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1526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泥石流排导系统布置于弃渣场远离社区侧的坡面,兼具泥石流排导和侧向渣体拦挡功能,所述社区雨水引排系统布置于弃渣场临社区侧的坡面,将社区雨水和暗涵出水安全地导排至弃渣场下游的沟道内;所述拦渣系统布置于堆渣坡脚,用于拦挡渣体和稳固堆渣坡脚;所述渣底沟道处理系统布置于弃渣场底部的干沟内,将堆渣期间的积水和完工后的渣底渗水排导至弃渣场下游的沟道内;所述渣体表面排水系统布置于渣顶、马道和坡面,用于将弃渣场顶面和堆渣坡面汇水导排入泥石流排导系统或社区雨水引排系统;所述护坡系统为渣体表面的防护措施。该治理系统技术成熟,效果好,适用范围广。广。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沟道型弃渣场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干热河谷地带的城区,限于平整的土地稀缺、道路交通困难、运输费用较高、综合造地需要等原因,修建工程所产生的弃渣往往堆存于街道、社区、城郊的低洼地带或沟道。这些低洼地带或沟槽的上游往往存在大量松散的堆积物,在雨季易诱发形成水石流或泥石流。
[0003]在城区低洼地带和沟槽堆渣,一方面,要规避堆渣导致的周边排水或泥石流排导不畅的风险;另一方面,要结合社区雨水和生活水的格局,将社区排水纳入工程排水规划中一并加以安全排除。
[0004]因此,急需研制出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原理简单,施工快速,以满足泥石流及社区雨水安全导排、弃渣场安全稳定、城区造地和快速恢复生态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满足泥石流及社区雨水安全导排、弃渣场安全稳定、城区造地和快速恢复生态的要求,兼具为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治理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为城区沟道型弃渣场治理提供一种思路。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包括泥石流排导系统、社区雨水引排系统、渣底沟道处理系统、拦渣系统、渣体表面排水系统和护坡系统,所述泥石流排导系统布置于弃渣场远离社区侧的坡面,兼具泥石流排导和侧向渣体拦挡功能,所述社区雨水引排系统布置于弃渣场临社区侧的坡面,将社区雨水和暗涵出水安全地导排至弃渣场下游的沟道内;所述拦渣系统布置于堆渣坡脚,用于拦挡渣体和稳固堆渣坡脚;所述渣底沟道处理系统布置于弃渣场底部的干沟内,将堆渣期间的积水和完工后的渣底渗水排导至弃渣场下游的沟道内;所述渣体表面排水系统布置于渣顶、马道和坡面,用于将弃渣场顶面和堆渣坡面汇水导排入泥石流排导系统或社区雨水引排系统;所述护坡系统为渣体表面的防护措施,起到稳固渣体表面和消除渣体滚落的风险。
[0008]所述泥石流排导系统包括沟底衬砌结构、坡面挡渣墙和开挖边坡支护,所述沟底衬砌结构采用C25混凝土现浇,配置双层构造钢筋;临渣侧修建坡面挡渣墙,采用C15混凝土现浇;坡面挡渣墙内设1~2排坡面挡渣墙内排水管;开挖边坡支护采取挂网喷护措施。
[0009]所述社区雨水引排系统包括排水暗涵和排水明沟,低于堆渣区顶面的城市社区的排水由社区排水涵管和社区排水箱涵经封闭式调节池导入排水暗涵并最终汇入排水明沟加以排出,所述社区排水涵管采用直径0.5~2.0m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圆涵;社区排水箱涵和
排水暗涵均为C25钢筋混凝土现浇,宽1.5~2.5m,高2.0~2.5m,顶梁、侧墙及底板厚度0.3~0.8m;封闭式蓄水池采用C25或C30钢筋混凝土现浇,顶板、侧墙及底板厚度同排水暗涵,排水明沟为梯形排水明沟,底宽为0.8~1.8m,沟深为1.0~2.5m,边坡1:0.5,采用30cm厚C20或C25混凝土现浇。
[0010]所述拦渣系统包括埋石混凝土重力坝和碾压堆石坝,所述埋石混凝土重力坝顶宽1.0~3.0m,临碾压堆石坝侧坡比1:0.5,背侧坡比1:0.1~1:0.3,所述埋石混凝土重力坝的底部为基础换填层,在埋石混凝土重力坝安装有坝内排水管,在埋石混凝土重力坝的下游设置有护坦;碾压堆石坝顶宽5.0~10.0m,临渣侧坡比1:1.75,背侧坡比1:2~1:2.25,所述碾压堆石坝的底部为覆盖层清理层,在碾压堆石坝的上游侧设置0.5~1.0m厚细粒料过渡层,在碾压堆石坝的下游侧坡面设置50cm厚干砌石护坡。
[0011]所述渣底沟道处理系统包括C25预制钢筋混凝土拱形梁、支座、渗水孔、土工布层和细粒料保护层,所述C25预制钢筋混凝土拱形梁为半圆弧,直径2.0~5.0m,梁厚度20~40cm;支座为预制C25混凝土矩形断面,宽度0.4~0.5m,高度0.5~1.0m,支座底面伸入基岩;渗水孔为在C25预制钢筋混凝土拱形梁内布置的直径80~100mm的PVC排水管,入口包裹一层土工布;C25预制钢筋混凝土拱形梁外侧表面包裹一层土工布层;在C25预制钢筋混凝土拱形梁上端铺设细粒料保护层,细粒料保护层厚度为1.0m。
[0012]所述护坡系统包括格构梁、节点插筋、顶梁、种植土层和坡面灌草护坡,格构梁为人字形结构,竖梁间距6.2m、梁截面面积为0.8m
×
0.4m,人字形横梁间距3.0m、梁截面面积为0.4m
×
0.4m,均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现浇,嵌入渣体内5cm;在格构梁交叉部位布置节点插筋,节点插筋采用直径25mm、L=4.5m的HRB400级螺纹钢;在坡顶修建顶梁,截面面积为0.3m
×
0.4m,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现浇与格构梁91连为一体,嵌入渣体内5cm;在格构梁内回覆30cm厚种植土层;在种植土层表面设置坡面灌草护坡。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治理方法系统全面,治理效果好。按照“先拦后弃,先排后弃”的原则,先排导泥石流、社区雨水及渣底积水,再修建拦渣措施后堆渣,随堆渣进占修建渣体表面截排水措施和护坡措施,在堆渣结束后恢复植被。践行先安全排导和拦渣后弃渣、工程防治与植被恢复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可在满足泥石流及社区雨水安全导排、弃渣场安全稳定的基础上,快速恢复植被和利用弃渣营建城区生活休闲场地,治理效果较好。
[0015](2)技术成熟,施工简单快速。该综合治理措施所采用的弃渣、预制混凝土、混凝土、钢筋、土工布、草籽、乔灌木树苗均可直接采购;施工工艺简单,难度较小,施工简单便捷。
[0016](3)适用范围广。该治理措施简单,在安全堆渣的同时为城市发展增加可利用场地,可广泛应用于城区沟道或泥石流沟道的松散堆积物综合治理和,适用范围较广,可推广性强。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平面布置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的剖面示意
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泥石流排导系统断面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拦渣系统断面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社区雨水引排系统暗沟断面图。
[0022]图6是本技术的社区雨水引排系统明沟断面图。
[0023]图7是本技术的渣底沟道处理系统断面图。
[0024]图8是本技术的护坡系统立面图。
[0025]图9是本技术的护坡系统A

