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青素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1753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虾青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虾青素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虾青素软胶囊在使用时,其收率较差,且在进行胶囊化制备后,其松紧度较差,且干燥失重严重,影响实际使用的缺点,包括以下成分:虾青素、不饱和脂肪酸、海藻糖、烟酰胺、植物纤维素衍生物、麦芽糊精、明胶、丙烯酸树脂、水,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混合液A制备;混合液B制备;初囊体制备;明胶液制备及胶囊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制备过程中加入烟酰胺,与加入海藻糖进行配合混液,促进混液速率,利用植物纤维素衍生物及麦芽糊精进行混合处理,并最终的混合液进行处理,进而得到初囊体,胶囊成型稳定,胶囊在使用过程中松紧度稳定,且干燥失重较少。且干燥失重较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虾青素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虾青素
,尤其涉及虾青素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虾青素是一种断链抗氧化剂。具有极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二氧化氮、硫化物、二硫化物等,也可降低脂质过氧化作用,有效的抑制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同时,有抑制肿瘤发生,增强免疫力,清除体内自由基等多方面的生理作用,对紫外线引起的皮肤癌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糖尿病引起的眼病也有防治作用,在保健品、医药、化妆品、食品添加剂以及水产养殖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3]而现有的虾青素软胶囊在使用时,其收率较差,且在进行胶囊化制备后,其松紧度较差,且干燥失重严重,影响实际使用。
[0004]因此,我们提出了虾青素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虾青素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虾青素软胶囊,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虾青素30~70份、不饱和脂肪酸7~12份、海藻糖3~8份、烟酰胺2~4份、植物纤维素衍生物7~9份、麦芽糊精3~6份、明胶22~25份、丙烯酸树脂8~13份、水20~50份。
[0007]优选的,一种虾青素软胶囊,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虾青素50份、不饱和脂肪酸9份、海藻糖5份、烟酰胺3份、植物纤维素衍生物8份、麦芽糊精4份、明胶23份、丙烯酸树脂11份、水35份。
[0008]优选的,所述植物纤维素衍生物为羟丙甲纤维素。
[0009]优选的,所述麦芽糊精采用酶法工艺生产制得。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虾青素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处理:将虾青素与不饱和脂肪酸按照上述份量加入到混合釜中,保持温度在30~40℃,并持续进行搅拌20~30min;S2混合液A制备:升温至50~60℃,而后加入海藻糖,搅拌10~15min后再加入烟酰胺,降温至40~50℃,得到混合液A;S3混合液B制备:在75~90℃的条件下,将植物纤维素衍生物与水加入到保温桶中,并持续搅拌20~40min,混合完成后冷却至45~60℃,而后加入麦芽糊精,持续搅拌至均匀,得到混合液B;S4初囊体制备:将混合液A与混合液B进行混合,而后进行蘸胶、成型,送入烘干箱内,烘干,得到初囊体;
S5明胶液制备:将明胶、丙烯酸树脂及水在45~60℃的条件下进行混合处理,得到明胶液;S6胶囊成型:通过包衣设备在初囊体的外侧包覆明胶液,得到虾青素软胶囊。
[0011]优选的,所述S3中的水与S5中的水按重量份计相等。
[0012]优选的,所述S2中,升温至55℃,而后加入海藻糖,搅拌13min后再加入烟酰胺,降温至45℃,得到混合液A。
[0013]优选的,所述S3中,在80℃的条件下,将植物纤维素衍生物与水加入到保温桶中,并持续搅拌30min,混合完成后冷却至50℃,而后加入麦芽糊精,持续搅拌至均匀,得到混合液B。
[0014]优选的,所述S4中,烘干箱内温度为50~70℃,相对湿度为40~60%,烘干时间为4~5小时。
[0015]优选的,烘干箱内温度为60℃,相对湿度为50%,烘干时间为4小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在进行虾青素软胶囊的制备过程中,通过在制备过程中加入烟酰胺,与加入海藻糖进行配合混液,促进混液速率,同时反应放热提高反应温度条件,进一步辅助提高混液速率,且可有效的提高最终制备得到的虾青素软胶囊的使用收率。
[0016]2、本专利技术在进行混合液B的制备过程中,利用植物纤维素衍生物及麦芽糊精进行混合处理,并对得到的混合液B与混合液A进行处理,进而得到初囊体,使得在进行胶囊成型的过程中,胶囊成型稳定,胶囊在使用过程中松紧度稳定,且干燥失重较少。
具体实施方式
[0017]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质量、浓度、温度、时间、或者其它值或参数以范围、优选范围、或一系列上限优选值和下限优选值限定的范围表示时,这应当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由任何范围上限或优选值与任何范围下限或优选值的任一配对所形成的所有范围,而不论该范围是否单独公开了。例如,1

