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箱侧板脱水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174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音箱侧板脱水干燥装置,属于音响侧板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支撑结构、脱水池、下脱水机构、上脱水机构和烘干机构,所述支撑结构铺设在水平面上,所述脱水池安装在支撑结构的顶部,所述下脱水机构设在脱水池的内侧底部,所述上脱水机构设在脱水池的顶部且对应位于下脱水机构之上,所述烘干机构设在脱水池的侧面且对应中间的位置。本装置通过下脱水机构和上脱水机构的配合压实和旋转离心对音响侧板加工,再通过烘干机构烘干处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生产时间,对于原材料的保护也很好,避免音响侧板穿线开裂变形的问题,非常适合在各种企业环境下使用。非常适合在各种企业环境下使用。非常适合在各种企业环境下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音箱侧板脱水干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音响侧板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音箱侧板脱水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音响侧板材质有塑料、金属和高密度木质的,木质音箱由于取材方便、加工造型容易、重量也较轻,音色容易控制等原因被音箱厂家广泛使用,相应的木质音响最多最常见。与塑料和金属音箱相比,木质音箱的优点就在于密度高和回放效果好,箱体材料影响音箱的性能,音箱外壳的材料密度越大,发出声音时箱体所产生的振动就越小,特别是带大功率放大器的有源音箱更是如此,这样声音可以更加真实的得到还原,木材的密度要比塑料大很多,因此,木质音箱的效果要比塑料和金属音箱的效果出色。
[0003]很多刚成型的音响侧板由于刚从原木加工成型,含水量高,密度低,新材潮湿易变形,因而需要提高木质音响侧板的使用性能和效果,就必须对音响侧板进行脱水干燥处理,而现有的脱水干燥方法只能通过长时间的风干或晾晒,这样的脱水风干方法对天气要求和场地要求比较大,而且脱水干燥效率特别的低,耗时长,由于有的音响侧板选用了优质木材原料,如红木、花梨木、桃木、檀木等名贵硬木或花柳木、枣木、梓木等次之硬木,外观成色美观,价值高,长时间暴晒不但会伤害原木音响侧板的成色,而且可能会导致音响侧板开裂变形,造成严重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箱侧板脱水干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烘干效率低,耗时长,占用场地大,对环境要求严格的问题,而且很好的保护了一些名贵的原料木材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音箱侧板脱水干燥装置,包括支撑结构、脱水池、下脱水机构、上脱水机构和烘干机构,所述支撑结构铺设在水平面上,所述脱水池安装在支撑结构的顶部,所述下脱水机构设在脱水池的内侧底部,所述上脱水机构设在脱水池的顶部且对应位于下脱水机构之上,所述烘干机构设在脱水池的侧面且对应中间的位置。
[0006]进一步,包括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底座、三根支腿和三根横档,所述底座为矩形且铺设在水平面上,三根所述支腿成等边三角形布局分别垂直安装在底座上,三根所述横档分别安装在相邻的两根支腿之间。
[0007]进一步,所述脱水池包括池身、池门、门筐、门栓、排水口和顶板,所述池身为矩形槽结构且两侧比前后端高,所述池身前端设有矩形开口,所述池门为矩形结构且刚好贴合开口,所述门筐为矩形结构,所述门筐设在池身前端的内侧壁且位于对应池门位置,所述池门与开口底部的池身前端铰接,所述门栓为矩形杆状门栓结构,所述门栓配合安装在池身前段且位于池门两侧,所述池身底部后侧采用倾斜式设计,形成一个流水坡,使得流水可以往后侧聚集,所述排水口设在流水坡最低面的中间位置,所述顶板安装在池身两侧的顶部。
[0008]进一步,所述下脱水机构包括脱水台、下转动杆、下固定扣、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三相电机、防水罩、承托块和脱水筐,所述脱水台设在池身的内侧底部,所述下转动杆的顶部设在脱水台的中间顶部,所述下固定扣扣设在下转动杆的底部且与脱水台固定连接,所述下转动杆和下固定扣转动配合,所述第一锥齿轮套设在所述下转动杆上且方向向下,所述三相电机安装在脱水台上且位于下固定扣的左侧,所述第二锥齿轮垂直安装在三相电机的主轴顶部,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垂直啮合,所述防水罩为矩形结构且前后顶部带有防水沿,所述防水罩从两侧罩设在三相电机第一锥齿轮的顶部且固定安装在脱水台上,所述防水罩和下转动杆转动配合处设有防水圈,所述承托块为圆锥结构且安装在下转动杆的顶部,所述脱水筐为矩形筐结构且安装在承托块的顶部。
[0009]进一步,所述上脱水机构包括压紧板、液压升降杆、上连接块、轴承、轴承座、电机座和伺服电机,所述电机座设在顶板顶部中间位置,所述轴承座安装在顶板的底部中间位置,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电机座上且主轴竖直向下贯穿顶板和轴承座,所述轴承套设在伺服电机的主轴上且安装在轴承座内,所述液压升降杆通过上连接块与伺服电机的主轴底部相连接,所述压紧板的顶部中间垂直连接液压升降杆的输出轴底部且位于脱水筐的上部,所述压紧板和脱水筐卡合设计。
