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型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781716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负载型多组分过渡金属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领域。一种负载型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以WO3和MnO2为活性组分,以M1为结构助剂,在此基础上添加碱金属助剂M2,活性组分、结构助剂、碱金属助剂负载在载体SiO2@Al2O3上,催化剂的组成为M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载型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负载型多组分过渡金属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天然气制乙烯技术包括间接转化和直接转化两种路线。间接转化包括天然气经甲醇制乙烯技术(MTO)、费

托合成路线制乙烯技术(FTO)等;直接转化包括甲烷无氧脱氢技术(MDA)、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技术(OCM)等。甲烷间接转化工艺流程较为复杂,需要先将甲烷经高温转化为合成气,再将合成气经一步或两步法合成乙烯。从能量角度看,间接转化需要将本应部分保留于产品的C

H键全部打断生成合成气,然后再在催化剂作用下重组得到烃类产品,造成能量上极大的浪费。甲烷直接转化由于过程简单而一直受到业界及学者的重视,其中无氧脱氢技术甲烷活化较为困难,反应往往需要1000℃以上高温,产物主要为芳烃及少量C
2+
烃;氧化偶联(OCM)制乙烯反应温度相对较低,以重要工业原料乙烯为主要产物,工业前景较为广阔,一直处于普遍看好的技术路线。自从上世纪80年代首次报道该过程以来,尽管已经开发出多种类型甲烷活化催化剂,但是这些催化剂性能离工业化需求尚有明显差距。在这些催化剂中,二氧化硅负载的钠钨锰体系催化剂呈现出良好的性能,相比于其它体系催化剂,CH4转化率、C2烃选择性以及收率均具有显著优势,被认为最有应用潜力的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之一。然而钠钨锰体系催化剂稳定性不足。为此,科研工作者一直努力寻找合适解决方案,在获得高收率的同时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CN1389293A公开了一种以二氧化硅为载体的甲烷加压氧化偶联制乙烯催化剂,在加压条件下可获得33.0%的甲烷转化率和24.1%的C
2+
收率。CN101385982A公开了一种以介孔材料SBA

15为载体负载Na2WO4和Mn的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在优选条件下甲烷转化率30.19%,C
2+
烃选择性60.43%。CN103657640A公开了一种以钛酸钡为载体的负载型催化剂,C
2+
烃收率可达24%。尽管这些催化剂表现较好的性能,但离工业化应用尚有明显的差距,催化剂性能仍有提升空间。分析原因在于组分之间相互融合尚不够紧密,载体二氧化硅的转晶比较严重,导致催化剂耐热性差,稳定性尚有欠缺,对工业应用仍为不利因素。因此,有必要通过添加助剂、改进制备方法、SiO2载体改性等方式促进活性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抑制载体深度晶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甲烷氧化偶联制C
2+
烃的负载型多组分过渡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上述催化剂存在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负载型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以WO3和MnO2为活性组分,以M1为结构助剂,在此基础上添加碱金属助剂M2,活性组分、结构助剂、碱金属助剂负载在载体SiO2@Al2O3上,催化剂的组成为M1‑
M2‑
WO3‑
MnO2/SiO2@Al2O3。
[0005]结构助剂M1为稀土金属La、Ce、Y中的一种。
[0006]碱金属助剂M2为Li、Na、K中的一种。
[0007]所述负载型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中,活性组分WO3质量为载体的质量的2.0~20.0%,MnO2质量为质量的1.0~10.0%,稀土助剂M1与活性组分WO3摩尔比M1:WO3=0.01~0.1:1.0,碱金属助剂M2质量为载体的质量的0.1~10.0%,载体SiO2@Al2O3中二氧化硅与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0.19~3.4。
[0008]一种负载型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氧化铝和无水乙醇按质量比1:10~100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用氨水调节pH为8.0~10.0,持续搅拌至分散均匀后超声10~120分钟,然后按摩尔比TEOS:Al2O
3 = 1:1~10的比例加入正硅酸乙酯,继续搅拌30~120分钟;正硅酸乙酯包覆步骤5~20次,所得的样品用无水乙醇洗涤至中性,经干燥后于500~800度焙烧1~12小时,获得核壳结构的SiO2@Al2O3载体;(2)将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和油相按质量比2~4:1:1~0.5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形成油相溶液A;(3)将可溶性含钨盐、锰盐按质量比W:Mn = 1:0.05~5的比例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均匀后,加入柠檬酸,使柠檬酸与金属原子的总摩尔比为3~20:1,搅拌至均匀,加入可溶性稀土金属盐,继续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B;(4)将混合溶液B按2~20mL/min的速率滴加至步骤(2)的油相溶液A中,边滴加边搅拌,待搅拌至均匀后,加入步骤(1)获得的SiO2@Al2O3载体,搅拌至均匀,形成微乳液体系;(5)配制0.1~1.0mol/L的碱性溶液,然后滴加至步骤(4)中形成的微乳液体系,至pH值为8.0~11.0为止;(6)将步骤(5)所得的样品在25~80℃下老化1~24小时,1000~5000r/min离心机分离5~30min后,用无水乙醇洗涤至沉淀物表面无明显的油相和表面活性剂后,再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7)将可溶性碱金属盐溶于与步骤(6)沉淀物等体积的蒸馏水后,加入步骤(6)所得的沉淀物,并搅拌成糊状物,经干燥后于700~900℃焙烧1~12小时,即得M