50的范围应理解为包括选自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或50的任何数字、数字的组合、或子范围、以及所有介于上述整数之间的小数值,例如,1.1、1.2、1.3、1.4、1.5、1.6、1.7、1.8、和1.9。关于子范围,具体考虑从范围内的任意端点开始延伸的“嵌套的子范围”。例如,示例性范围1

50的嵌套子范围可以包括一个方向上的1

10、1

20、1

30和1

40,或在另一方向上的50

40、50

30、50

20和50

1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在以下实施例中,未详细描述的各种过程和方法是本领域中公知的常规方法。下述实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装置、仪器、设备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0018]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虾青素软胶囊,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虾青素30份、不饱和脂肪酸7份、海藻糖3份、烟酰胺2份、植物纤维素衍生物7份、麦芽糊精3份、明胶22份、丙烯酸树脂8份、水20份。
[0019]其中,植物纤维素衍生物为羟丙甲纤维素,麦芽糊精采用酶法工艺生产制得。
[0020]实施例中,给出了一种虾青素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处理:将虾青素与不饱和脂肪酸按照上述份量加入到混合釜中,保持温度在30℃,并持续进行搅拌20min;S2混合液A制备:升温至50℃,而后加入海藻糖,搅拌10min后再加入烟酰胺,降温至40℃,得到混合液A;S3混合液B制备:在75℃的条件下,将植物纤维素衍生物与水加入到保温桶中,并持续搅拌20min,混合完成后冷却至45℃,而后加入麦芽糊精,持续搅拌至均匀,得到混合液B;S4初囊体制备:将混合液A与混合液B进行混合,而后进行蘸胶、成型,送入烘干箱内,烘干箱内温度为50℃,相对湿度为40%,烘干时间为4小时,得到初囊体;S5明胶液制备:将明胶、丙烯酸树脂及水在45℃的条件下进行混合处理,得到明胶液;S6胶囊成型:通过包衣设备在初囊体的外侧包覆明胶液,得到虾青素软胶囊。
[0021]其中,S3中的水与S5中的水按重量份计相等。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虾青素软胶囊,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虾青素30~70份、不饱和脂肪酸7~12份、海藻糖3~8份、烟酰胺2~4份、植物纤维素衍生物7~9份、麦芽糊精3~6份、明胶22~25份、丙烯酸树脂8~13份、水20~5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青素软胶囊,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虾青素50份、不饱和脂肪酸9份、海藻糖5份、烟酰胺3份、植物纤维素衍生物8份、麦芽糊精4份、明胶23份、丙烯酸树脂11份、水3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虾青素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素衍生物为羟丙甲纤维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青素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麦芽糊精采用酶法工艺生产制得。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虾青素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处理:将虾青素与不饱和脂肪酸按照上述份量加入到混合釜中,保持温度在30~40℃,并持续进行搅拌20~30min;S2混合液A制备:升温至50~60℃,而后加入海藻糖,搅拌10~15min后再加入烟酰胺,降温至40~50℃,得到混合液A;S3混合液B制备:在75~90℃的条件下,将植物纤维素衍生物与水加入到保温桶中,并持续搅拌20~40min,混合完成后冷却至45~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春晖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