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环境改善用组合物及肠内菌丛的改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2201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肠内菌丛中的有益菌的存在比率的新型肠内菌丛改善用组合物及肠内菌丛的改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含有异黄腐酚(Isoxanthohumol)及/或黄腐酚(Xanthohumol)作为有效成分的肠内菌丛改善用组合物。组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肠内环境改善用组合物及肠内菌丛的改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肠内菌丛改善用组合物。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改善肠内菌丛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用于改善肠内菌丛的异黄腐酚(Isoxanthohumol)及/或黄腐酚(Xanthohumol)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报告称肠内菌丛(肠内菌群)不仅具有作为防止外来病原体侵入的屏障的功能,还会影响宿主的能量调节或营养摄取、免疫功能等,肠内菌丛的构成与肥胖、糖尿病、年龄增加等关联而发生变化。例如作为与肠内菌丛关联的状态或疾病,报告有便秘、腹泻、炎性肠病、癌症、过敏、哮喘等。
[0003]此外,食物为影响肠内菌丛的因子,作为期待某些健康上的助益而控制肠内菌丛的方法,可列举摄取对宿主(特别是人类)的身体产生良好作用,有助于健康的微生物(有益菌)的益生菌、以有益菌的增殖为目的的益生元。关于有益菌的增殖,存在双叉乳酸杆菌或乳酸菌、后述的艾克曼菌(Akkermansia)属细菌等各种报告。此外,报告称由于在肥胖者的肠内菌丛中,厚壁菌(Firmicutes)门细菌的存在比率提高,分类为机会致病菌的拟杆菌(Bacteroidetes)门细菌的存在比率减少,因此对Firmicutes门/Bacteroidetes门的存在比率的控制尤为重要(非专利文献1)。
[0004]已知学名:Akkermansia muciniphila等艾克曼菌(Akkermansia)属细菌为存在于人类肠粘液层中的肠内细菌,在非肥胖型人类中大量存在,但在肥胖型人类中只少量存在。报告称在肥胖模型小鼠及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中,与通常小鼠相比艾克曼菌属细菌少(非专利文献2)。
[0005]近年来,报告称伴随压力或肥胖的肠道上皮细胞具有的机体防御功能,即肠道屏障功能的破坏,与其相伴的病原性细菌或内毒素(endotoxin)的脂多糖(LPS)的流入,与慢性炎症或全身疾病的发病有关。报告称,通过摄取艾克曼菌属细菌可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减少血清中流入的脂多糖(LPS)(非专利文献2)。从而,通过使艾克曼菌属细菌在肠内增殖,可期待肠道屏障功能的增强。通过肠道屏障功能的增强,可期待抑制慢性炎症的发病。如此,认为使有益菌的艾克曼菌属细菌在肠内增殖,对宿主的健康的维持或增进有益,可以说是肠内菌丛或肠内环境得到改善的状态之一。
[0006]非专利文献3中示出,糖尿病治疗药二甲双胍的摄取带来的艾克曼菌属细菌增殖促进作用。然而,作为医药品的二甲双胍有以乳酸酸中毒为首的副作用的担忧,从而追求一种在日常的饮食生活中,适合以改善肠内菌丛及肠内环境为目的的应用的物质。
[0007]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艾克曼菌属细菌增殖促进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来自植物的五聚物以上的原花青素类作为有效成分。此外,同文献中示出,在五聚物以上的原花青素类(PP)和聚合度比其小的单体至四聚物的低分子前花青素组分(OP)两者中确认抗肥胖作用,而确认具有艾克曼菌属细菌增殖促进作用的仅为五聚物以上的原花青素类(PP),表现抗肥胖作用的成分并不一定表现肠内菌丛的改善作用。从而,基于物质的抗肥胖作用,无法
容易地想出是否有肠内菌丛的改善作用。
[0008]非专利文献4中报告有含有多酚的废啤酒花(啤酒花萃取糟)产生的肠道的抗炎作用。然而,废啤酒花对肠内菌丛的影响尚不明确,也未明示有效成分。
[0009]专利文献
[0010]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

8911号公报
[0011]非专利文献
[0012]非专利文献1:Nature.2006Dec 21;444(7122):1027

31.
[0013]非专利文献2:Proc Natl Acad Sci USA.2013May 28;110(22):9066

71.
[0014]非专利文献3:Appl Environ Microbiol.2014Oct;80(19)
[0015]非专利文献4:BMC Vet Res.2014Sep 4;10:196.