WO3‑
MnO2/SiO2@Al2O3催化剂。
[0009]步骤(1)所述的氧化铝为颗粒尺寸在5~150纳米范围内的活性氧化铝。
[0010]步骤(1)所述的核壳结构的SiO2@Al2O3载体为在5~150纳米范围内的活性氧化铝表面包覆厚度为1.0~10.0纳米的二氧化硅层所形成的复合载体。
[0011]步骤(2)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ODMAC、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

100、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AOT、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十二醇聚氧乙烯硫酸钠AES中的一种。
[0012]步骤(2)所述的助表面活性剂为正丁醇、正戊醇、正己醇、正庚醇、正辛醇、正癸醇、正十二醇中的一种。
[0013]步骤(2)所述的油相为己烷、庚烷、辛烷、环己烷、环庚烷或环辛烷中的一种。
[0014]步骤(3)所述的可溶性含钨盐为钨酸钠、钨酸钾或钨酸铵中一种。
[0015]步骤(3)所述的可溶性锰盐为硝酸锰、醋酸锰、氯化锰或硫酸锰中一种。
[0016]步骤(3)所述的可溶性稀土助剂盐为可溶性的硝酸镧、醋酸镧、氯化镧、硝酸铈、硝酸铈铵、醋酸铈、氯化铈、硝酸钇、醋酸钇、氯化钇中一种。
[0017]步骤(5)所述的碱性溶液为碳酸钠、碳酸钾或氨水中的一种。
[0018]步骤(7)所述的可溶性碱金属盐为Li、Na、K中一种的可溶性盐。
[0019]一种负载型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的应用用于甲烷氧化偶联制C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型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WO3和MnO2为活性组分,以M1为结构助剂,在此基础上添加碱金属助剂M2,活性组分、结构助剂、碱金属助剂负载在载体SiO2@Al2O3上,催化剂的组成为M1‑
M2‑
WO3‑
MnO2/SiO2@Al2O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型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结构助剂M1为稀土金属La、Ce、Y中的一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型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碱金属助剂M2为Li、Na、K中的一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型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型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中,活性组分WO3质量为载体的质量的2.0~20.0%,MnO2质量为质量的1.0~10.0%,稀土助剂M1与活性组分WO3摩尔比M1:WO3=0.01~0.1:1.0,碱金属助剂M2质量为载体的质量的0.1~10.0%,载体SiO2@Al2O3中二氧化硅与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0.19~3.4。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型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氧化铝和无水乙醇按质量比1:10~100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用氨水调节pH为8.0~10.0,持续搅拌至分散均匀后超声10~120分钟,然后按摩尔比TEOS:Al2O
3 = 1:1~10的比例加入正硅酸乙酯,继续搅拌30~120分钟;正硅酸乙酯包覆步骤5~20次,所得的样品用无水乙醇洗涤至中性,经干燥后于500~800度焙烧1~12小时,获得核壳结构的SiO2@Al2O3载体;(2)将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和油相按质量比2~4:1:1~0.5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形成油相溶液A;(3)将可溶性含钨盐、锰盐按质量比W:Mn = 1:0.05~5的比例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均匀后,加入柠檬酸,使柠檬酸与金属原子的总摩尔比为3~20:1,搅拌至均匀,加入可溶性稀土金属盐,继续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B;(4)将混合溶液B按2~20mL/min的速率滴加至步骤(2)的油相溶液A中,边滴加边搅拌,待搅拌至均匀后,加入步骤(1)获得的SiO2@Al2O3载体,搅拌至均匀,形成微乳液体系;(5)配制0.1~1.0mol/L的碱性溶液,然后滴加至步骤(4)中形成的微乳液体系,至pH值为8.0~11.0为止;(6)将步骤(5)所得的样品在25~80℃下老化1~24小时,1000~5000r/min离心机分离5~30min后,用无水乙醇洗涤至沉淀物表面无明显的油相和表面活性剂后,再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7)将可溶性碱金属盐溶于与步骤(6)沉淀物等体积的蒸馏水后,加入步骤(6)所得的沉淀物,并搅拌成糊状物,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宝林明桂刘俊义牛鹏宇马军祥张力贾丽涛崔艳斌余海兵李莉荆明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