波点鬼波和炮点鬼波进行鬼波压制,以实现保幅频率;所述一致性预处理为采用井控真振幅恢复技术和空间地表一致性振幅技术,使不同期次的地震数据空间能量相当。5.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方位差异三维地震叠前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采用DMO处理,消除地层倾角和采集方位角对地震资料的影响,并采用经过DMO处理的地震资料,对叠前融合处理中的融合算子进行提取。6.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方位差异三维地震叠前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显文范廷恩高云峰蔡文涛王宗俊范洪军张晶玉梁旭田楠杜昕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