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船运面积以及总载重的多级式承载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1743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提升船运面积以及总载重的多级式承载方法,属于船用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S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提升船运面积以及总载重的多级式承载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提升船运面积以及总载重的多级式承载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船舶业的运输过程中,通常采用增加船运面积以及增大载重量来提升货运总量;其中以增大载重量提升货运总量的方式一般为增大船的吃水体积(即船的水下体积),以增加船运面积提升货运总量的方式一般为双体船等。
[0003]现有技术中的双体船,是指在两个分离的水下船体上部用加强构架连接成一个整体的“船舶”,两个船体内各设一部主机和一个推进器,通过连接两个船体的构架桥(一般称为连接桥),能够用于放置货物。但是,其主要是通过增大载重面积的方式来提升货运总量,仍需要两个具有额定载重量的船体来进行对重量的承载,对于船体的载重量具有较高要求。无法在增大了船用面积而形成的额定载重量基础上继续放置货物,难以提升船体的货运总量。
[0004]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状况,本专利技术申请人做了大量反复而有益的探索,最终产品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提升船运面积以及总载重的多级式承载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提升船舶的货运总量时,无法实现在增大船用面积的基础上,继续对超出额定载重量的船体放置货物以提升货运总量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提升船运面积以及总载重的多级式承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测定船体结构位于当前水面时第一装运板架的实时装运重量;S2:基于第一装运板架的实时装运重量向第一装运板架放置货箱;S3:根据向第一装运板架放置货箱的结果判断是否继续向第二装运板架放置货箱。
[000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的具体过程包括:在进行第一装运板架装运重量的测定时,将第一基础电磁铁和第一传动电磁铁分别通过供电线路得电,并通过供电线路逐步提升供电电压,使通过第一基础电磁铁和第一传动电磁铁线圈的电流逐步增大,此时第一基础电磁铁和第一传动电磁铁之间的磁力互斥增加,第一基础电磁铁和第一传动电磁铁分别沿着各自相应的第一自适应缓冲腔以相反方向滑动,二者之间间距逐步增大。
[000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的具体过程还包括:在第一基础电磁铁和第一传动电磁铁之间的间距逐步增大时,首先第一传动电磁铁经第一传动支承杆带动第一装运板架上移,直至第一传动电磁铁受到其相对应的第一限
位块阻挡限位,其次第一基础电磁铁经第一基础支承杆带动浮体承载部下移,使浮体承载部逐渐克服水面浮力下移,直至浮体承载部的顶端面与水面波动时的最高点相平齐,记录此时对应输入供电电压所产生的单向磁力数值,即为浮体承载部的顶端面在处于与水面波动时的最高点相平齐时所受到的向下压力值,作为第一装运板架的实时装运重量。
[000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的具体过程包括:首先重新为第一基础电磁铁与第一传动电磁铁通电,使第一基础电磁铁与第一传动电磁铁之间形成具有预定相斥力的间隙;向第一装运板架放置货箱,在放置于第一装运板架的货箱所产生的重力逐增时,第一装运板架受到的重力经第一传动支承杆传递至第一传动电磁铁,由于第一基础电磁铁与第一传动电磁铁之间通电后为相斥状态,因此第一基础电磁铁与第一传动电磁铁之间的作用力平衡抵消,传递至第一传动电磁铁的重力作用继续传递至第一基础支承杆,并经第一基础支承杆最终传递至浮体承载部;浮体承载部受到的向上水面浮力,对第一装运板架的货箱所产生重力抵消。
[00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的具体过程还包括:在随着货箱产生的重力不断增加时,浮体承载部逐渐下移,直至第一装运板架的货箱达到测定的实时装运重量时,此时浮体承载部的顶端面与水面波动时的最高点相平齐,则停止继续向第一装运板架放置货箱。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的具体过程包括:若第一装运板架的装运面积已使用完毕,而装运重量未达到测定第一装运板架的实时装运重量时,则可直接向第二装运板架放置货箱,无需再测定第二装运板架的实时装运重量。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的具体过程还包括:若第一装运板架的装运面积未使用完毕,且装运重量未达到测定第一装运板架的实时装运重量时,则无需再向第二装运板架放置货箱。
