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体的水下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1422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网体的水下固定结构,包括网体、桩体和挂钩,桩体固定在水下,桩体上安装有若干个挂钩,挂钩包括里层挂钩和外层挂钩,里层挂钩固定在桩体的一侧,外层挂钩固定在里层挂钩外侧,每个桩体至少设有2个平行分布的挂钩,网体的一侧安装在一个桩体的2个挂钩的里侧挂钩上,网体的另一侧安装在另一个相邻桩体的两个挂钩的外侧挂钩上,一个桩体的2个里层挂钩和2个外侧挂钩均安装网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固定桩体进行网体的全覆盖,相邻网体相互覆盖各自与桩体连结的空隙,解决了入侵物体通过与桩体连结处空隙侵入的问题,在桩体连结处具有双层阻拦网结构,提升了桩体处的防护性能。了桩体处的防护性能。了桩体处的防护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体的水下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下阻拦
,用于对水下区域进行分隔、隔离,对水下物体进行阻拦、包围,特别涉及一种网体的水下固定结构及固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拥有大量的海上、海港重要设施,如海上钻油平台、人造岛礁、港口、船坞等。它们的防护涉及到水面和水下两个方面,其中水下防护主要采用网体的方式,将被保护的目标与外部水域进行分隔。这样即不影响海水的正常流动,也能够防止外部水域中的物体入侵重要设施。
[0003]现阶段,布设水中或水下网体的方式通常为使用浮球或浮台连接网体的上部,使之浮于水面;网体下部配有重物,使之沉于水中或水底。由于海水的流动性,仅依靠浮球、浮台或配重物不能有效固定网体,须要有固定的桩体、锚点、岸桩来进行辅助固定。
[0004]但是由于现场布置环境的局限,特别是在与固定桩体连结时,难以做到严丝合缝,造成空隙,使得被防护的物体、人员通过无意或有意的方式突破水下阻拦网的防护。
[0005]所以,设计开发一种网体的水下固定结构是有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网体的水下固定结构,可以解决现有水下阻拦网与水中桩体连结容易出现空隙的问题,降低阻拦网的漏过率,提升整个阻拦网的安全性能。
[000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网体的水下固定结构,包括网体、桩体和挂钩,桩体固定在水下,桩体上安装有若干个挂钩,挂钩包括里层挂钩和外层挂钩,里层挂钩固定在桩体的一侧,外层挂钩固定在里层挂钩外侧,每个桩体至少设有2个平行分布的挂钩,网体的一侧安装在一个桩体的2个挂钩的里侧挂钩上,网体的另一侧安装在另一个相邻桩体的两个挂钩的外侧挂钩上,一个桩体的2个里层挂钩和2个外侧挂钩均安装网体。
[0008]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挂钩设有2组,每组挂钩垂直分布。
[0009]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桩体为长方体,所述两组挂钩位于桩体的同一面,网体的一端安装在同一个桩体的两个平行的里层挂钩上,另一个网体的一端安装在两个平行的外层挂钩上,两个桩体之间连接一个网体。
[0010]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里层挂钩和外层挂钩均为弧形,外层挂钩焊接在里层挂钩的圆弧上。
[0011]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每张网体的一端固定于桩体挂钩的里层挂钩上,另一端固定于另一个桩体的挂钩的外层挂钩上。
[0012]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网体与挂钩使用扎带、卸扣或绳结固定。
[0013]本技术通过对固定桩体进行网体的全覆盖,相邻网体相互覆盖各自与桩体连结的空隙,解决了入侵物体通过与桩体连结处空隙侵入的问题。通过本技术所述方法
固定的水下网体,在桩体连结处具有双层阻拦网结构,提升了桩体处的防护性能。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俯视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桩体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桩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网体的水下固定结构,包括网体、桩体1和挂钩2,桩体固定在水下,桩体上安装有若干个挂钩,挂钩2包括里层挂钩21和外层挂钩22,里层挂钩固定在桩体的一侧,外层挂钩固定在里层挂钩外侧,每个桩体至少设有2个平行分布的挂钩,网体的一侧安装在一个桩体的2个挂钩的里侧挂钩上,网体的另一侧安装在另一个相邻桩体的两个挂钩的外侧挂钩上,一个桩体的2个里层挂钩和2个外侧挂钩均安装网体。
[0019]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挂钩设有2组,每组挂钩垂直分布。
[0020]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桩体为长方体,所述两组挂钩位于桩体的同一面,网体的一端安装在同一个桩体的两个平行的里层挂钩上,另一个网体的一端安装在两个平行的外层挂钩上,两个桩体之间连接一个网体。
[0021]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里层挂钩和外层挂钩均为弧形,外层挂钩焊接在里层挂钩的圆弧上。
[0022]网体的水下固定方法,具体步骤:
[0023]将第一个网体22的右端安装于左侧桩体11上的两个平行的挂钩的的里层挂钩31和里层挂钩32上;
[0024]将第二个网体21的左端安装于左侧桩体11上的已经安装第一个网体的挂钩的外层挂钩41和外层挂钩42上;
[0025]将第二个网体21的右端安装于右侧桩体12上的两个平行的挂钩的里层挂钩33和里层挂钩34上;
[0026]将第三个网体23的左侧安装于右侧桩体12上的两个安装第二个网体21的挂钩的外层挂钩43和外层挂钩44上;图1中的挂钩竖直放置,如图2所示。
[0027]其他网体依次根据上述步骤安装。
[0028]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每张网体的一端固定于桩体挂钩的里层挂钩上,另一端固定于另一个桩体的挂钩的外层挂钩上。
[0029]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网体与挂钩使用扎带、卸扣或绳结固定。
[0030]传统的网体与桩体的安装位置上容易有较大的缝隙,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桩体上设置里层挂钩和外层挂钩,网体在桩体上需要安装在两个挂钩上,这样同一个桩体上
覆盖了两层网体,遮蔽了可能会出现的缝隙,解决了水下网体与桩体固定时发生较大空隙的问题。通过双层网体与里外两层挂钩的交替连结,使安装方法具有规律性,方便人员操作和检修。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体的水下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网体、桩体和挂钩,桩体固定在水下,桩体上安装有若干个挂钩,挂钩包括里层挂钩和外层挂钩,里层挂钩固定在桩体的一侧,外层挂钩固定在里层挂钩外侧,每个桩体至少设有2个平行分布的挂钩,网体的一侧安装在一个桩体的2个挂钩的里侧挂钩上,网体的另一侧安装在另一个相邻桩体的两个挂钩的外侧挂钩上,一个桩体的2个里层挂钩和2个外侧挂钩均安装网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体的水下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设有2组,每组挂钩垂直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网体的水下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为圆柱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骅吕素真黄华云张宇周家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仪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