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助行生活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219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助行生活车,其包括车架、座椅组件、平地行走机构及攀爬行走机构;座椅组件包括底板、第一驱动件、坐垫及翻转件,底板设于车架上方,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底板相对车架进行升降,坐垫转动地设置于底板上,并通过翻转件驱动相对底板上下翻转;平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轮和导向轮,行走轮和导向轮分别设置于车架的前后两端;攀爬行走机构包括安装架、履带组件及第三驱动件,安装架设于车架的下方,履带组件设置于安装架上,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安装架相对车架进行升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存在平地行走阻力较大、灵活差的问题,且能够保证爬楼时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提高使用的舒适性和生活车的实用性。使用的舒适性和生活车的实用性。使用的舒适性和生活车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助行生活车


[0001]本技术涉及行走辅助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助行生活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见的生活车(如轮椅)大多为全轮式结构,老年人和残疾人通过其来辅助行走,全轮式生活车在上下楼梯时需要专人来搬运,上下楼时非常不方便。目前虽然有少部分生活车具备爬楼等功能,但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如星轮式生活车,其通过多组小轮组成的星型轮来实现爬楼功能,其在爬行中容易出现错位打滑情况且无防滑机制,使用的安全性较低;又如履带式生活车,其通过生活车底部的履带来实现爬楼功能,其存在平地行走阻力较大、转角处拐弯不灵活等问题。同时,现有的生活车大多都只具有辅助行走的功能,使用功能较为单一,实用性较低,因此,很有必要对现有的生活车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助行生活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多功能助行生活车,包括车架、座椅组件、平地行走机构及攀爬行走机构;
[0006]所述座椅组件包括底板、第一驱动件、坐垫及翻转件,所述底板设于所述车架上方,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车架上,用于驱动所述底板相对所述车架进行升降,所述坐垫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并通过所述翻转件驱动相对所述底板上下翻转;
[0007]所述平地行走机构包括一组行走轮和一组导向轮,所述行走轮和导向轮分别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前后两端;
[0008]所述攀爬行走机构包括安装架、履带组件及第三驱动件,所述安装架设于所述车架的下方,所述履带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三驱动件设置于所述车架上,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架相对所述车架进行升降,以带动所述履带组件相对所述平地行走机构向上收起或向下着地。
[0009]优选地,所述座椅组件还包括靠背,所述靠背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后侧,所述坐垫通过合页铰接于所述底板的前侧,所述翻转件设置于所述底板于靠背一侧的底部。
[0010]优选地,所述翻转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支架呈U字形,其固设于所述底板的底部,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且其上端与所述坐垫相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座椅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架和操控面板,所述第二支架呈Z字形,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底板的底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坐垫的一侧,所述操控面板固设于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
[0012]优选地,所述履带组件包括一组履带轮和一组驱动器,所述安装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履带轮,所述安装架上设有所述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用于带动所述履带轮。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及第三驱动件均采用电动推杆,所述驱动器
采用驱动电机。
[0014]优选地,所述车架包括车座、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及第三安装板,所述车座呈框型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分别固设于所述车座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二安装板固设于所述车座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之间,所述第二安装板的顶部连接有一组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的底部分别连接有一组所述第三驱动件。
[0015]优选地,所述车架还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固设于所述车座的后端,并位于所述底板的下方,所述车座的前侧还设有一脚踏。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7]本技术在平地时由行走轮和导向轮进行辅助行走,需要爬楼时,通过驱动着地的履带组件进行辅助行走,不存在平地行走阻力较大、灵活差的问题,且能够保证爬楼时的安全性;同时,可以通过驱动底板升降来调节坐垫的高度,提高使用的舒适性,还可以通过驱动坐垫相对底板进行翻转实现助起功能,使用功能多样,生活车的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中座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中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车架100、车座110、第一安装板120、第二安装板130、第三安装板140、第三支架150、脚踏160;
[0025]座椅组件200、底板210、第一驱动件220、坐垫230、翻转件240、第一支架241、第二驱动件242、靠背250、合页260、第二支架270、操控面板280;
[0026]行走轮310、导向轮320;
[0027]攀爬行走机构400、安装架410、履带组件420、履带轮421、驱动器422、第三驱动件430。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9]在本技术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技术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实施例
[0031]配合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助行生活车,包括车架100、座
椅组件200、平地行走机构及攀爬行走机构400。
[0032]座椅组件200包括底板210、第一驱动件220、坐垫230及翻转件240,底板210设于车架100上方,第一驱动件220设置于车架100上,用于驱动底板 210相对车架100进行升降,坐垫230转动地设置于底板210上,并通过翻转件240驱动相对底板210上下翻转。
[0033]座椅组件200还包括靠背250,靠背250设置于底板210的后侧,坐垫230 通过合页260铰接于底板210的前侧,翻转件240设置于底板210于靠背250 一侧的底部。翻转件240包括第一支架241和第二驱动件242,第一支架241 呈U字形,其固设于底板210的底部,第二驱动件242设置于第一支架241上,且其上端与坐垫230相连接。
[0034]座椅组件200还包括第二支架270和操控面板280,第二支架270呈Z字形,其一端固定于底板210的底部、另一端延伸至坐垫230的一侧,操控面板 280固设于第二支架270的顶部。
[0035]平地行走机构包括一组行走轮310和一组导向轮320,行走轮310和导向轮320分别转动地设置于车架100的前后两端。
[0036]攀爬行走机构400包括安装架410、履带组件420及第三驱动件430,安装架410设于车架100的下方,履带组件420设置于安装架410上,第三驱动件 430设置于车架100上,用于驱动安装架4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助行生活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座椅组件、平地行走机构及攀爬行走机构;所述座椅组件包括底板、第一驱动件、坐垫及翻转件,所述底板设于所述车架上方,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车架上,用于驱动所述底板相对所述车架进行升降,所述坐垫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并通过所述翻转件驱动相对所述底板上下翻转;所述平地行走机构包括一组行走轮和一组导向轮,所述行走轮和导向轮分别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前后两端;所述攀爬行走机构包括安装架、履带组件及第三驱动件,所述安装架设于所述车架的下方,所述履带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三驱动件设置于所述车架上,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架相对所述车架进行升降,以带动所述履带组件相对所述平地行走机构向上收起或向下着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助行生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组件还包括靠背,所述靠背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后侧,所述坐垫通过合页铰接于所述底板的前侧,所述翻转件设置于所述底板于靠背一侧的底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助行生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支架呈U字形,其固设于所述底板的底部,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且其上端与所述坐垫相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万山詹强郭子凡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