A向剖面图。
[0026]图10是本技术的护坡系统B

B向断面图。
[0027]图11是本技术的护坡系统C

C向断面图
[0028]图中标号分别表示,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泥石流排导系统、社区雨水引排系统、渣底沟道处理系统、拦渣系统、渣体表面排水系统和护坡系统,所述泥石流排导系统布置于弃渣场远离社区侧的坡面,兼具泥石流排导和侧向渣体拦挡功能,所述社区雨水引排系统布置于弃渣场临社区侧的坡面,将社区雨水和暗涵出水安全地导排至弃渣场下游的沟道内;所述拦渣系统布置于堆渣坡脚,用于拦挡渣体和稳固堆渣坡脚;所述渣底沟道处理系统布置于弃渣场底部的干沟内,将堆渣期间的积水和完工后的渣底渗水排导至弃渣场下游的沟道内;所述渣体表面排水系统布置于渣顶、马道和坡面,用于将弃渣场顶面和堆渣坡面汇水导排入泥石流排导系统或社区雨水引排系统;所述护坡系统为渣体表面的防护措施,起到稳固渣体表面和消除渣体滚落的风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石流排导系统包括沟底衬砌结构、坡面挡渣墙和开挖边坡支护,所述沟底衬砌结构采用C25混凝土现浇,配置双层构造钢筋;临渣侧修建坡面挡渣墙,采用C15混凝土现浇;坡面挡渣墙内设1~2排坡面挡渣墙内排水管;开挖边坡支护采取挂网喷护措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社区雨水引排系统包括排水暗涵和排水明沟,低于堆渣区顶面的城市社区的排水由社区排水涵管和社区排水箱涵经封闭式调节池导入排水暗涵并最终汇入排水明沟加以排出,所述社区排水涵管采用直径0.5~2.0m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圆涵;社区排水箱涵和排水暗涵均为C25钢筋混凝土现浇,宽1.5~2.5m,高2.0~2.5m,顶梁、侧墙及底板厚度0.3~0.8m;封闭式蓄水池采用C25或C30钢筋混凝土现浇,顶板、侧墙及底板厚度同排水暗涵,排水明沟为梯形排水明沟,底宽为0.8~1.8m,沟深为1.0~2.5m,边坡1:0.5,采用30cm厚C20或C25混凝土现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渣系统包括埋石混凝土重力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斌马力田红卫刘晖彭军仲康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