技术实现思路

[001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肠内菌丛中的有益菌的存在比率的新型肠内菌丛改善用组合物。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肠内菌丛的改善方法等。
[0017]本专利技术者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来自啤酒花的多酚的一种即异黄腐酚及黄腐酚,具有促进艾克曼菌(Akkermansia)属细菌的增殖的作用,表现出肠内菌丛的改善作用。异黄腐酚及黄腐酚还具有降低肥胖的人类中上升的厚壁菌(Firmicutes)门细菌/拟杆菌(Bacteroidetes)门细菌的比率的肠内菌丛的改善作用。关于异黄腐酚及黄腐酚,本专利技术中发现的艾克曼菌(Akkermansia)属细菌增殖作用、降低Firmicutes门细菌/Bacteroidetes门细菌的比率的作用、基于该作用的肠内菌丛的改善作用、肠道屏障功能增强作用及肠内环境改善作用等至今为止尚未有报告。
[0018]即,虽然并不限定于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以下肠内菌丛改善用组合物、肠内菌丛的改善方法等。
[0019][1]一种肠内菌丛改善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异黄腐酚及/或黄腐酚作为有效成分。
[0020][2]根据上述[1]所述的肠内菌丛改善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肠内菌丛的改善为肠内菌丛中的有益菌的存在比率的提高。
[0021][3]根据上述[2]所述的肠内菌丛改善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有益菌为艾克曼菌(Akkermansia)属细菌。
[0022][4]根据上述[1]所述的肠内菌丛改善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肠内菌丛的改善为厚壁菌(Firmicutes)门细菌相对于拟杆菌(Bacteroidetes)门细菌的存在比率(Firmicutes门/Bacteroidetes门)的降低。
[0023][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肠内菌丛改善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用于肠道屏障功能的增强。
[0024][6]根据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肠内菌丛改善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为饮食品。
[0025][7]根据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肠内菌丛改善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为饮料。
[0026][8]根据上述[7]所述的肠内菌丛改善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饮料为茶类饮
料、咖啡饮料、酒精饮料、无酒精啤酒风味饮料、碳酸饮料、功能性饮料、果实及蔬菜类饮料、乳性饮料、豆乳饮料或风味水。
[0027][9]根据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肠内菌丛改善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附有“调整肠内细菌的平衡”、“良好地维持肠内环境”、“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提高肠道屏障功能”、“增加有益菌”、“增加有用菌”、“调节肠胃的状态”、“减轻肠胃的不适感”及“改善体质”的1种或2种以上的功能的标示。
[0028][10]一种肠内菌丛的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对象摄取或对其投用异黄腐酚及/或黄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肠内菌丛改善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异黄腐酚及/或黄腐酚作为有效成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内菌丛改善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肠内菌丛的改善为肠内菌丛中的有益菌的存在比率的提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肠内菌丛改善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益菌为艾克曼菌即Akkermansia属细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内菌丛改善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肠内菌丛的改善为厚壁菌即Firmicutes门细菌相对于拟杆菌即Bacteroidetes门细菌的存在比率,即Firmicutes门/Bacteroidetes门的降低。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肠内菌丛改善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用于肠道屏障功能的增强。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肠内菌丛改善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为饮食品。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富贵泽伸哉山下麻衣若林贤一
申请(专利权)人:三得利控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