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砾石下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1587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豆砾石下料系统,包括料仓和设置在料仓出料口下方的输料管,在料仓底部设置有料斗,料斗的出口设置有电液动腭式阀,电液动腭式阀的出口正对输料管的进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电液动腭式阀,并将电液动腭式阀设置在料斗的出口,以极其简单的方案巧妙地解决了豆砾石放料和停料过程中非常费劲、费时的技术问题,放料和停料操作均能够轻松、顺利进行。顺利进行。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豆砾石下料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用的豆砾石转运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豆砾石下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隧道工程管片衬砌过程中,需要在管片拼装后吹填豆砾石,传统豆砾石运输通过龙门吊将机车上豆砾石罐吊运至地面,加满豆砾石后,再由龙门吊吊运至机车上。采用传统的垂直吊运技术运输豆砾存在诸多弊端:首先,使用龙门吊吊运豆砾石罐时需占用吊装口,影响了施工材料的运输,降低了掘进效率;其次、采用吊装方式运输豆砾石罐安全风险较大,易导致人身伤害。
[0003]此外,文献CN209127677U提供了一种用于TBM隧道内豆砾石填充施工的下料系统,包括上料斗、位于上料斗下方起支撑作用的料斗支架、下料管、皮带机、集料斗以及豆砾石罐Ⅰ和豆砾石罐Ⅱ,下料管倾斜设置在上料斗下方,一端与上料斗连接,另一端设置在皮带机一端的上方,下料管中部设有岔口,岔口上竖直连接有右线下料管,右线下料管输入端与岔口连接,输出端与豆砾石罐Ⅰ连接,皮带机另一端设有集料斗,集料斗底部连接有左线下料管,左线下料管的输出端与豆砾石罐Ⅱ连接。该下料系统通过完成豆砾石从地面至电瓶机车的运输,用于TBM隧道内豆砾石填充施工有效的解决了豆砾石垂直运输与出渣的吊装冲突,提高了龙门的使用效率,降低施工安全风险。然后,这种下料系统采用了挡板阀,且下料管中始终会存留一部分豆砾石,而这些豆砾石的重力和挤压力会导致其放料和停料过程中非常费劲、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放料和停料的豆砾石下料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豆砾石下料系统,包括料仓和设置在料仓出料口下方的输料管,其特征在于:在料仓底部设置有料斗,料斗的出口设置有电液动腭式阀,电液动腭式阀的出口正对输料管的进料口。
[0007]为更加方便下料,料斗和电液动腭式阀分别配置两套,并采用隔档部将料斗内腔竖向分隔成两个空间,每个空间对应一个料斗。
[0008]为防止料仓内的豆砾石卡涩,隔档部的侧壁为斜面,斜面自下往上向料斗中心倾斜,斜面下边缘与料斗上边缘相接触。
[0009]作为优选方案,隔档部由梯形体和三角体组成,三角体位于梯形体顶部。
[0010]作为优选方案,在竖直方向上,隔档部顶端标高低于料仓中心部位的标高。
[0011]为方便操作,电液动腭式阀的执行器朝料仓外侧布置。
[0012]相比于现有豆砾石下料系统,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了电液动腭式阀
[0013],并将电液动腭式阀设置在料斗的出口,以极其简单的方案巧妙地解决了豆砾石
放料和停料过程中非常费劲、费时的技术问题,放料和停料操作均能够轻松、顺利进行并控制在10秒内,而采用文献CN209127677U中的下料系统,会经常出现挡板阀卡死的情况,放料和停料均需约半分钟;采用本技术提供的豆砾石下料系统,还具有方便下料和方便操作的优点,料仓内也不会出现豆砾石卡涩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豆砾石下料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6]参见图1,一种豆砾石下料系统,包括料仓4和设置在料仓4出料口下方的输料管7,在料仓4底部设置有料斗5,料斗5的出口设置有电液动腭式阀6,电液动腭式阀6的出口正对输料管7的进料口。
[0017]其中,料斗5和电液动腭式阀6分别配置两套,并采用隔档部将料斗5内腔竖向分隔成两个空间,每个空间对应一个料斗5。隔档部的侧壁为斜面,斜面自下往上向料斗5中心倾斜,斜面下边缘与料斗5上边缘相接触。隔档部由梯形体2和三角体1组成,三角体1位于梯形体2顶部。在竖直方向上,隔档部顶端标高低于料仓4中心部位的标高。
[0018]其中,电液动腭式阀6的执行器9朝料仓4外侧布置。
[0019]使用时,地面至车站设有输料管7输送豆砾石8,输料管7通过方形钢支架固定在基坑侧墙上,料仓4内盛装豆砾石8,由执行器9驱动电液动腭式阀6开合,当执行器9驱动电液动腭式阀6张开后,豆砾石8随即下落,并通过输料管7送至豆砾石罐中, 豆砾石罐满载后再由执行器9驱动电液动腭式阀6闭合,即可关闭截断下落的豆砾石,再由板车转运豆砾石罐及其豆砾石至洞内供吹填施工。
[0020]该豆砾石下料系统无需占用吊装井口,不与其他施工流程干涉,装满一豆砾石罐仅需5min,相比于传统龙门吊吊运豆砾石罐的方式,具有优越的运输效率,较低的安全风险,较高的可靠性,节省了人力物力,确保了物料供应需求、为豆砾石吹填过程提供了便利、实现了快速掘进。
[0021]更为重要地是,采用了电液动腭式阀6,并将电液动腭式阀6设置在料斗5的出口,以极其简单的方案巧妙地解决了豆砾石8放料和停料过程中非常费劲、费时的技术问题,使得放料和停料操作均能够轻松、顺利进行并控制在10秒内,而采用文献CN209127677U中的下料系统,会经常出现挡板阀卡死的情况,放料和停料均需约半分钟;此外,采用该豆砾石下料系统,还具有方便下料和方便操作的优点,料仓4内也不会出现豆砾石8卡涩的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砾石下料系统,包括料仓(4)和设置在料仓(4)出料口下方的输料管(7),其特征在于:在料仓(4)底部设置有料斗(5),料斗(5)的出口设置有电液动腭式阀(6),电液动腭式阀(6)的出口正对输料管(7)的进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砾石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料斗(5)和电液动腭式阀(6)分别配置两套,并采用隔档部将料斗(5)内腔竖向分隔成两个空间,每个空间对应一个料斗(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砾石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隔档部的侧壁为斜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振宅魏振孟亚彬张经纬柳浦施红忠张明东胡卫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