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叠层效率的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2335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叠层效率的光伏组件,包括玻璃板、铺设在玻璃板上的太阳能电池组以及铺设在太阳能电池组上的背板;其特征是还包括连接太阳能电池组的若干汇流条以及处于汇流条与汇流条之间起隔离作用的凸形隔离条;所述背板和太阳能电池组之间以及太阳能电池组与玻璃板之间均铺设有EVA薄膜;所述汇流条分为输出端和连接端。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凸形隔离条通过采用EPE薄膜,替换原本一层PET薄膜和一层EVA薄膜,铺设时铺设两次减少为一次,减少了工艺步骤,提高了叠层时的工作效率且EPE薄膜相较于EVA薄膜的的粘结更可靠,在长期下也不会有脱胶的风险;通过凸形隔离条的设置,采用方块和长条的配合使用,节省材料,节省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叠层效率的光伏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叠层,具体是指一种提高叠层效率的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开发利用新能源成为当今能源领域研究的主要课题。由于太阳能具有无污染、无地域性限制、取之不竭等优点,太阳能发电成为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主要方向,利用太阳能电池发电是当今人们使用太阳能的一种主要方式;太阳能板作为太阳能的收集装置,已在光伏行业得到广泛推广,随着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本土生产的太阳能板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所以太阳能板的产量越来越大。
[0003]在大批量生产太阳能板时,太阳能板的材料成本、工艺成本等都成为不可忽略的考虑因素,目前行业内太阳能板的组成部分大致相同;太阳能电池组件都需进行焊接汇流条将太阳能电池组进行连接,并且汇流条上都设有引出端,为了防止引出端与太阳能电池组和另一汇流条接触导致短路都会在引出端与太阳能电池组之间铺设隔离条,同样为了防止不同汇流条之间接触而导致短路,也会在汇流条与汇流条之间铺设隔离条,目前的工厂在铺设隔离条时基本都是在引出端底部及两侧均铺设隔离条,而有作用的只是引出端底部一小部分,从而造成隔离条很大的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目前的隔离条基本都是采用一层EVA薄膜和一层PET薄膜制成,两层铺设工序多,且多层铺设在层压后容易产生气泡,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并且多层铺设工序多,效率低,厚度厚,长期使用下会有脱胶的风险。为此,提出一种提高叠层效率的光伏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提出一种提高叠层效率的光伏组件。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叠层效率的光伏组件,包括玻璃板、铺设在玻璃板上的太阳能电池组以及铺设在太阳能电池组上的背板;其特征是还包括连接太阳能电池组的若干汇流条以及处于汇流条与汇流条之间起隔离作用的凸形隔离条;所述背板和太阳能电池组之间以及太阳能电池组与玻璃板之间均铺设有EVA薄膜;所述汇流条分为输出端和连接端。
[000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凸形隔离条采用EPE薄膜;所述EPE薄膜包含两层EVA层和一层PET层。
[000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凸形隔离条包含方块和长条。
[000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方块的边长为70

90mm;所述长条的长为314

650mm,宽为10

20mm。
[0009]本技术中凸形隔离条通过采用EPE薄膜,替换原本一层PET薄膜和一层EVA薄膜,铺设时铺设两次减少为一次,减少了工艺步骤,提高了叠层时的工作效率且EPE薄膜相较于EVA薄膜的的粘结更可靠,在长期下也不会有脱胶的风险;通过凸形隔离条的设置,采用方块和长条的配合使用,节省材料,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0010]附图1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3是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
[0013]附图4是本技术中EPE薄膜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5是本技术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0015]图例说明:1、背板;2、太阳能电池组;3、汇流条;31、输出端;32、连接端;4、凸形隔离条;41、方块;42、长条;51、EVA层;52、PET层;6、玻璃板;7、EVA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提高叠层效率的光伏组件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7]参阅图1和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提高叠层效率的光伏组件,包括玻璃板6、铺设在玻璃板6上的太阳能电池组2以及铺设在太阳能电池组2上的背板1;其特征是还包括连接太阳能电池组2的若干汇流条3以及处于汇流条3与汇流条3之间起隔离作用的凸形隔离条4;所述背板1和太阳能电池组2之间以及太阳能电池组2与玻璃板6之间均铺设有EVA薄膜7;所述汇流条3分为输出端31和连接端32;通过凸形隔离条4的设置,采用方块41和长条42的配合使用,节省材料,节省成本。
[0018]参阅图4中所示,所述凸形隔离条4采用EPE薄膜;所述EPE薄膜包含两层EVA层51和一层PET层52;通过凸形隔离条4采用EPE薄膜,替换原本一层PET薄膜和一层EVA薄膜,铺设时铺设两次减少为一次,减少了工艺步骤,提高了叠层时的工作效率且EPE薄膜相较于EVA薄膜7的的粘结更可靠,在长期下也不会有脱胶的风险;在铺设时只需铺设一层即可,节省了工序,并且减少了层压后产生的气泡,提升了产品的一次合格率,减少返修率,提高生产质量。
[0019]参阅图1

2中所示,所述凸形隔离条4包含方块41和长条42;通过方块41和长条42的设置,方块41作为输出端31处的隔离条,对输出端31起隔离作用的同时还不会浪费材料,节省成本;通过长条42的设置,通过长条42安装在不同汇流条3之间,通过长条42起隔离作用,避免接触而产生短路。
[0020]参阅图1

2中所示,所述方块41的边长为70

90mm;所述长条42的长为314

650mm,宽为10

20mm;通过将方块41和长条42限定尺寸大小,目的是为了根据实际情况而选择相应大小的方块41和长条42进行使用,在保证完全隔离的情况下减少多余材料的浪费,从而节省了大量成本以及资源。
[0021]本技术的工作过程:
[0022]实施例1 :参阅图1

5中所示,
[0023]首先将EVA薄膜7铺设到玻璃板6上;将太阳能电池组2铺设到EVA薄膜7上并调整好间距,同时通过胶带将太阳能电池组2连接;将若干汇流条3的连接端32分别通过焊接与太阳能电池组2连接;将边长最短为70mm,最长为80mm的方块41铺设到汇流条3的输出端31与太阳能电池组2之间并通过胶带与太阳能电池组2连接;将长为314mm,宽为10mm的长条42铺设到两根汇流条3之间并通过胶带与太阳能电池组2连接;在太阳能电池组2上在铺设一层
EVA薄膜7,然后在铺设一层背板1后流入下道工序。
[0024]实施例2:
[0025]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方块41的边长最短为70mm,最长为90mm,长条42的长为450mm,宽为15mm。
[0026]实施例3:
[0027]实施例3与实施例1、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方块41的边长最短为80mm,最长为90mm,长条42的长为650mm,宽为20mm。
[0028]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及其变换。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以本实施例的内容为基础进行的常规修改和替换,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叠层效率的光伏组件,包括玻璃板(6)、铺设在玻璃板(6)上的太阳能电池组(2)以及铺设在太阳能电池组(2)上的背板(1);其特征是还包括连接太阳能电池组(2)的若干汇流条(3)以及处于汇流条(3)与汇流条(3)之间起隔离作用的凸形隔离条(4);所述背板(1)和太阳能电池组(2)之间以及太阳能电池组(2)与玻璃板(6)之间均铺设有EVA薄膜(7);所述汇流条(3)分为输出端(31)和连接端(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叠层效率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索乐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