[00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的具体过程还包括:若第一装运板架的装运面积已使用完毕,且装运重量已达到测定第一装运板架的实时装运重量时,则需重新测定第二装运板架的实时装运重量,并基于测定第二装运板架的实时装运重量向第二装运板架放置货箱。
[00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的具体过程还包括:若第一装运板架的装运面积未使用完毕,而装运重量已达到测定第一装运板架的实时装运重量时,则仍需重新测定第二装运板架的实时装运重量,并基于测定第二装运板架的实时装运重量向第二装运板架放置货箱。
[00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的具体过程还包括:测定第二装运板架的实时装运重量方法与步骤S1中测定第一装运板架的实时装运重量的方法相同,基于测定第二装运板架的实时装运重量向第二装运板架放置货箱的方法与步骤S2中向第一装运板架放置货箱的方法相同。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该方法能够通过第一传导支承部配合浮体承载部测定第一装运板架的装运重量并支承第一装运板架,同时将由第一装运板架承载货箱产生的重力,经第一传导支承部有
效传导至设于第一传导支承部底部的浮体承载部,并最终通过浮体承载部对应水面产生的浮力将重力抵消,无需由船体结构本身受力承载即可实现,通过第一装运板架提升了船体结构的装运面积及载重量;而且,还可通过将第二传导支承部设于第一装运板架,并由第二传导支承部配合浮体承载部测定第二装运板架的装运重量并支承第二装运板架,同时将由第二装运板架承载货箱产生的重力,经第二传导支承部有效传导至浮体承载部,全程不会对船体结构产生额外的竖向压力,以此能够在通过第二装运板架进一步提升装运面积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提升了载重量,进而提升了船体结构的货运总量。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提升船运面积以及总载重的多级式承载装置的整体轴测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基于提升船运面积以及总载重的多级式承载装置的内部传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提升船运面积以及总载重的多级式承载装置在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提升船运面积以及总载重的多级式承载装置在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提升船运面积以及总载重的多级式承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测定船体结构位于当前水面时第一装运板架的实时装运重量;S2:基于第一装运板架的实时装运重量向第一装运板架放置货箱;S3:根据向第一装运板架放置货箱的结果判断是否继续向第二装运板架放置货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提升船运面积以及总载重的多级式承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具体过程包括:在进行第一装运板架装运重量的测定时,将第一基础电磁铁和第一传动电磁铁分别通过供电线路得电,并通过供电线路逐步提升供电电压,使通过第一基础电磁铁和第一传动电磁铁线圈的电流逐步增大,此时第一基础电磁铁和第一传动电磁铁之间的磁力互斥增加,第一基础电磁铁和第一传动电磁铁分别沿着各自相应的第一自适应缓冲腔以相反方向滑动,二者之间间距逐步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提升船运面积以及总载重的多级式承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具体过程还包括:在第一基础电磁铁和第一传动电磁铁之间的间距逐步增大时,首先第一传动电磁铁经第一传动支承杆带动第一装运板架上移,直至第一传动电磁铁受到其相对应的第一限位块阻挡限位,其次第一基础电磁铁经第一基础支承杆带动浮体承载部下移,使浮体承载部逐渐克服水面浮力下移,直至浮体承载部的顶端面与水面波动时的最高点相平齐,记录此时对应输入供电电压所产生的单向磁力数值,即为浮体承载部的顶端面在处于与水面波动时的最高点相平齐时所受到的向下压力值,作为第一装运板架的实时装运重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提升船运面积以及总载重的多级式承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的具体过程包括:首先重新为第一基础电磁铁与第一传动电磁铁通电,使第一基础电磁铁与第一传动电磁铁之间形成具有预定相斥力的间隙;向第一装运板架放置货箱,在放置于第一装运板架的货箱所产生的重力逐增时,第一装运板架受到的重力经第一传动支承杆传递至第一传动电磁铁,由于第一基础电磁铁与第一传动电磁铁之间通电后为相斥状态,因此第一基础电磁铁与第一传动电磁铁之间的作用力平衡抵消,传递至第一传动电磁铁的重力作用继续传递至第一基础支承杆,并经第一基础支承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洪涛于瑞风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智汇港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