[0010]进一步,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网罩、风扇支架、烘干风扇、加热丝和风扇罩,所述池身的侧壁上设有一个圆形的通风孔,所述风扇支架为十字型的结构且安装在池身的外侧壁上对应通风孔的位置,所述烘干风扇安装在风扇支架的上,所述风扇罩套设在烘干风扇外侧且与池身的外侧壁相固定,所述加热丝安装在风扇罩的内侧底部,所述网罩为圆形结构且安装在池身的内侧壁上对应通风孔的位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其一,本装置通过液压升降杆推动压紧板对脱水筐内的音响侧板进行固定压紧、压实,提高了音响侧板的密度,这样生产出来的箱体发出声音时箱体所产生的振动就越小,从而提高了所得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0013]其二,本装置先通过压紧板和脱水筐固定的旋转离心脱水,再通过烘干机构进行烘干,提高了脱水干燥的效率,减少了脱水时间,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0014]其三,本装置可以在室内以及多种环境下使用,通过上脱水机构和下脱水机构的配合脱水,烘干机构的烘干,避免了遭受长时间的晾晒和风干,从而减少对优质原木音响侧板的伤害,使得音响侧板不会发生开裂变形的现象,保护了音响侧板,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0015]其四,本装置通过脱水池和防水罩的设计,很好的阻挡了脱水过程中可能溅射的水渍,保护了生产环境和三相电机,并且上下料池门开关方便,操作简单。
[0016]其五,本装置的烘干机构设计了保护的网罩,可以避免操作人员不小心碰到烘干机构内部,导致被烫伤,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拆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1]图4为图3沿A

A线的剖视图;
[0022]图5为图3沿B

B线的剖视图。
[0023]附图标记:支撑结构1,脱水池2,下脱水机构3,上脱水机构4,烘干机构5,底座11,支腿12,横档13,池身21,池门22,门框23,门栓24,排水口25,顶板26,流水坡27,脱水台31,下转动杆32,下固定扣33,第一锥齿轮34,第二锥齿轮35,三相电机36,防水罩37,承托块38,脱水筐39,防水沿310,防水圈311,压紧板41,液压升降杆42,上连接块43,轴承44,轴承座45,电机座46,伺服电机47,网罩51,风扇支架52,烘干风扇53,加热丝54,风扇罩55,通风孔56。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箱侧板脱水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结构(1)、脱水池(2)、下脱水机构(3)、上脱水机构(4)和烘干机构(5),所述支撑结构(1)铺设在水平面上,所述脱水池(2)安装在支撑结构(1)的顶部,所述下脱水机构(3)设在脱水池(2)的内侧底部,所述上脱水机构(4)设在脱水池(2)的顶部且对应位于下脱水机构(3)之上,所述烘干机构(5)设在脱水池(2)的侧面且对应中间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箱侧板脱水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包括底座(11)、三根支腿(12)和三根横档(13),所述底座(11)为矩形且铺设在水平面上,三根所述支腿(12)成等边三角形布局分别垂直安装在底座(11)上,三根所述横档(13)分别安装在相邻的两根支腿(1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音箱侧板脱水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池(2)包括池身(21)、池门(22)、门框(23)、门栓(24)、排水口(25)和顶板(26),所述池身(21)为矩形槽结构且两侧比前后端高,所述池身(21)前端设有矩形开口,所述池门(22)为矩形结构且刚好贴合开口,所述门框(23)为矩形结构,所述门框(23)设在池身(21)前端的内侧壁且位于对应池门(22)位置,所述池门(22)与开口底部的池身(21)前端铰接,所述门栓(24)为矩形杆状门栓(24)结构,所述门栓(24)配合安装在池身(21)前段且位于池门(22)两侧,所述池身(21)底部后侧采用倾斜式设计,形成一个流水坡(27),所述排水口(25)设在流水坡(27)最低面的中间位置,所述顶板(26)安装在池身(21)两侧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音箱侧板脱水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脱水机构(3)包括脱水台(31)、下转动杆(32)、下固定扣(33)、第一锥齿轮(34)、第二锥齿轮(35)、三相电机(36)、防水罩(37)、承托块(38)和脱水筐(39),所述脱水台(31)设在池身(21)的内侧底部,所述下转动杆(32)的顶部设在脱水台(31)的中间顶部,所述下固定扣(33)扣设在下转动杆(32)的底部且与脱水台(31)固定连接,所述下转动杆(32)和下固定扣(33)转动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妙叶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广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